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张自清
- 诛仙:噬魂!剑开天门
- 语文不语
- 2105字
- 2025-05-23 23:21:52
褐色的巨石上,一个少年面朝晨曦的阳光,闭目修炼。
他的周身散发若有若无的吞噬之力,古树的生机,天地灵气就连朝阳的紫气,都是他吞噬的目标。
一圈圈光晕把他包裹在中间,一缕缕精纯能量在缓慢的涌进他的筋脉。
灵气由经脉进入气海,一道道灵气不断冲击气海壁垒,试图开辟出下丹田。
精气不断冲击气海,经过精气的不断的冲击,一道粗大的裂缝出现,心神看着气海上的裂缝,张自清心中暗惊。
书籍上写的是,开辟丹田时,运用体内精气冲击,会冲出一道细小的裂缝,精气会沿着裂缝进入丹田,缓慢的扩大丹田。
可是他的气海?
“管他呢?”
张自清暗自咬咬牙,凝聚所有精气冲击在裂缝之上。
轰。
一道仿若雷霆震怒,海浪惊涛,狂风呼啸的破碎声出现,这道声音好似从远古的时空传出。
精气彻底撕开气海,涌进丹田,一道道精气在丹田中间形成一个漩涡,漩涡缓慢旋转,精气在缓慢的开辟丹田。
一个人的丹田决定了他以后的修炼境界。
有的开辟丹田如黄豆大小,有的如核桃大小,在同境界,后者会比前者强上许多。
除了突破大境界外可以扩大丹田的容量,还可以通过吞服天材地宝来开辟丹田,可天材地宝又有多少?
很多修炼者因修炼天赋不行,一生也无法突破一个境界,得不到扩大丹田的机会。
元气就会在丹田堆积,等到元气堆积到一个程度,除了开辟丹田外,只能把元气转换成更高层次的灵力,否则,丹田内的元气过多,丹田可能会被元气反噬,成为一个普通人。
张自清心神沉入丹田,他看着缓缓扩大的丹田,在丹田的上方,一层薄薄的紫色雾气出现,雾气融入刚开辟好的丹田壁垒。
每开辟一分,精气运转的速度就会慢上一分。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丹田的开辟停止,滞留在经脉的精气终于可以重新进入丹田。
抬起头,仰望宽阔如同海洋的丹田,张自清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有了如此庞大的丹田,遇到同级对手,元气储量是对方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忧的是,丹田如此庞大,以后突破境界所需要的元气和天材地宝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着精气进入丹田,在丹田中心位置凝聚,最后凝聚成一滴能量液。
精气凝聚、扩散,反哺自身,张自清只感觉身体无时无刻都在变强,虽然速度缓慢,却是在进步。
心神退出丹田,沿着功法运转的周天观看。
“咦?”
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张自清发出轻咦声,他停下心神。
望着已经开辟好的中丹田和上丹田,两个丹田的容量和下丹田一样。
张自清疑惑,他从书上看到的内容是,第二层是开辟下丹田,可没有说开辟上、中丹田。
“难道我修炼错了?”
脑海的疑惑更多,没有老师教导,他修行路上的每一步都要自己摸索,甚至可能走入误区。
三个丹田源源不断的吞吐精气神,然后反哺自身。
他压下心底的疑惑,“修仙修仙,当然要精气神同修,可能修炼速度会慢上许多,但只要能成仙,慢一点又何妨?”
心神退出体内,张自清的衣袍无风自动,衣袍猎猎作响。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浊气在鼻尖消散。
缓缓睁开眼睛,眸中黑光一闪而过。
站起身,全身筋骨如同炒豆子般噼啪炸响。
抬起右手,握了握拳,感受体内力量的变化,叹气道:“我这修炼……一言难尽……唉!”
六岁开始修炼,八年时间才突破到第二层。
修炼境界分为玉清、上清、太清三大境,其中玉清又分为九层,每一层都有独特的特性。
第一层为引气,感应天地灵气,导气入体,以达养生之效果。引天地灵气入体行大周天运转,借此与天地一息,进而感悟天地造化。
第二层炼气,开辟下丹田,炼化引入体内的灵气,在经脉中化作元精,润呼一身。
第三层元气,第四层通脉,也可以唤驱物,体内元气可以离体而出,可以凌空飞行,御使宝物。
普通人修炼到第二层只需要五六年时间,而他却足足修炼了八年才堪堪迈入炼气。
他也曾想过拜师,结果去了道观和寺庙求师,那些仙师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说他没有修仙天赋,摆手示意他离开。
花了一年时间,他把附近有名的道观和寺庙都走了一遍,他们给出的信息都是一样的。
也有劝诫他的,可以试试练武,他练武的天赋还不错。
练武虽然也能成为江湖高手,练到顶了也只能做到短暂御空飞行,想要修炼成仙,就必须自己摸索。
张自清没有练武,哪怕是修仙天赋不行,他也要修仙,哪怕是水磨功夫,总有一天也能磨到成仙的。
他的修炼功法都是烂大街的,能依靠烂大街功法修炼到第二层,还要多亏了他的悟性。
一边修炼,一边摸索出功法雏形,缓慢改进。
引气就是引动天地灵气进入身体,可以自如的控制窍穴和稳固经脉。
为了能在仙路上走得更远,他还购买了许多关于人体经脉和窍穴的书籍,结合医书以及自己的理解,张自清在体内开辟了三百六五个窍穴,对应了天上周天星辰。
利用天地灵气壮大经脉,经脉联通所有窍穴,在体内形成一副周天星斗图。
第一层的修炼就花了他五年时间,经脉联通窍穴又花了两年时间。
现在体内经脉、窍穴已经形成一座大阵,每个窍穴无时无刻牵引星光进入体内,缓慢的强化身体。
抬头看了眼太阳,发现已经是正午时分,张自清重重吐出一口气。
他从袖口取出一根竹笛,把竹笛放在口中轻轻吹动,悠扬的笛音响起,笛音扩散,传出很远的地方。
森林广袤,绿意盎然,静谧安静,不时有鸟鸣声响起,远方流水潺潺。
等了一会时间,他面前的草丛摇晃,一只大腿大小的暗金色老鼠跳了出现。
张自清跳下巨石,来到老鼠身前,俯下身,摸了摸老鼠的头,调侃道:“小金,你这是去哪了?浑身都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