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实用药物手册(第4版)
- 刘华钢主编
- 10328字
- 2025-03-15 02:10:25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
一、抗疟药
品名:氯喹Chloroquine(氯化喹啉、氯喹啉、Aralen)
剂型与规格:
片剂,磷酸氯喹75mg(相当于氯喹50mg),磷酸氯喹250mg(相当于氯喹 150mg);注射剂,80mg/2ml、322mg/5ml。
用法与用量:
口服,首剂1g,第2、3天各0.5~0.75g;儿童首剂16mg/kg,6~8小时后及第2~3天各服8mg/kg。肌内注射,2~3mg/kg,一日1次,8小时后可重复1次;儿童2~3mg/kg,分2次给药,先注射半量,0.5小时后再注射半量。静脉滴注,一次2~3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
药理与用途:
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为杀灭裂殖体的抗疟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疟疾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还可用于治疗肠道外阿米巴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结缔组织病等。另可用于治疗日晒红斑症等光敏性疾病。
不良反应:
有头重头痛、头晕、耳鸣、烦躁、眩晕、倦怠及皮肤瘙痒等,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偶见粒细胞减少或因角膜浸润和视网膜受影响所引起视力障碍;可引起药物性精神病;少数患者用药后,由于房室结及心肌的传导受抑制而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以致心搏骤停,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
本品在肝内代谢缓慢,同时服用对肝有损伤的药物,可加重肝脏负担;长期使用,可产生抗药性;对角膜和视网膜有损害,如需长期应用本品,控制维持剂量一日0.25g以下,疗程不超过1年;孕妇、心脏病患者禁用。
品名:哌喹Piperaquine(磷酸喹哌、抗矽-14)
剂型与规格:
片剂,(磷酸盐)250mg(相当于哌喹150mg)、(磷酸盐)500mg(相当于哌喹300mg)。
用法与用量:
口服。治疗疟疾:宜在控制症状后继续使用本品,首次服0.6g,第2、3天分别服0.6g及0.3g,总量1.2~2.5g。预防疟疾:一次0.6g,每个月1次,睡前服,可连服3~4个月,不宜超过6个月。硅沉着病的防治:预防量一次0.5g,10~15日服1次,每个月剂量1~1.5g;治疗量一次0.5~0.75g,每周1次,每个月剂量2g;半年为1个疗程,间歇1个月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总疗程3~5年。
药理与用途:
本品抗疟作用与氯喹相类似。口服吸收后贮存于肝脏,缓慢释放进入血液,有长效预防的作用。主要用于疟疾症状的抑制性预防,也用于疟疾的治疗。现也试用于硅沉着病的防治。
不良反应:
偶有头晕、嗜睡、乏力、胃部不适、面部和唇周麻木感。
注意事项:
有严重的急性肝、肾、心脏疾病患者禁用;孕妇慎用。
品名:青蒿素Artemisinin(黄蒿素、黄花蒿素、Arteannuin)
剂型与规格:
片剂,0.05g、0.1g、0.3g;栓剂,0.1g、0.2g、0.3g、0.4g、0.6g;水混悬注射液,0.3g/2ml;油注射剂,0.05g/2ml、0.1g/2ml、0.2g/2ml、0.3g/2ml。
用法与用量:
口服,首次服1g,间隔6~8小时后再服0.5g,第2、3天各服0.5g,3日为1个疗程,总量为2.5g;儿童15mg/kg,按上述方法3日内服完。深部肌内注射,首次200mg,间隔6~8小时后再肌内注射100mg,第2、3天各肌内注射100mg,总量500mg;或肌内注射一日300mg,连用3日,总量900mg;儿童15mg/kg,按上述方法3日内注射完。直肠给药,一次0.4~0.6g,一日2次。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一高效、速效抗疟药。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良效。其退热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均较氯喹短。对氯喹有抗药性的疟原虫,使用本品亦有效。
不良反应:
有轻度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浅时易引起局部疼痛和硬块;个别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及轻度皮疹。
注意事项:
妊娠早期妇女慎用;应深部肌内注射,以防止局部疼痛和结硬块。
品名:青蒿琥酯Artesunate(青蒿酯)
剂型与规格:
片剂,50mg、100mg;粉针剂,60mg(附5%碳酸氢钠溶液)、100mg。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0mg,一日1次,首剂加倍,连服5日;儿童11~15岁者服75mg,7~10岁者服50mg,3~6岁者服35mg,3岁以下者服25mg。肌内注射,用所附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溶解配制,首剂200mg,一日1次,第2、3天各100mg。静脉注射,临用前用所附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溶解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4ml,使每毫升含青蒿琥酯10mg,缓慢静脉注射,一次60mg;7岁以下儿童1.5mg/kg。首剂注射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重复注射1次。
