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时局牵动人心

中郎将、都亭侯吕布,最近的日子颇为郁闷。

太师义父对他的确很不错,外姓诸将中,第一个奏封他为列侯;又以结义父子之亲,引他回长安扈从,委以守备太师府邸的重责,并为他在周边的东阙外起大宅安置家眷。

然而,太师同时又告诫他,长安乃如今之根基,周边亦没有什么战事,万不可如昔日在雒阳那般,行肆意劫掠之举。

有麾下部众耐不住心性,偶有犯戒,立即被太师下令处决。此后众将吏不得不多加收敛,很少妄自出营。

麾下不得自在,他在太师府中亦是无聊。尽管有诸多朝臣来来往往,却无人与他结交,以至于多数时候都是形单影只,独自喝着闷酒。

难得有个州里人王允,太师极为信重,素来委以镇守长安的重责,还特意嘱他也多加尊重亲近。

他倒是有意亲近些,奈何王允的态度却不甚热切,而他也不擅长和这些士人打交道。

前两天关东来了一封军情,乃是中郎将董越、河南尹杨懿共同署名,说杨懿被朱儁逐出了雒阳,请太师速速定夺。

吕布看得很是鄙薄。

杨懿固然是个废物,打不过一个大半身入土的老头子;这董越也是胆小无能之辈,好歹是个中郎将,有越境击贼的权力,手上还握着万余劲卒,难道就不知道打回去?

但这也是个机会,可以让他离开这如同牢笼的长安,重新回到可以肆意放纵的战场上。

于是他把情报转给了王允。

王允是个聪明的士人,想必能体会他这番心意罢!此举除了表示亲近,也有主动请战的意思。

怎么也是一个州出来的,他肯定要照顾下自个。

更何况,长安周边除了他麾下的并州军,还能有哪支军队可派?

没想到王允却连这个忙也不帮,直接让他把情报转回郿坞。

这让吕布更加心烦。两天下来还是不得消解,干脆去往北阙那边上门拜访王允。

王允倒是表现得挺有礼貌,大开中门亲自相迎,设下酒宴款待,席间频频举觞相酬,还以“将军”呼之:

“将军难得光临敝府,请务必满饮,一醉方休!”

吕布便问他,收到转呈的情报后,为何不即时遣他出战。

“将军这是有所不知,”王允解释道,“我虽奉太师钧命留守长安,军务却不在管辖范围,如何敢驱遣将军?”

“是这么回事啊!”吕布恍然大悟,“倒是某错怪你了。”

王允笑道:“我也不知将军有此建功之心。既如此,当去信太师,推举将军出战。”

“恐怕是来不及了,”吕布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惋惜,“这一去一来,又要费上好几天工夫。哪怕我收到太师命令,立刻赶赴雒阳,朱儁大概也已经率军遁走。”

“哦?”王允似乎来了兴致,“将军为何如此不看好朱儁?”

“此事很容易判断。”吕布自得的一笑。说起军务之事,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杨懿败退前,一把火烧掉了辎重和营垒。朱儁就算胜利,也没有任何收获。而整个河南郡内,城池残破不说,连人烟都看不到,他想要驻守、征粮都没个地方,又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呢?之前粮尽退走的孙坚,就是他的榜样。”

王允沉默了片刻,嗟叹道:“如此却是可惜。”

“是啊!”吕布大起知己之感,“若是某立即出发,能捞一份收复雒阳功劳不说,或许还能追着往东打一打,让麾下的士卒们活动下筋骨,抢点战利品回来。”

“可等到太师的命令传达,再去肯定什么也捞不着!”

……,……

正如吕布所言,当渑池的中郎将董越收到命令,率军东出收复雒阳毕圭苑时,朱儁早已经退走。

虽然在毕圭苑没有多少战利品,但朱儁已经获得了收复雒阳的巨大名望。他趁势向关东的一众州郡长吏提出兵力、辎重的需求,很快就收到了回应。

尤其是徐州刺史陶谦,直接拨给了他三千精兵不说,还与州内各太守、国相,以及前扬州刺史周乾、现豫州汝南太守徐璆、袁术所表之豫州刺史孙坚等联名,表奏朱儁行车骑将军,誓言再次讨董。

这行车骑将军,正是当初结盟讨董时,关东、河北众长吏推举袁绍担任的官职。袁绍也以这个职务开府治事,号令关东、河北参与会盟的州郡长吏。

陶谦、徐璆、孙坚等人如今表奏朱儁,显然是不承认袁绍这个讨董盟主了。

而这件事情,也少不了袁术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是袁术不愿屈于朱儁的名分,没有联名于奏表上。

檄文传到周边,袁绍固然是恨极了陶谦,董卓更是暴跳如雷。

他自认对朱儁着实不薄,可朱儁就如此回报于他?先是叛逃,继而反攻,如今还领衔二次讨董,带头叛乱?

愤怒之下,他甚至暂时放下了孙女董白入宫为皇后之事,命令兵力最为雄厚的中郎将牛辅,自河东安邑移屯弘农陕县,率步骑四万前往击破屯于中牟的朱儁。

在这个时候,原本肆虐河内、魏郡一带的南匈奴单于于夫罗,已经劫掠得心满意足,返回了西河美稷的王庭;前时被挟持着一同行动的并州校尉张杨,也终于得以脱身。

他在河内郡占住一块地方,向朝廷效忠之后,被王允承制任命为河内太守,与河东太守王邑一同为朝廷防御白波贼、黑山贼。

袁绍的河内大营已经解散,河东又少了南匈奴的威胁,多了河内郡的助力,牛辅也可以从河东安邑调离出去征战了。

而吕布却依旧被留在长安太师府,继续他自认为的牢笼生涯。

时局的剧烈动荡,牵动着许多人的命运和心思。

徐州刺史陶谦这一活跃,不少避乱的人都纷纷离开。有的人南下前往扬州,有的人返回自己的本籍。

避乱于琅邪郡的曹嵩,得知儿子曹操已占领东郡,出任太守,有意举家往迁。

但曹操告诉他,郡中尚不安定,又与司隶河南郡接壤,恐怕会被河南战事的波及,只得作罢。

同样避乱于琅邪郡、出身甘陵国东武城县的崔琰,却是准备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