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贾珍与秦可卿的葬礼(求追读!)

当夜,荣宁二府都不平静。

凌晨时分,贾蓉那边终于派小厮到荣国府通报了贾珍的死讯。

确认无误,当晚贾珍就在天香楼内被烧死,尸骨无存。

一起被烧死的,还有贾蓉媳妇,秦可卿。

深夜公公与媳妇同处一室被烧死,这个丑闻如果传讲出去,势必会对贾府的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

消息传到后不久,荣国府从贾母开始大大小小的主子就齐聚荣禧堂,商议着对策。

贾母坐在最上方的榻上,表情严肃,“都说说,这事该如何处理。珍儿就这样去了,那可卿平日里看上去是个贤良淑德的,没想最后是个这样的。”

凤姐本来想替秦可卿说两句,秦可卿毕竟是她的好友,而且贾珍是个怎么样的人谁人不知,这事怎么怪都不能怪到可卿头上。

不过话在嘴边,却是没有说出口。

此时贾母正在气头上,而且面临贾家名声败落,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把错归到爷们头上。

贾母在上面看着众人反应,见贾赦老神在在地坐着,“赦儿,你说说。”

贾赦听到母亲点名,站起身,“珍哥儿绝对不是死在天香楼!咬定这一点,贾府名声无忧。”

看贾赦一脸得意的坐下,贾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珍儿去了,你就这么高兴?你是能继承他的爵位啊,还是能当贾家族长啊?”

贾赦心头大惊,得意忘形了,他确实是盯上了贾家族长的名头。

贾珍死了,贾蓉还小,贾家德高望重爵位最高的,非他莫属。

听得母亲这话,连忙再次起身,“母亲,儿绝无此意,只是在为贾府声名着想。至于贾家族长,合该由母亲和各位族老商议决定,儿不敢擅自做主。”

贾母不再理会贾赦,看向贾政,“政儿,你觉得呢?”

贾政心乱如麻,贾珍一死,贾府名声必然臭不可闻,他以后和文人同僚还如何相处?

听到贾母问话,才惊醒过来,“母亲,孩儿并无想法,只是觉得今夜宁国府大火的真相,务必要保密,确保消息不泄露出去。”

贾母点点头,政儿虽然常年和些文人门客厮混,有些文人的执拗脾气。但面对贾府的大是大非还是清楚的,虽然说的方法没有可行性,但总归是为贾府着想。

“不妨都来说说吧。宁国府大火全京城估计都知道了,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只能在珍儿的死上做文章。”贾母虽年老偏心,但多年掌家脑子却还算灵光。

凤姐儿这时才出声,“听说宁国府不止烧了天香楼,旁边的登仙阁也被烧着了?”

贾政点点头。

凤姐这才继续说,“那就好办许多,大火的消息肯定不能拦着,但珍大爷却是死在登仙阁。

天香楼起火起因是在天香楼做法事留下的烛火点燃了帘帐,刚巧秦可卿病重没有行动能力,两个丫鬟去厨房给秦可卿拿吃食不在楼内,这才让大火蔓延开来。

大火蔓延引燃了登仙阁,那时珍大爷在登仙阁吃酒,已经醉倒,迷醉中被大火烧死。

这样就不用压制消息,再怎么传播也影响不到咱们贾家的名声。”

贾母听得异彩连连,“还是凤丫头有主意,你们爷们儿听到了吗,就按凤丫头说的吩咐手下小厮把消息传出去。一定要压过其他的传言!”

凤姐得了夸奖,却没有往日的嬉笑,反而眼神肃穆。

等贾母吩咐完,凤姐又说,“老祖宗,光这样还不够。这件事已经传播一夜,版本肯定多种多样,里面定是有不少不利于贾家的。而且我们传播的消息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相信。”

“那该如何?”

“祸水东引~只需要将消息的重心,从珍大爷命丧天香楼,转移到救火上,就可以了。”

贾母被凤姐的祸水东引给逗笑了,“凤丫头,你个没文化的。为宸哥儿扬名,怎么能算是祸水呢?用词不当,用词不当~”

“老祖宗说的是,是我词穷了。我说的法子确实就是宣扬这次在宁国府指挥救火的宸哥儿。”

贾母赞赏地点点头。

她们内宅众人,早就在丫鬟们的私下传播中知道了昨夜刘宸在宁国府救火现场的英姿。

不仅条理清楚、指挥若定,而且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真真豪侠!

因此对于宣传刘宸救火的事,众人心头都没有丝毫反对。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手下小厮们加急向京城各处传播着“珍大爷命丧登仙阁,宸少侠勇灭冲天火”的事迹。

……

贾珍生前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死后应奏报礼部呈报当今圣上。

第二日,贾蓉上折子奏报了贾珍死讯

过不几日,皇帝下旨开恩,追赐贾珍二等武显将军。

因尤氏那夜之后害病无法理事,贾蓉又没管过家,所以凤姐被请到宁国府帮忙协理贾珍和秦可卿的丧事。

本来贾珍作为贾家族长,需要在府里停灵至少七七四十九日,但因为贾珍已经尸骨全无,灵柩中只存放着些他生前的衣物。

秦可卿同样如此。

报给贾母后,两只灵柩只在府里停七日就送至铁槛寺,也就是贾家宗族停放棺椁的地方。

这七日里,宁国府有几十僧侣、几十道士念咒打醮,庄严肃穆。

贾蓉以孝子摔丧驾灵,贾代儒、贾赦、贾政、贾琏等合族男丁到场哭灵。

不过除了一些旁支子弟整日停留,贾赦、贾政、贾琏只待了不足半日就走了。

贾珍和秦可卿出殡分作两日,并没有大操大办,几乎只通知了王家、薛家、史家。

贾珍出殡时确实是由王薛史三家派人来送。

但秦可卿出殡时却有不同,不仅有贾王史薛的人,四王八公也各派世子参加,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像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锦乡伯之子韩奇、陈也俊、卫若兰等显贵,场面极其宏大。

不仅如此,各郡王府在送葬的路上还搭了祭棚,规格严重超出。

这种隆重程度打了贾家一个措手不及,他们都想着低调出殡的,谁能想到问题出在秦可卿身上。

与秦可卿的出殡一对比,贾珍的出殡就显得寒酸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些端倪。

刘宸也全程跟随了两次送葬,他还专门看了秦可卿樯木棺材上的铭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不仅棺材是亲王规格的,铭文的字也不是一个未有诰命的女子该有的。

心中对秦可卿的身份再次有了一些推测。

绝对与某位亲王有关。

再联想秦可卿的年纪,18年前,正好是义忠亲王被废了太子之位的时候。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秦可卿应该就是义忠亲王之女。

义忠亲王因为秦可卿的出生或者其他相关的事被废了太子位,这才有当今陛下的登基。

如此,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