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后怕
- 起义三天,闯王李自成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王再世
- 1957字
- 2025-02-09 16:25:42
凌晨,官兵大营。
提心吊胆的守夜工作即将结束,巡逻的士兵们无不送了口气。
今夜很平常,起义军没有发动袭击。
同一巡逻队的几个官兵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神色,准备等到下一批换岗的队伍赶到后回去休息。
一刻钟过去。
两刻钟过去。
三刻之后,天光泛起一抹鱼肚白,换岗的队伍还没来。
“尔母娼也,俺在这多站了这么长时间,他们怎么还没来?”
一个官兵骂骂咧咧地转身就走,边走边喊着:“不干了,出事了也是他们的事。”
剩下几人对视片刻,觉得天光放亮,应该不会有叛军劫营,纷纷跟了上去。
来到属于他们小旗的帐篷外,中年的几个老兵都躺了进去,年轻人们则骂骂咧咧地去对面下一批换岗的队伍所在的帐篷,想要去讨要个说法。
掀开帐篷的门帘,胆子大的年轻人冲了进去大喊一声:
“呔,懒死,迟到了三刻钟!”
无人应答。
透过外面照进的晦暗日光,几人勉强能看清帐篷内军士们的脸,不由得连续后退。
里面的几个军士,面目狰狞,神情麻木,早已死去多时,看样子在死前还经历了极为恐怖的事情。
在最后面的小子因为退的太慢被前面的人撞到,转头栽进对面的行军帐中。
揉着后脑坐起来,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无比震撼。
同样,是横七竖八的尸体。
仓促之际几人赶忙叫醒同一个巡逻队的人们,众人挨个查看,周边的大片行军帐中空无一人。
只有死不瞑目的无数尸体。
恐惧是会传染的,为了巡逻连晚饭都没吃的几人顾不上饥饿,慌忙地将消息越级报告给百户——总旗早已死去。
没过多久,恐怖的消息传遍全军。
神出鬼没的起义军突袭官兵军营,屠戮无数官兵后悄无声息地离去成为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起义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曹文诏曹变蛟二人慌忙去找洪承畴商议对策。
寝帐内,刚刚醒来的洪承畴看着曹氏叔侄二人震惊的表情,有些疑惑:“二位,何事……”
循着二人的目光看去,洪承畴也愣在原地。
在自己的盔甲架上,放着自己的装备,盔缨上有一个孔洞,而一旁的桌案上,则陈列着一支箭和被展开的书信。
抢在洪承畴之前,曹氏叔侄一把抢过来信件展开。
“致洪总督……”
这是劝降信。
在信上,李济民详细地写清了洪承畴与自己的合作,称这些合作内容让李济民非常满意,并向洪承畴打听曹氏叔侄的情报。
看了这封信,曹氏叔侄脸色顿时变得比菠菜还绿。
结合刚才得知的整个总旗被屠戮的事件,一切似乎都把矛头指向了洪承畴。
“二位,洪某实不知此信从何而来,定然是叛军的反间计,洪某……”
一脸懵逼的洪承畴不知道如何解释才能自证清白,只能不断地摆手表示自己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这番表态并不能消除曹氏叔侄的怀疑。
开玩笑,明军将领中谁不会卖队友?
彼此互坑惯了,见到任何蛛丝马迹都会引起怀疑。
二人的眼神中带着质问的目光咄咄逼人,洪承畴的鬓角冒出细密的汗珠。
他确信这一定是起义军栽赃陷害的结果。
问题是,起义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起义军怎么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自己的营帐之中,栽赃陷害到这个地步还不声不响。
自己睡觉时的警惕性究竟是什么样子,洪承畴还是很清楚的。
担心被队友坑死,洪承畴在做梦的时候都恨不得多睁一只眼睛。
能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部署好这么多东西,还把一切都弄得与真实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起义军究竟是用什么手段?
越是思索,洪承畴就越是感到恐惧,流露出的表情被曹氏叔侄看在眼中,更加坚定地认为他是对暴露感到害怕。
“二位……”
长叹一口气,洪承畴对两人解释道。
“洪某所图者为何,二位应该清楚。”
“无非就是财纸金箔罢了,洪某根本就没必要投靠叛军。”
见两人的疑虑还未打消,洪承畴只好决定弃车保帅。
“洪某只与叛军有过些许合作,卖出过几批装备。”
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
曹氏叔侄二人对视一眼,自以为对今日之事了然于胸。
想必是从洪承畴手中得到好处的李济民决定继续与洪承畴合作,套取些自己的情报,洪承畴犹豫不决之际李济民指使叛军干掉一个总旗示威。
如此一来,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心中对洪承畴有了几分防备,曹文诏率先开口道:
“洪承畴阁下,曹某与贤侄乃洳战友,吾等共克叛军、效命天子。”
“万望自重。”
说罢,曹文诏转身叫上曹变蛟一同离去,留下洪承畴在原地不住地后怕。
总算稳住这两位了,虽然只是暂时的。
若这两位真的确信自己通敌,担心被卖的他们肯定要当场把自己给宰了。
恐怕必须要想个办法稳住两人才行。
想到这里,洪承畴叫来手下:
“传令下去,即日起营垒的修筑速度必须加快,争取在十天之内完工我们那一部分。”
十天?
被叫来的下属瞪了双眼,满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几日前的会议上还与另外两位将军商定一个月的工期,怎么张口闭口之间就改成了十天?
为赶工期累死的大头兵默哀三秒,亲兵躬身下去。
……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我发动进攻以证清白。”
赵沟村军营中,李济民咬着笔杆,思索着事情的走向。
被我暴揍一顿,洪承畴即使知道这是最好方法也不敢这么做,只能在原定的计划中略作修改频频向二人示好。
原计划结硬寨打呆仗,与我拼消耗的洪承畴,必然采取……
“加快修筑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