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见时难别亦难。人生际遇,一如“戏剧”,各有精彩,各有不同。

追溯金庸人生旅途轨迹,深感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〇年之际,似有条“命运之线”在操控着他的走向。

其实,金庸有睿智的敏锐感,正如钱锺书在他那篇《通感》里论说的,一个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往往可彼此打通或交通……”

一如韦应物有两句诗所形容的:“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想金庸在北上南下之际,已经“通感”了大时代变局的来临,那些北上时之通感与智觉,已渗入了他的心灵。他没有被蒙在鼓里,正由于此,人世间才有了“金庸”这个名字!数以万计读者,才能有幸读到他的新武侠小说!

本书以大历史透视现实的眼光,截取了金庸一个横断面进行叙述,以一九四九年作为分水岭,将他个人命运的轨迹,放置在时代之巨变中;融哲理于文采,讲述了他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沧桑。

金庸,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经历了动荡乱世之后,独在异乡,通过新武侠小说,展现了对人性的独特理解。他的出现,改变了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