药理与用途:
对疟原虫无性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起效快,能迅速控制疟疾发作。对疟原虫抗氯喹株亦有效。主要用于治疗脑型疟疾及各种危重疟疾的抢救。
不良反应:
推荐剂量下未见不良反应。如使用剂量过大,可出现外周网织红细胞一过性降低。
注意事项:
妊娠早期妇女慎用;本品应在注射前溶解,出现混浊不可使用;本品应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3~4ml;应用本品控制症状后,宜选用其他抗疟药根治。
品名: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Eannuin)
剂型与规格:
片剂,20mg。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0mg,一日1次,首剂加倍,连服5~7日;儿童按年龄递减。
药理与用途:
对疟原虫无性体有强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和杀灭疟原虫。对氯喹、哌喹耐药的恶性疟亦具同样药效。可用于各类疟疾,尤其适用于抗氯喹、哌喹的恶性疟和凶险型脑型疟的救治。
不良反应:
少数病例有轻度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冷处保存,宜于冰箱中贮存。
品名:蒿甲醚Artemether(青蒿醚、Artemtherin)
剂型与规格:
胶囊,25mg、40mg、100mg;油注射剂,80mg/1ml、100mg/1ml、200mg/2ml;复方蒿甲醚片,含蒿甲醚20mg、本芴醇120mg。
用法与用量:
1.抗疟治疗
口服,胶囊一日80mg,首剂加倍,连服5~7日。肌内注射,第1日160mg,第2~5日各80mg。小儿首剂量按3.2mg/kg计,以后按1.6mg/kg计。
2.退热
肌内注射,200mg;口服,复方蒿甲醚首剂4片,以后第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各服4片,总量16片,儿童剂量按年龄递减。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一高效、速效的疟原虫红内期杀灭剂。尚有解热作用。用于各型疟疾,尤其适用于对氯喹抗药恶性疟治疗及凶险型疟疾的急救,显效迅速,近期疗效好。亦可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高热患者。
不良反应:
偶见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网织红细胞可能有一过性减少。
注意事项:
妊娠3个月内妇女慎用;注射液遇冷如有凝固现象,可微溶解后用。
品名:本芴醇Lumefantrine(Benflumetol)
剂型与规格:
胶丸,0.1g。
用法与用量:
口服,第1天顿服0.8g,第2、3、4天各顿服0.4g;儿童一日顿服8mg/kg,连服4日,首剂加倍;儿童首剂最大剂量不超过0.6g。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杀灭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抗疟药。主要用于治疗恶性疟,尤其适用于对氯喹抗药恶性疟的治疗。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出现心电图Q-T间期一过性轻度延长。
注意事项:
心脏病和肾病患者慎用。
品名:奎宁Quinine(金鸡纳霜、Chinine)
剂型与规格:
片剂(硫酸盐),0.3g;片剂(盐酸盐),0.12g、0.33g;注射液(二盐酸盐),0.25g/1ml、0.5g/1ml、0.25g/10ml;复方奎宁注射液,2ml(含盐酸奎宁 0.136g、咖啡因 0.034g、乌拉坦 0.028g)。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3~0.6g,一日3次,连服7日。肌内注射,一日0.25~0.5g。静脉滴注,一次0.2~0.4g,一日2次,用5%葡萄糖液稀释,缓慢滴注。
药理与用途:
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可抑制或杀灭疟原虫,控制疟疾症状,并有解热及子宫收缩作用。主要用于良性及恶性疟的症状控制。
不良反应:
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视力及听力减退(称金鸡纳反应),停药后可恢复;特异体质者可有急性溶血、皮炎、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中毒时有发热、烦躁及谵妄等症状;严重者可致体温及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最后呼吸麻痹而死(致死量为8g左右)。
注意事项:
奎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应严密观察心脏功能,心肌病患者不宜用;本品可降低骨骼肌兴奋性,重症肌无力者禁用;孕妇禁用,月经期慎用。
品名:咯萘啶Malaridine(疟乃停、Pyronaridine)
剂型与规格:
肠溶片,磷酸盐100mg(盐基);注射剂,80mg/2ml(盐基)。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3g,一日服2次(间隔6小时),第2、3天各服1次。深部肌内注射,一次2~3mg/kg,一日2次(间隔4~6小时)。静脉滴注,一次3~6mg/kg,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于2~3小时内滴完。间隔6~8小时后再静脉滴注1次,12小时内总剂量12mg/kg。以上剂量均以盐基计算。
药理与用途:
