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扫了一眼标题。
《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三维异构机器人协同控制——面向动态障碍与能量约束的分布式滚动优化框架》。
院长顾不得办公室里面的另外两人,迅速将论文看了起来,整个过程一句话也没有说。
孙主任心中的疑惑随着分秒的流逝而愈发强烈。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暗自思量,一篇普通论文的审阅时间如何用得了那么久?难道这论文的作者是个大佬?
从刚才院长透露的只字片语中,他抓到了一个名字。
Yu Zhou。
按照龙国的书写习惯还原下,应该是Zhou Yu。
但如果论文作者没有遵守外语的书写习惯,将姓氏放在后面,那么名字就应该是Yu Zhou。
难道是某位老师?
要知道,IJRR虽然比不上Science、Nature这样的顶级期刊,但其严格的审稿流程与学术声誉仍不容小觑,绝非普通人能轻易跨越的门槛。
想到此处,孙主任更加确信,这位Yu Zhou的身份不是学生了。
孙主任一个激灵,院里的老师支棱起来了啊!
他才在吐槽院里很难出成绩,现在这就来了一个?
孙主任立刻开始在脑海中搜索院里各位老师的名字,试图与“Yu Zhou”这个名字匹配起来。
他首先想到了几位在机器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老教授,但很快便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因为那些老教授的名字他再熟悉不过,而且他们的研究很久没有什么进展了,如果真是他们中的一位发表了新论文,院里早就应该收到消息了。
孙主任又把目光转向了中青年教师群体,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保持着旺盛的研究热情,是最有可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新成果的。
不管是Yu Zhou还是Zhou Yu,这名字在龙国多少有点大众化,一时半会儿,他还真的没想起谁附和条件。
此时,院长抬头了。
“厉害了,我都不知道我们院里有这样的能人!”
学术委员会的杨教授认同道:“院长说的是,我当时看这篇论文的时候,其实都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名字和学校。”
“通篇看下来,只觉得这篇论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巧妙地应用于三维异构机器人的协同控制中,解决了动态障碍与能量约束下的分布式滚动优化难题,实在令人惊叹。”
“特别是其中有两项新的技术,不仅理论严谨,而且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在仿真实验中,它们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充分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这样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当前机器人协同控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院长情绪此刻也很高涨,不过他还是尽力保持理性地说道:“这篇论文的理论经过论证了吗?”
“万一没有经过论证……”
“院长,您可能没注意到审稿人。”
“这篇论文的审稿人是汉斯国的比加尔!”
“比加尔是纽伦堡工业大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在国际机器人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不仅在机器人协同控制、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还曾多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比加尔教授很少审稿,这次应该是受到了IJRR的邀请,足以说明他们对这篇论文的重视。”
“有了比加尔教授的认可,我们可以确信这篇论文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其提出的两项新技术也经过了严格的论证。”
院长突然感觉有些不真实。
这种感觉,就跟天上掉了个馅饼,把他砸了个头晕目眩。
院长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从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中清醒过来。
“你们认为这是哪位教授的团队?”
“论文上的这个名字确实看不出来,我们在这猜来猜去也没有用。”
“孙主任,立刻通知论文的作者团队,让他们知道这个好消息。”
“是!”
孙主任刚要走,想起了一个关键问题,问道:“院长,这篇论文的作者信息有详细的吗?”
院长点头。
“有一个通讯邮箱,我给你,你找个时间通知人过来。”
“好的!”
孙主任在忙碌的时候,周宇接到了一个电话。
“喂,妈,我很好,生活费够用,你不用给我打钱。”
周宇家庭条件并不好,周宇当然不好意思找家里要钱。
“对了,弟弟怎么样了?”
“还好,还是那样,一直睡着。”
周宇听到电话里面疲惫的声音,后悔提起了弟弟周翔。
周翔比周宇小了两岁,因为一场事故,现在还躺在床上。
周宇清楚知道现在他没办法为这边的家人做些什么,所以很少主动联系家人。
安慰了他妈几句后,周宇挂了电话。
他打开邮箱,关心起了论文投稿的进展。
查看邮件时,才发现IJRR已经给他发了邮件,告知他已经论文已经Accepted(接受)!
没有Major Revision(大修)也没有Minor Revision(小修)!
居然连小修都没有,这确实出乎了周宇的意料。
他反复确认了几遍邮件内容,确认自己并非在做梦。
一个在机器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竟然如此爽快地接受了他的论文,没有要求任何形式的修订,这在学术圈中实属罕见。
要知道,即便是质量还算不错的论文,往往也需要经过至少一轮甚至多轮的大修或小修,才能最终获得发表的机会。
他就这么直接通过了?!
简直是欧皇附体了!
而且,更让他难以相信的是,他的论文的最终状态是Published(已发表)!
看了下邮件的注释,说他的论文已经被印在了最新一期的期刊上了!
周宇瞪大了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附件,那是一份PDF格式的期刊预览,他的论文赫然在目!
“不用排队的吗?”周宇心里暗自嘀咕,他知道学术论文从投稿到发表,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周期,尤其是在像IJRR这样高影响力的期刊上。
论文需要经过初审、外审、修订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延长等待时间。
有的论文甚至会在修订后遭遇再次审查,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直到满足期刊的标准为止。
而他,似乎跳过了所有繁琐的步骤,直接来到了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