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王 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心脏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会员,《中国循环杂志》常务编委等。

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1项,承担“十一五”攻关课题子课题1项,独立承担部级科研课题2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1项。获得部级课题科研成果4项。发表专业学术论著14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均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组织撰写《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1月由《中国循环杂志》刊出)、《中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头清洗消毒指南》(2020年5月由《中国循环杂志》刊出);主编著作4部,副主编著作2部,参与编写著作多部。共培养研究生46名,其中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0名、博士后1名。

任卫东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现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心脏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副主编。

从事心血管超声医、教、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超声的临床应用和疑难罕见病的病因学研究,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和教学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影响因子360余分,获国家级及省市级各种奖项20余项;主编出版本科生、研究生超声医学教材和专著14部,主持全国多中心研究3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0余人。获首届辽宁省优秀教材,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辽宁名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

舒先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脏超声诊断科主任。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兼影像学组组长。

从事超声心动图研究3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专著5部,获得专利1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得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苑新星”等称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