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林羽、张强和王大爷的合作初战告捷,也为他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三人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将这份事业做大做强。
“孩子们,经过这次文化节,我发现咱们的竹编工艺品很受欢迎,就是产量有点跟不上。”王大爷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要是能扩大规模,多做一些,说不定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林羽点头表示认同:“王大爷,您说得对。我觉得咱们可以发动村里其他有手艺的人一起参与,这样既能增加产量,也能让更多人受益。”“而且咱们可以成立一个类似合作社的组织,统一制作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咱们还能一起想办法拓展销售渠道,比如联系一些城里的工艺品店,看看能不能把咱们的竹编工艺品放到他们店里卖。”
大家越聊越兴奋,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于是,他们开始在村里四处奔走,宣传合作的想法。许多村民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擅长竹编或其他手工技艺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合作组织。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林羽、张强和王大爷制定了详细的制作标准和培训计划。他们邀请王大爷作为指导老师,对新加入的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每天,村里的晒谷场上都热闹非凡,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竹编技巧,交流心得。
“张大哥,你这里的竹条削得不够光滑,这样编出来的产品容易刮手。”王大爷耐心地指导着一位村民。
“谢谢王大爷,我再试试。”那位村民虚心地回应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精美的竹编工艺品陆续制作完成。看着堆积如山的产品,林羽和张强开始着手拓展销售渠道。他们通过报纸、电话咨询等方式,联系了许多城里的工艺品店和批发商。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喂,您好,请问是 XX工艺品店吗?我们是 XX村的,我们这里有一批非常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想问问您有没有兴趣合作……”林羽对着电话说道。
“不好意思,我们已经有固定的供应商了,暂时不需要。”电话那头传来冷漠的回应,随后便是一阵忙音。
类似的拒绝,林羽和张强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次。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调整策略。
“强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咱们光打电话,对方看不到产品实物,很难建立信任。”林羽说道。“还有,咱们得想办法让他们亲眼看到咱们产品的质量。要不,咱们选一些最精美的样品,亲自送到城里去,一家一家地拜访那些商家?”
张强听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虽然麻烦点,但说不定能行。”
于是,两人挑选了一批竹编工艺品的样品,坐上了前往城里的班车。到达城里后,他们背着沉重的样品,一家一家地走访工艺品店和批发商。
“老板,您看看我们的竹编工艺品,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工艺非常精细,而且款式也很新颖……”林羽热情地向一家工艺品店的老板介绍着。
工艺品店老板拿起一个竹篮,仔细查看了一番,脸上露出了一丝兴趣:“嗯,做工确实不错。但你们这价格能不能再优惠点?而且,我得先少进一点货试试市场反应。”
林羽和张强心中一喜,连忙说道:“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再商量。您先看看想进多少货,我们一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家工艺品店老板终于同意先订购一批货。虽然订单量不大,但这是他们拓展销售渠道的重要一步。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竹编工艺品体积较大,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他们又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
“要是运输过程中产品损坏了,不仅会造成损失,还可能影响咱们的口碑。”林羽说道。
“这可怎么办,羽子?”张强焦急地说道。
林羽也眉头紧皱,他思考片刻后说:“强子,咱们先找稻草之类的进行填充,把产品包裹好,送到后再清理出来。我们先这样试试。至于运输工具,咱们可以联系村里的货车司机,看能不能长期合作。”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找来稻草。回到村里后,他们又与货车司机达成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