本品对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有杀灭作用。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抗氯喹株恶性疟和抢救脑型疟等凶险型疟疾。
不良反应:
有轻度胃部不适;偶见稀便;部分患者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较轻,停药后即消失;个别患者肌内注射部位有轻度疼痛、红肿、硬块,能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
应用本品后尿液呈红色。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慎用。严禁做静脉推注。
品名:伯氨喹Primaquine(伯氨喹啉、伯喹)
剂型与规格:
片剂,每片含磷酸伯氨喹13.2mg或26.4mg(相当于盐基7.5mg或15mg)。
用法与用量:
1.根治间日疟
口服,一日26.4mg(盐基15mg),连服14日;或一日服39.6mg,连服8日。服本品时,前3天同服氯喹,或在第1、2天同服乙胺嘧啶。
2.控制疟疾传播
配合氯喹等治疗恶性疟时,口服,一日26.4mg,连服3日。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8-氨基喹啉衍生物,对红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孢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阻止复发、中断传播的有效药物。通过干扰疟原虫红外期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的还原过程,影响疟原虫的能量代谢和呼吸而导致死亡。主要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
不良反应:
毒性比其他抗疟药大,一日剂量超过52.8mg时,易发生疲乏、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发绀、药物热等症状,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少数特异体质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等)服用本品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多见于男性,应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如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静脉注射亚甲蓝1~2mg/kg。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良及血液系统疾病者、糖尿病患者慎用,因可增加其溶血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患蚕豆病,有其他溶血性贫血病史、家族史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禁用。
品名: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息疟定、Daraprim)
剂型与规格:
片剂,6.25mg。
用法与用量:
1.预防疟疾
口服,一次25mg,每周1次,进入疫区前1~2周开始服,离开疫区后再服6~8周;儿童0.9mg/kg,每周服1次,最高限于成人剂量。
2.防复发治疗(多与伯氨喹合用)
口服,一日25~50mg,连服2日;儿童酌减。
3.治疗弓形虫病
一日50~100mg,顿服,共1~3日,以后一日服25mg,疗程4~6周;儿童一日1mg/kg,分2次服,服1~3日后改为一日0.5mg/kg,分2次服,疗程4~6周。
药理与用途:
本品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因而干扰疟原虫的叶酸正常代谢,对恶性疟及间日疟的原发性红外期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预防药。此外,也能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故可阻断传播。临床上用于预防疟疾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弓形虫病。
不良反应:
长期较大量口服可致叶酸缺乏而影响消化道黏膜及骨髓等细胞的增殖功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较严重者出现巨幼细胞贫血或白细胞减少。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血象。
注意事项:
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并可进入乳汁,引进胎儿畸形和干扰叶酸代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急性中毒,往往因误服(特别注意儿童误服)或超剂量,可引起惊厥、抽搐,甚至死亡;本品有高蓄积性,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品名: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纷乐、赛能)
剂型与规格:
片剂,100mg、200mg。
用法与用量:
1.治疗急性疟疾
成人口服,首次800mg,以后每6~8小时400mg,然后每2日400mg;儿童首剂量10mg/kg,6小时后第2次服药5mg/kg,第2、3日,一日1次5mg/kg。
2.预防疟疾
在进入疟疾流行区前1周服400mg,以后每周1次400mg;儿童5mg/kg。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
