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经方临床应用及验案精粹
- 潘爱珍主编
- 1002字
- 2025-03-14 16:03:14
【服药后饮食宜禁】
医圣张仲景(后称“仲景”)提出服用桂枝汤需要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一则,禁生冷。
因为生冷易伤阳气。今时所讲的生冷,多指多数寒凉水果,冰激凌,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等。桂枝汤所治的往往是太阳病,太阳病的本质是外邪在表,人体正旺以祛邪。此时当扶正解表。生冷食物会损伤阳气,导致正气变弱,无益于祛邪。生活中所见,有的人外感风寒后表现为桂枝汤证,但因为过食冰激凌,导致脾阳受损,正不胜邪而外邪内陷于太阴,转变为太阴病。
二则,禁粘滑、肉面。
这里的粘滑、肉面泛指难消化以及高营养的食品。因为难消化,容易耗损脾阳;因为营养高,既易伤脾,亦易增湿增浊。《黄帝内经》明言,“病热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说明药后应当忌肉食,以防损伤胃气,使病情反复或变为坏证。临床实践证明,发热者,生冷甘腻之品当禁,因其性易与湿亲和,有助湿生热,损伤脾阳之弊。粘滑也指糯米做的食物,包括糍粑、糯米粽子、月饼等,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进一步说,感冒后期,病邪已退而正气未复,此时只可清补,忌过早食用滋腻饮食,以防“食复”。
三则,禁五辛、酒酪、臭恶。
仲景所谓的“五辛、酒酪、臭恶”泛指一切气味发散厚浊之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臭恶”不是指腐败之物,而是气味浓烈之意。凡气烈者如五辛、酒,都有散气之弊;味厚者如奶酪、臭恶,也会损耗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若脾胃气损,则气血化生不足,营卫失调,无益于康复。且胃属阳明,若错误的饮食耗伤胃气,则阳明不固,邪必传变,容易自太阳而下传阳明。
四则,适寒温。
仲景在桂枝汤的方后注中还要求在服药时要“适寒温”。意思是说,煎好桂枝汤后,要趁热服药,忌凉饮,旨在取“寒者热之”之意。趁热服药,有助于温通经络,助阳合气,解肌发汗,驱邪外出。
五则,饮米粥。
仲景还补充说,服桂枝汤后,过一段时间再饮热米粥,使谷气内充,以助药力。功在以米粥鼓舞胃气,培养汗源,为驱邪外达准备了物质条件。
为什么要饮米粥?因为米粥归脾胃二经,其性平和,最能养脾胃,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滋补脾胃的,才能补益气血,才有益于疾病康复。
进一步说,凡是治病服中药,建议最好在药后喝热米粥。目的有三,其一,可以养脾胃,助气化,旺盛气血;其二,药后服热米粥,以助微微汗出,能提高药效;其三,热米粥还有滋补效果,能治诸虚劳损。特别是有人虚不受补时,米粥即是最好的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