第59章 角力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沈安虽然行事做人低调,但身为白鹤年的弟子,有时候也难免沾惹一些麻烦。

这一日上午,沈安正与七师兄吕剑进行切磋。

切磋的方式并非比拼武艺,而是角力。

两人相距一丈,各手执麻绳的一端,如果谁动了脚步就算输。

这是一种在江湖上广为流传的比拼方式,既考验对劲力的掌握程度,也考验身体素质、反应速度,以及临场应变。

沈安和吕剑比拼了三局,沈安赢了两局,最后一局刻意输给了吕剑。

“八师弟,你不用让着我,是我输了。”吕剑神色复杂地看着沈安。

面前这个拜师才两个月的少年,进步速度出人意料。不仅炼体修为完全赶上了他,就连对于劲力的掌握程度也完全在他之上。

吕剑与沈安角力时,甚至有一种自己在面对大师兄王超的感觉。

听吕剑这么说,沈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答。

过分的谦虚就显得傲慢了。

他现在的修为境界的确远远高于吕剑。

在外炼层次,即便是外炼圆满的武人,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一旁的四师姐宋元桃在一旁见证了两人角力的全过程,来了兴趣。

这位与沈安交集不多的四师姐,此时穿着一件有些臃肿的红色袄子,但却完全遮盖不住其凹凸有致的身材。

黝黑的长发扎成了一条粗黑的马尾辫,直至腰间,仿佛一条鞭子。白皙的脸颊透着红润,一副气血十足的样子。

她的身高比起沈安也只差了不到半个脑袋,完全没有普通南方女子的小鸟依人。

事实上,这位四师姐的修为比三师兄周涛也不差多少。

两人都是外炼圆满,周涛臻至外炼圆满比宋元桃要早上两三个月,但两人至今都还没有顺利掌握内劲,已经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

一双明晃晃似有秋水的眸子直勾勾望着沈安,宋元桃迈着那双大长腿来到沈安,捡起了地上的麻绳:

“八师弟,咱俩比比如何?”

“四师姐莫要说笑了,我哪里能跟你较量。”沈安笑着道。

“无妨,闲着也是闲着,我只出三成力气。”

宋元桃两条柳叶眉挑了挑,望了眼外院的方向:“你三师兄不在,不然我就找他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陪师姐练练。”

沈安抓起麻绳的另一头,一手抬到胸前,一手放到腰间。

两人相距一丈,沈安站定时,麻绳便被绷得紧直,发出老鼠磨牙似的吱吱声。

宋元桃给了吕剑一个眼神,吕剑原本还在暗自神伤和气馁,见四师姐的目光看过来,不得不立刻起身,老老实实的充当起了裁判:

“开始。”

随着吕剑一声令下,宋元桃率先发起了进攻。

只见两人之间的麻绳先是一松,麻绳放长几乎要垂落到地上,随后宋元桃手一抖,两人之间的麻绳便如同波浪一般,猛地上下摇摆起来。

一股极具穿透性,又刚柔并济的劲力,便顺着麻绳传导而来。

这一手功夫,立刻便体现出宋元桃对于微劲和穿劲的理解之深。

寻常武人角力,往往起手时不是不是向后拉扯,便是放松手中麻绳使对方失去平衡摔倒。面对宋元桃这一下,恐怕会手忙脚乱。

而沈安作为一个已将铁马功领悟到圆满的武人,论对劲力的理解,丝毫不在任何外炼圆满武人之下,岂会如此轻易败北。

沈安腰间的手向后拉伸,另一只手顺着麻绳向前一探,那股结合了微劲和穿劲的波浪劲力,便如同家养的小猫一样顺服,呼吸间消弭于无形。

宋元桃见此眼睛一亮,两条柳叶眉也挑了起来,瞬间来了兴趣。

她抓紧麻绳,不等沈安反应,两只手炮弹似的向后一砸,麻绳在瞬息间便崩得笔直,一股巨大的力道袭来。

然而沈安对此早有预料,两只脚如立地生根,胳膊上的肌肉也瞬间隆起,同样使出整劲。

无数细微的力道在骨骼间汇聚、整合,凝成一个整体,由地而起,从脊椎间刹那传导至双手双臂。

麻绳发出一声爆竹似的炸响。

事实上,沈安的气力并不比宋元桃这位外炼圆满的武人差多少。

对方毕竟是个女子,个子比沈安要矮,体重也比沈安要轻一些。

宋元桃提出的只用三分力,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见自己与沈安僵持住,宋元桃有些不信邪,把施加的力道提升到了五成,却仍然不能使沈安的脚下挪动分毫。

于是,她又把力道提升到了七成。

八成。

九成。

又僵持了半晌。

宋元桃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一股白雾也在脑门上升腾,此时的她已经使出了全力,然而对面的沈安却稳如泰山,呼吸都没有多少变化。

宋元桃紧咬牙关,心中不可置信。

这时,沈安突然前脚向前移了两三寸,按照规则,是沈安输了。

沈安放下麻绳,朝着宋元桃拱了拱手道:

“我输了,四师姐真厉害,我拼尽全力也比不过四师姐三分力。”

宋元桃的呼吸有些乱,听到沈安的话,顿时脸一红,有些不自然的转半个身,望向一侧,双手背在后头:

“八师弟你……你不错,进步很大,我使了五成力才赢过你!”

吕剑在一旁看得真切,但哪敢戳穿宋元桃的面子,佯装不知,突然蹲下身研究起地上的麻绳:

“呀,这麻绳真结实。”

这时,武馆外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响,一个外院的学徒凑到门口大喊:

“师兄师姐,有人踢馆!”

三人立刻快步走到外院的练功场。

此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武馆内院的就他们三人,三师兄周涛和五师兄马庸已经回了。

师父白鹤年出门办事去了,好像与过两日的擂台比武有关,到现在还没回。

至于那位十师妹余朵则一直没见到人,听说在渝城封城之前,就去了东山府城。

三人来到外院时,在场的普通学徒并不多,只有寥寥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