成人开始一日400mg,分1~2次服,维持量一日200~400mg,一日剂量不超过6.5mg/kg。青少年患者治疗6个月无效即应停药。
药理与用途:
本品用于抗疟治疗及预防,也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和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及盘状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疟机制与氯喹一样,但毒性为氯喹的一半,同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眩晕、贫血、粒细胞缺乏、角膜混浊等。
注意事项:
新生儿、孕妇、肝病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过量可致头痛、视力障碍、心力衰竭,甚至心跳和呼吸停止。
二、抗阿米巴药
品名:氯碘羟喹Clioquinol(安痢生、喹碘方、药特灵)
剂型与规格:
乳膏剂,0.3g/10g。
用法与用量:
外用于患处,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药理与用途:
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真菌病,如头癣、股癣、体癣、脚癣及皮肤擦烂型念珠菌病的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肛门生殖器瘙痒和湿疹类炎症性皮肤病,以及这类疾病伴发感染。此外,也用于皮脂溢出的治疗。
不良反应:
少数皮肤敏感患者可引起皮肤刺激,表现为局部烧灼感和痒感。
注意事项:
对碘过敏,甲状腺肿大,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注意避光保存。该药可引起衣物染色。
品名:双碘喹啉Diiodohydroxyquinoline(双碘喹、Diodoquin)
剂型与规格:
片剂,0.2g。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4~0.6g,一日3次;儿童一次5~10mg/kg,连服14~21日。
药理与用途:
同氯碘羟喹相似。对肠道的刺激比氯碘羟喹少。
不良反应:
偶有腹泻。
注意事项:
对碘过敏、甲状腺肿大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品名: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母霉素)
用法与用量、药理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参见第二章巴龙霉素。
三、抗滴虫药
品名: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Flagyl、Meronidal)
剂型与规格:
片剂,200mg;胶囊,200mg;栓剂,250mg、500mg、1 000mg;注射剂,500mg/100ml。
用法与用量:
1.治疗滴虫病
一次200mg,一日3次,另每晚以500mg栓剂放入阴道内,连用7~10日。为保证疗效,须男女同治。
2.治疗阿米巴病
一次400~600mg(大剂量宜慎用),一日3次,5~7日为1个疗程。
3.治疗贾第鞭毛虫病
一次400mg,一日3次口服,1个疗程5~10日;儿童一日5~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日。
4.治疗酒渣鼻
口服,一次200mg,一日2~3次,配合2%甲硝唑霜外搽,一日3次,1个疗程3周。
5.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
口服,一次200mg,一日3次,1个疗程7日;儿童一日15~25mg/kg,分3次服,连服10日。
6.治疗皮肤利什曼病
口服,一次200mg,一日4次,疗程10日,间隔10日后,重复疗程。
药理与用途: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作用,为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物。此外对肠道及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也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疗效与依米丁相仿。本品有抗厌氧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产后盆腔炎、败血症、牙周炎等。还可用于治疗贾第鞭毛虫病、酒渣鼻、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不良反应:
参见第二章甲硝唑。
注意事项:
参见第二章甲硝唑。
品名:替硝唑Tinidazole(希普宁)
剂型与规格:
片剂,500mg;胶囊,250mg、500mg;注射剂,200mg/100ml、400mg/200ml(注射剂含葡萄糖5%)。
用法与用量:
泌尿生殖道毛滴虫病,单剂量2g顿服,儿童单剂量50~75mg/kg,必要时重复1次。贾第鞭毛虫病,单剂量顿服2g。肠阿米巴病,一日2g,服2~3日;儿童一日50~60mg/kg(不超过2g/d),连用5日。肝阿米巴病,一日1.5~2g,连用3日,必要时可延长至5~10日,应同时排出脓液。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大多数专性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滴虫、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均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感染及腹部外科、妇科手术厌氧菌感染的预防,亦可用于阴道厌氧菌感染和阿米巴病或泌尿生殖道毛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口中有金属味,偶见头痛、疲倦;尚有过敏反应;有的患者可有神经系统的轻微症状,停药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
