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律令科比(求追读月票)

林晦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云长,此事就算是我拜托你了,两千盐丁生死,全部操之于你手。”

说着,林晦对关羽深深一拜。

关羽双眼通红,像是有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脚底,酥麻的感觉从脚底直冲头顶,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

“关某也听闻季布一诺千金,纵某身首异处,亦不负大人所托!”

……

关羽村民的车队拉着盐走了。

“大人,此人可靠吗?就让他拉着这些盐离开……”

李封终究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放心吧,此人日后定能扬名天下,你信不信?”

“大人明察秋毫,行事果断,常理无法度之。

属下虽然不懂,但却相信大人的判断。”

李封言之凿凿的神态,惹得林晦哈哈大笑。

如今,也有人开始拍自己马屁了么?

这是好事,说明自己的势力,正在逐渐成长。

……

安邑县内。

卫觊眉头紧皱,手中毛笔吸满了墨汁,但却迟迟不能下笔。

“两千盐丁,为何要单独设置律法?”看着地上被自己写废的白帛,忍不住苦笑一声。

自从盐池回来后,卫觊便将自己锁在书房,吃住都在里面。

县衙一切事宜,皆托付给了县丞裴茂,自己全神贯注在盐池新法之上。

卫氏世修律法,卫觊自小便熟读萧何编写的《九章律》和战国《法经》,对于汉律的混杂,也时常感到不满。

所谓汉律,包含了律令科比四个方面的内容,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

律,就是法典,最基本最稳定的法典,轻易不改变,核心就是西汉萧何主编的《九章律》。

令,就是皇帝发布的诏令,可以随时取代律,级别最高,法典在皇帝诏令面前,就是废纸。

科,就是律和令的补充条文,规范具体罪行的,比如什么叫窝藏罪,什么叫做逃匿罪,是对罪名的详细解释。

比,就是判例法,法典没有明确规定时,参照之前的先例或者根据儒家经典来判决。

卫觊研究律法多年,内心一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重编汉律,把汉律彻底体系化。

剔除掉汉律继承秦律的严苛条目,剔除掉儒家经义唯心定罪的内容。

编写一部干干净净的律法典籍!

只不过这些志向,只能隐藏在心中,午夜梦回时,自己在脑海中回味,从不敢对外人说。

在卫觊的想法中,功臣、贵族犯法,也应该与庶民同罪,不应该存在什么官僚豁免的诏令。

卫觊也知道,自己若是对外宣扬自己这种想法,那就是大逆不道,与天下士族为敌。

现在,林晦让自己单独为盐池编写法律。

写到【功臣、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这里,卫觊傻了。

自己是在给两千名盐丁编写法律,两千名盐丁里,有功臣和权贵吗?

拍了拍自己脑袋,卫觊摇摇头,觉得自己有点入魔了,

刚要划掉这一条,林晦的脸突然出现在卫觊脑海中。

“此律法以后未必不能推行于天下!”

他想起了林晦对自己说过的话。

林晦为什么会这么说?

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盐丞,即便如今代盐监之责,也没有资格推动陛下修改汉律。

还是说……

卫觊突然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猜想。

他必须找林晦确认。

卫觊收拾好竹简,头发都来不及洗漱,急匆匆打开书房,快步朝县衙外走去。

恰好裴茂从案卷库出来,“伯儒兄,要往何处去?”

在裴茂心中,卫觊风度过人,从来都是一板一眼,不急不忙,仪表外貌收拾的整洁无比。

如此不修边幅,极为罕见。

卫觊摆摆手,头也不回,等离开了县衙大门,不见了身影,声音才传到裴茂的耳中:

“巨光兄,我去盐池一趟,县衙之事,还望你暂且担之。”

裴茂:“……”

仰天长叹,狠狠跺了一脚。

“林晦此子实在可恨。”

虽然很担心卫觊的状况,但自己若是离开,便是辜负了卫觊刚才的嘱托。

一时间,裴茂也是左右为难。

最后,也只能把林晦又大骂一通,郁郁不乐的走进了县衙。

……

卫觊看着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宿舍,惊讶的忘记了自己来意。

“林盐丞,这是什么?”

前几天,这里还是一片尘土飞扬的土地,如今变成整齐的房屋,即便是卫觊如此稳重之人,也张大了嘴巴。

林晦看着卫觊吃惊的样子,心中忍不住得意道:

“伯儒兄,这是盐丁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以后他们就住在这里。”

泥土的香味飘过,卫觊动了动鼻子,开口道:

“可否让我进入一观究竟?”

“那是自然,我说过,伯儒兄可以随意进出盐池各地。”

林晦松了口气,自己试探性的称卫觊为伯儒兄,看来卫觊并不反感。

这说明在卫觊心中,和自己的关系在慢慢拉近。

新建的盐丁宿舍里,卫生间、炕、下水道,这一切都让卫觊大开眼界。

“这是何物?”

“为何要设计下水道?”

“……”

卫觊对一切都感到好奇无比,而林晦也不厌其烦,一一耐心解答,让卫觊大开眼界。

“林晦兄,这是哪一位工匠大家设计的?颇有巧思,叹为观止。”卫觊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心中想着,此等设计有诸多妙处。

如果能够在安邑县城中设计下水道,那么整个县城会焕然一新,最关键的是可以最大程度防止瘟疫的发生!

身为县令,最担心的就是有大疫发生。

林晦双手抱拳,谦虚道:

“伯儒兄见笑了,都是在下随手设计,当不得如此盛赞。”

“你设计的?”

上下打量着林晦,卫觊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林晦了。

此人,每次见他,都会给他一次震撼。

可笑自己当初第一次见林晦,还打算磨一磨林晦的性子,想把林晦收为己用。

如今看来,林晦绝非池中之物,日后成就,无法想象。

“林晦兄,还望能将此建造之法传授与我,对于安邑县百姓来说,善莫大焉,我卫氏愿让林晦兄研读律法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