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万一对方为了流量把你当枪使!(已修)

周宇看了下时间,距离去院长办公室的时间还早。

他现在还有时间完成系统的临时任务。

周宇开始找正经的邮件。

连看了几封抱大腿邮件后,一封全英文邮件出现了。

周宇的英文水平其实只有四级左右,按照他以前的观点,背一些专业词汇能写论文就可以了,对外交流这种事,也轮不到他。

现在不一样了,系统不允许啊!

规定三封有学术价值的邮件回复中,需至少回复一封外文邮件,这条件限制下,他想要跳过老外的邮件都不行。

认命的周宇打开了面前的这封英文邮件,他现在只希望外国人能够正常点。

“您好,我叫凯文,我在一个叫做robotics的论坛上拜读了您的论文《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三维异构机器人协同控制——面向动态障碍与能量约束的分布式滚动优化框架》。”

“在论文的4.3节中,您出了一种基于动态Shapley博弈的效能均衡技术,用于异构机器人系统,如无人机与轮式机器人混合编队,在协同任务中的贡献度量化与资源分配。”

“我们对您如何通过动态调整Shapley值的权重来适应机器人实时能力变化,如剩余电量、传感器精度的机制十分感兴趣。”

“不知道能否请教您一个问题。”

“您的论文图9显示,分簇拓扑下效能均衡误差应随机器人能力差异增大而收敛。”

“但我们的实测数据表明,当能力差异系数也就是地面/空中负载比超过4:1时,Shapley值对高能力机器人的贡献度评估误差呈超线性增长,实测误差斜率在1.2,而论文理论斜率在0.6……”

一般来说,这种问题光是理解都要花上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周宇惊讶的发现,他居然在看完邮件后,只花了十分钟就明白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难道是因为他个人属性值增长的原因?

看来是了,个人属性值的增长让他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般学霸都有一个独特的点,那就是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理论,而周宇现在正逐渐具备这种能力。

要是以前,面对深奥的学术文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时,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和消化,现在,这些曾经让他头疼的问题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棘手。

他能够更快地抓住问题的核心,理清思路。

凯文提出的问题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了解。

对方采用的是分簇结构,这种非全连接拓扑中地面机器人无法直接获取无人机的高频位姿数据,这实质上违反了Shapley值的对称性公理,贡献度评估应仅依赖能力参数,而非通信路径。

解决方法其实没有那么难,引入拓扑熵权重就是了。

不过具体实验数据,得他们自己去做了。

周宇把想法写在了邮件上给对方发了过去。

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累的周宇继续下一封邮件的回复。

这封邮件的来信人名字叫做小贾,像是个学生,用的还是企鹅邮箱。

从企鹅邮箱上看不出对方的学校,不过周宇还是往下看了邮件内容。

“尊敬的周宇先生,我拜读了您的论文后,想查看您过往的论文,但很可惜,我没有找到。”

“我十分不解,能够提出两项新技术的人为何没有其他公开研究成果?我在Google Scholar、CNKI甚至ResearchGate上反复搜索您的名字,都没有找到您以前的论文。”

“我希望,能够和您通过视频的方式探讨问题。”

通过视频的方式探讨,那岂不是不符合系统任务的条件了?

等下,系统提示过,奖励标准除了根据邮件回复的质量外,还包括了激发后续互动情况,可以推断出,激发的后续互动越多,奖励肯定越丰厚!

周宇盯着“通过视频的方式”几个字,眼前突然出现了提示。

【检测到高价值互动请求!若答应对方进行‘视频方式探讨’,相关专业经验值奖励X2积分奖励×3!】

系统真是大方!

奖励一下就翻倍了!

他现在不答应对方的要求,那就是跟系统过不去了。

身为聪明人,他怎么能不给系统面子?

周宇瞬间把已打好的拒绝话术删了个干净,十指翻飞重写:“原则上接受视频交流,但请在今天一点半时进行,因为我三点左右有事。”

“发送”键按下的数秒后,小贾的邮箱多出了一封邮件。

“你们看,那个作者同意了我们的视频要求!”

“真装,说三点有事,还要求在一点半进行。”

贾源招呼了实验室里面的人说道。

“学长,这样真的好吗?邀请对方视频,万一对方答不上来,是不是太打对方的脸了?”

贾源不以为然地说:“这人要是学术作假,我们就是替整个领域排雷,你忘了吗?上个月双旦大学某博士后那篇被撤稿的论文,要不是有人较真复现,整个实验室都要被拖进学术丑闻里。”

“况且这个消息,还是奥姆透露给我的,问题不大,他让我最好开直播。”

“奥姆,就是围脖上的爆料人?”

“师兄,万一对方为了流量把你当枪使,故意让你去和对方对峙怎么办?”

贾源皱眉:“应该不会吧。”

他敲了敲桌上那叠打印的周宇论文,说:“过往论文0篇,连个合作导师都不敢挂,这要么是旷世奇才,要么是PS神手。”

“学术界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人第一篇论文就提出两项新技术,这像正常科研人的演进路径吗?”

“咱们到时候视频时让这人现场回答问题,在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下,真的假不了,假的让对方鼠标都得抖成帕金森。”

“那学长,你要直播吗?”

“肯定要直播,要不然怎么让别人知道这人的真面目!”

“可是直播打假,会不会太不符合我们身份了?”

“身份,我们除了是学校的学生还有什么身份?”

“专家教授来不合适,但我们就不一样了!“

“先在水木论坛发个帖子,我要告诉吃瓜群众,我们清园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不久后,水木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

【今下午一点半,清园博士与东兰大学“学术妲己”终极掰头!】

【家人们!清园大学机器人工程系贾博士实名开团,将在直播中揭露学术妲己的真面目,目前对方已经答应了视频的要求。】

【1楼:最新情报,那人的谷歌学术头像是一张赛博菩萨.jpg,简介写‘普渡学术渣渣’,这波属实佛系学术了】

【2楼:居然会答应视频,我赌五毛,对方的摄像头会‘恰好故障’!】

【3楼:还是博士玩得大,但万一别人不是学术妲己,是真的怎么办?】

贾源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问题,飞快地打出了一行字。

【导师说过,对学者最大的尊重不是盲目崇拜,是敢用专业去质疑,呵呵,他要是清白的,我直播手抄他论文三遍!】

p.s.直播打假灵感来源于耿同学通过逗音实名举报某大学学生学术造假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