有血液病史及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慎用;用药期间应戒酒及戒饮含乙醇的饮料和戒用含乙醇的药品,否则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片剂应于餐间或餐后服用;对替硝唑及硝基衍生物、亚硝基衍生物过敏者,妊娠3个月内及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四、抗血吸虫药
品名:吡喹酮Praziquantel(环吡异喹酮、Biltricide)
剂型与规格:
片剂,200mg。
用法与用量:
1.血吸虫病
(1)各种慢性血吸虫病采用总剂量60mg/kg的1~2日疗法,一日量分2~3次餐间服。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为120mg/kg,一日量分2~3次服,连服4日。体重超过60kg者按60kg计算。
(2)华支睾吸虫病:总剂量为210mg/kg,一日3次,连服3日。
(3)肺吸虫病:25mg/kg,一日 3次,连服 3日。
(4)姜片虫病:15mg/kg,顿服。
2.治疗绦虫病
(1)牛肉绦虫病和猪肉绦虫病:
10mg/kg,清晨顿服,1小时后服用硫酸镁。
(2)短小膜壳绦虫病和阔节裂头绦虫病:
25mg/kg,顿服。
3.治疗囊虫病
总剂量120~180mg/kg,分3~5日服,每日量分2~3次服。
儿童用法:《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 儿童版》推荐:口服。
(1)治疗吸虫病:
①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疗程总剂量为120mg/kg,分一日3次,连服4日。慢性血吸虫病采用总剂量60mg/kg的2日疗法,一日量分3次餐间服。②华支睾吸虫病,总剂量为120~150mg/kg,分一日3次,3日服完。③肺吸虫病,总剂量150~225mg/kg,分一日3次,连服3~5日。④姜片虫病,5mg/kg,顿服。
(2)治疗绦虫病:
①牛肉绦虫病和猪肉绦虫病,10mg/kg,清晨顿服,1小时后服硫酸镁。②短小膜壳绦虫病和阔节裂头绦虫病,15mg/kg,顿服。
(3)WHO推荐:
①血吸虫病,4岁以上儿童,推荐剂量为一次20mg/kg,一日3次,治疗1日,两次给药间隔应为4~6小时。②华支睾吸虫病,4岁以上儿童,推荐剂量为次25mg/kg,给药3次,治疗1日,两次给药间隔为4~6小时。③并殖吸虫病,4岁以上儿童,一次25mg/kg,一日3次,治疗2日,两次给药间隔4~6小时。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对抗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绦虫和囊虫。主要用于治疗血吸虫病,也可用于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绦虫病、囊虫病等。
不良反应:
①全身性损害,乏力、四肢酸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此外还有本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文献报道。②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和期外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③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氨基转移酶升高、消化道出血。④皮肤及其附件,皮疹、瘙痒、过敏性紫癜。⑤神经系统,头晕、头痛。⑥其他,诱发精神失常。
注意事项:
眼囊虫病患者禁用。禁用于对本品或药物辅料过敏的患者,禁止同时应用细胞色素P450强诱导剂,如利福平。对抗寄生于组织内的寄生虫如血吸虫、肺吸虫、囊虫等,由于虫体被杀死后释放出大量抗原物质,可引起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等,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必须注意观察。脑囊虫病患者需住院治疗,并辅以防治脑水肿和降低高颅内压(应用地塞米松和脱水药)或防治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措施,以防发生意外。合并眼囊虫病时,须先手术摘除虫体,而后进行药物治疗。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有明显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者,治疗期间与停药后24小时内勿进行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在囊虫病驱除带绦虫时,应将隐性脑囊虫病除外,以免发生意外。本品会加剧由血吸虫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故此药一般不应用于曾有癫痫病史和/或有潜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症状的患者,如囊虫病皮下结节。接受利福平治疗而又急需寄生虫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考虑使用其他制剂治疗。但是如果必须用吡喹酮治疗,应在给药前停用利福平4周。在完成吡喹酮治疗后的1天,即可恢复利福平的治疗。
