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往电影公司塞人

几天后,王硕收到云楠的来信,刚开始还有些兴奋。

拆开信后,他表情越发不对劲儿了。

信很简短:王硕同志,您好。

收到你的来信,我内心很复杂。

谈不上有一点好感,更多是让我看到一个无病呻吟的病人。

有个叫屈原的哥们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伟人曾经教育我们: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你谦虚吗?你谨慎吗?

你写不出好的作品你说是我的责任。

我倒是想问问拉不下屎,你还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你觉得自己还挺牛逼的,哥们麻烦你找面镜子。

你瞅瞅那张胡子拉碴,尿到家的脸哪里牛逼?

还有好心劝你一下,你女朋友肤白貌美大长腿的,你没想想她看上你哪了。

看上你穷,看上你丑,还是你过年不洗澡,心里没点逼数吗?

只要头上带点绿,生活咋都过得去,兄弟还是你能忍啊!

杀人诛心,气的王硕手抖的止不住。

前半部分没什么逻辑的内容纯纯是为了泄愤,下面云楠还是谈了一下王硕在文学上的困惑。

关于你提到文学创作的问题,我可以指点你一下。

云楠还用红笔在“指点”二字上画了个圈,王硕差点把信撕碎了。

我认为文学是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

看到这儿,王硕仿佛被点醒。

什么是生活,何不食肉糜?还是人间烟火气?

我觉得都不是,真实的人间应该是一地鸡毛。

文学的本质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叛逆、放荡、嘲讽何尝不是其中之一。

尝试用叛逆的态度抒写一地鸡毛的人生,你不觉得这就是很伟大的文学吗?

好吧,就这么多了,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文学道路。

哦...对了...

王硕同志,还有件事忘记告诉你了,我去年买了个表。

有缘再会!

看着眼前寥寥几句话,王硕思绪良多。

“文学的本质是在一种态度”

“用叛逆的态度抒写一地鸡毛的人生”

他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久久不能平静,心里的那份文学底色似乎在慢慢觉醒。

“对啊,一味的追求崇高价值的才是文学吗?市井里的千人千面不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嘛!”

这个人似乎有点意思?

王硕喜上眉梢,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最后这句:我去年买了个表什么意思?”

“这人不简单,肯定暗含深意。”

车外不远处的马为都面露羞涩。

“这不王硕的出租车吗?”

“晃的有点厉害啊!”

“这年轻人,大白天的,多费身体。”

他刚掉头想躲着走,这时王硕开车跟了上来。

“老马,上车,告诉你个好消息。”

马为都小心翼翼的探头往车瞅:“啊,小沈没在啊。”

“没啊,你找她有事啊?”

“没事,随便问问。”

马为都挤进车里,王硕兴奋的说道:“老马,《你不可改变我》的作者给我回信了。”

“你给他写信了?”

“写了,没想到这孙子还真给我回了,我跟你说这个人真有点东西。”

拿着这封信,马为都看的是瞠目结舌,心里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这都什么玩意儿?好像胡同大妈撒泼打诨。别说你俩还真是一路的,没一个正常的。”

“你不懂,我就得意这一口儿。”

马为都又看着邮寄地址,眼前一亮:“原来是锦城的,我说咋在沈城打听一圈没人知道呢。”

鸭绿江对云楠的身份进行严格保密,生怕这只金鸡被同行惦记上。除了樊城和阿兰,社里其他人也不清楚云楠情况。

“老马,你打听他干啥?”

“约稿呗,他现在这么火,我打算去一趟。”

马为都掏出一本杂志:“《燕京文艺》的编辑周艳茹知道吧,刚发表的评论,称其构造了新的文学体系,对小说大加赞赏,。”

著名作家乔页在《文学评论》指出小说改变了严肃的文学氛围,为文坛增色。

《人民x学》也公开发表评论,说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发起挑战,摒弃高大全的人物塑造和宏大叙事模式,难能可贵的塑造了一位带有缺点、不完美但却真实可感的“令凯”形象。

“这篇小说现在势头这么足嘛!”王硕大感意外,马为都刚才提到的这些人文坛分量极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很说明其影响力。

“怎么说呢,反正也有骂,文学本来就仁者见仁,褒贬不一。”

他又掏出一份报纸:“沈城就有一家小报社刚发表一篇题目为‘资产阶级罪恶思潮萌生—《你不可改变我》’文章。

它把小说批的一文不值,称其毒瘤、反革命,骂的要多狠有多狠。”

王硕眼珠子一转:“老马,你去锦城带我一个呗。”

“你凑啥热闹?”

他舔了舔嘴唇:“这孙子骂人有一手,这回栽面了,我得去找回场子。”

“滚,有病啊,要去你自己去。”

“别生气呀,跟你一起去,你们社里报销,我不能省点住宿费嘛。”

-----------------

云楠推开葛大军办公室的门,大步流星的往里走。

“不会敲门啊。”葛大军颇有不满。

他把手里的材料摔在办公桌上,一屁股扎进沙发。

“少来这套儿,谁让你给我挖坑了。”

“才两天,你小子把公司改革报告都弄好了。”葛大军看着材料脸上阴霾一扫而尽:“咱俩还挺默契,小配合打的多好啊。”

“你还有脸说。”

云楠写的这份改革报告是利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从制定改革目标设定、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变革、技术创新投入、预期成效展望六大方面详细阐述,完全超越当下的思维模式。

看的葛大军连连叫好。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云楠:“这东西是你搞出来的?”

“不是。”

“我就说嘛,这也太出人意料了,该不会...”

葛大军话说一半,云楠撇了他一眼:“不是我写的,天上掉馅饼,砸我脑袋上了。”

“哎,你小子这嘴...”葛大军满脸欣慰,余光一扫,满脑子问号:“你小子搁茶几上找啥呢?”

“你茶叶呢?”

“小子,抄家的也没你这么狠吧。”

葛大军对云楠已经算得上放纵了,不过,云楠也争气,到目前为止从没让人失望过。

“总体来说,这份报告我很满意,你小子放手去干吧。”

“这可是你说的。”

“等等。”葛大军察觉一丝不对味:“你这话什么意思?”

云楠嘿嘿一笑:“报告里不写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吗?”

“如果是人才,可以引进,你有人选了?”

“有一个叫云建功的同志,我觉得相当不错。”

“听着耳熟。”葛大军咂摸咂摸嘴:“云建业、云楠、云建功...”

他蹭的站起身:“小子,我这搞改革呢,你还往里边塞自己家人,过分了吧。”

一转眼云楠溜到门口:“领导,有一句话说的好:权利不用,过期作废。今天我找你,就是跟你透个底。

我那还挺忙,回头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