品名:呋喃丙胺Furapromide(F-30066)
剂型与规格:
片剂(缓释肠溶片),0.125g、0.25g、0.5g。
用法与用量:
口服。驱血吸虫:一次20mg/kg,一日3次,连服14~20日。驱姜片虫:一日1~2g,分2次服,连服2~3日。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第1天1g,第2天2g,第3天以后一日3g,分次服用,连服14~20日。
药理与用途:
对日本血吸虫幼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姜片虫、华支睾吸虫也有效。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急性、部分晚期并发症的日本血吸虫病,还可用于姜片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
不良反应:
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和阵发性肌痉挛;少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性格变化、情绪失常,甚至狂躁或昏睡,多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注意事项:
有消化道出血史、精神病史、癫痫病史、急慢性肾炎及伴有腹水、黄疸或肝功能不良的晚期患者忌用。
五、驱肠虫药
品名:左旋咪唑Levamisole(左咪唑、Levasole)
剂型与规格:
片剂(普通片、肠溶片),25mg、50mg;搽剂,0.7%溶液;糖浆剂,8mg/1ml。
用法与用量:
1.驱蛔虫
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睡前顿服,必要时1周后再服1次。
2.驱钩虫
一日100~200mg,饭后顿服,连服2~3日。搽剂用于早期钩虫感染,一日搽药3次,连续2日,用量依体表范围,一次0.5~1.0ml。
3.驱蛲虫
成人一日50mg,睡前顿服,连服7日。
4.治疗丝虫病
一日200~300mg,分2~3次饭后服,连服2~3日。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四咪唑的左旋体,是一种广谱驱肠虫药。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的产生,使蛔虫肌肉麻痹而随粪便排出。主要用于驱钩虫、蛔虫、蛲虫及粪类圆线虫病。
不良反应:
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多在数小时后自行恢复;偶见流感样症状如头痛、畏寒、高热、肌肉酸痛及全身不适等,应给予对症处理;个别患者可有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症、剥脱性皮炎。
注意事项:
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肝炎活动期及肾功能减退者禁用。
品名:甲苯咪唑Mebendazole(甲苯达唑、安乐士、Vermox、Antiox)
剂型与规格:
片剂,100mg;混悬液,20mg/1ml。
用法与用量:
1.蛔虫、蛲虫感染
采用200mg顿服。
2.钩虫、鞭虫感染
一次200mg,一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鞭虫及钩虫病未见效者,可于2周后再给予第2个疗程。
3.绦虫感染
一次300mg,一日2次,1个疗程3日。
4.棘球蚴病
一日50mg/kg,分3次服,疗程3个月。
5.毛细虫病
400mg,一日1次,疗程20日;儿童:4岁以上应用成人剂量;4岁以下者减半量应用。
药理与用途:
本品的作用类似阿苯达唑,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使之因能源耗竭而死亡。可杀死蛲虫、蛔虫、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绦虫和棘球蚴。还可杀死钩虫、鞭虫和部分蛔虫卵。主要用于治疗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也可用于治疗绦虫病、棘球蚴病。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有胃部刺激症状,尚可发生乏力、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全身性脱毛症、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望恢复正常;少数病例特别是蛔虫感染较重的患者服药后可引起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吐蛔虫,此时应加用左旋咪唑等驱虫药以避免发生。
注意事项:
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治疗棘球蚴病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应注意。腹泻时不宜用本品。
品名:哌嗪Piperazine(驱蛔灵、哌吡嗪)
剂型与规格:
片剂,250mg、500mg(枸橼酸盐);200mg、500mg(磷酸盐)。
用法与用量:
1.枸橼酸哌嗪
①驱蛔虫:3~3.5g,睡前1次服,连服2日;儿童一日150mg/kg,一日不超过3g,连服2日。②驱蛲虫:一日2~2.5g,分2次服,连服7~10日;儿童一日60mg/kg,分2次服,一日不超过2g,连服7~10日。
2.磷酸哌嗪
①驱蛔虫:2.5~3.0g,睡前1次服,连服2日;儿童80~130mg/kg,一日不超过2.5g,连服2日。②驱蛲虫:一日1.5~2.0g,分2次服,连服7~10日;儿童一日50mg/kg,分2次服,一日不超过2g,连服7~10日。
药理与用途:
本品有麻痹蛔虫肌肉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于宿主肠壁而自寄生部位脱开,随肠蠕动而排出。本品有枸橼酸哌嗪和磷酸哌嗪两种盐,体内过程相似,但排泄率差异很大。临床用于蛔虫和蛲虫感染。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偶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过敏者可发生流泪、流涕、乏力、荨麻疹等反应;严重反应多与用药过量或排泄障碍有关,可发生眼球震颤、共济失调、乏力、遗忘、抽搐。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或有癫痫史的患者禁用;营养不良或贫血者应先予纠正,便秘者可加服泻药。
品名: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丙硫达唑、丙硫咪唑、肠虫清)
剂型与规格:
片剂,100mg、200mg;胶囊,100mg、200mg。
用法与用量:
口服。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0.4g顿服;2岁以上儿童单纯蛲虫、单纯蛔虫感染,0.2g顿服。囊虫病:一日15~20mg/kg,分2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停药15~20日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一般为2~3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其他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等:一日服400mg,连服6日,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服药前不需空腹或清肠,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后与食物同服。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药,对线虫、血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
不良反应:
少数病例有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在治疗囊虫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发热、出现荨麻疹等反应;重度感染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甘露醇;对皮肌型囊虫病无须处理。
注意事项:
2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禁用;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癫痫等患者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患者慎用;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在3~10日始出现驱虫效果。
品名:噻苯唑Tiabendazole(噻苯达唑、噻苯咪唑、Mintezole)
剂型与规格:
片剂,0.25g。
用法与用量:
粪类圆线虫、蛲虫感染,一次25mg/kg,一日2次,或顿服,连服2~3日;重症感染连服5日。旋毛虫感染,1个疗程为5~7日,用法与用量同上。蠕虫蚴移行症,1个疗程为7~10日,用法与用量亦同上。
药理与用途:
本品是一广谱驱肠虫药,对蛔虫、钩虫、蛲虫、粪类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均有驱除作用;以驱蛲虫效果最佳;亦是粪类圆线虫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治疗蛲虫、粪类圆线虫,亦可用于钩虫、蛔虫、混合感染。
不良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眩晕、头痛、嗜睡及黄视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偶尔出现过敏反应;偶可出现血糖下降、白细胞减少、结晶尿;可致谷丙转氨酶暂时升高。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或孕妇慎用;有时刺激蛔虫引起游走,应予注意。
六、抗黑热病药
品名:葡萄糖酸锑钠Sodium Stibogluconate(葡酸锑钠、斯锑黑克、Solustibosan)
剂型与规格:
注射剂,6ml(含五价锑0.6g,相当于葡萄糖酸锑钠1.9g)。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一次6~9ml,一日1次,连用6日为1个疗程;儿童总量为120~240mg/kg,分6次注射,一日1次。对体弱而感染严重的患者,总剂量150mg/kg,分6次注射,每周注射2次,注射液极量为一次12ml。
药理与用途:
本品为五价锑衍生物,在体内先还原为三价锑,以抑制原虫的活动和繁殖,原虫最后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消除。临床用于治疗黑热病。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有咳嗽、胃肠道反应;偶见白细胞减少,可停药1~2日,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注射。
注意事项:
肺炎,肺结核,严重心、肝、肾疾病者禁用;有大出血倾向、体温突然上升或粒细胞减少时应暂停注射;病情较重,有严重贫血或并发其他感染的,应先治疗并发症,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用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