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论朋党

蜡烛点燃,原本昏暗的船舱瞬间明亮了起来。

李鄂坐到了床上,袁彬、逯杲两人正好一人一张椅子。

这还是因为这是船东的船舱,才会在里边放两张椅子。

李鄂在等袁彬与逯杲中的一个打破沉默。

可是李鄂等了一会,他们两个人谁都没说话。

“你们这是去哪了啊?这一路行船,怎么还有秘密了?”

“商月娥失踪了。”

“商……你说那女人失踪了啊?”

李鄂还是想了一会,才想起来商月娥是什么人。

他从再一次上船后,就没怎么与船东之外的其他人多说过什么话,所以,他对商月娥都有一些淡忘了。

“这事有点不对。”

逯杲好像是感冒了,话刚说了一半,连续打了好几个大大的喷嚏,才恢复了正常的状态继续说:“她要是真离开的,不应该不跟您提一嘴。”

“也不一定。”

李鄂心里明知道,商月娥在之前某一次靠岸时下船,一定是有点特殊的原因,但是现在人都没了,说别的也没用了,李鄂选择了安慰逯杲与袁彬。

“而且想那么多也没有用。再有,咱们也不过是偏师,商月娥她就是探子,为那些贼人收集消息的也不妨事,大局是不会被影响的。至于……”

李鄂笑了笑说:“我的安全,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正常来说,如果那个卢平真的存在,他还在江南的话,只要我到了扬州那边的话,他不会想我那么容易死的。”

李鄂这样的话其实有些荒诞与想当然,但是袁彬他们不得不愿意这样想。

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

……

天亮之后,李鄂他们吃了早饭,要来纸笔继续写东西。

这一次写东西,考虑到纸笔的有限与携带的困难,李鄂选择了写一篇新版的《论朋党》,在必要的时候散布出去,可以让他成功办完这件事的概率多一些。

李鄂这篇《论朋党》与欧阳修的《朋党论》自然是天差地别。

欧阳修的《朋党论》,立论根据还是儒家传统的君子小人那一套说法。

李鄂是完全换了个角度来写,开宗明义先是重新定义了朋党,进而论证古往今来的朋党一直都存在,然后再引入朋党的正面案例。

李鄂选择了扭曲一定的历史事实,把辛弃疾、陈亮那些人,人为地塑造成了一种崭新的爱国朋党,之后自然是找其他的例子论证爱国的朋友该提倡。

这个角度不用多说,那就是忠奸之辨。写到这里,李鄂这篇文章也就图穷匕见,那就是表态他认为,既然是当朋党,那就要当爱国的朋党,朝廷还能体谅。

他把这篇文章用浅白话写完,征求了袁彬、逯杲的意见,他们两个人读完后,都看出了文章之外的微言大义,但是,却都对文章本身表达的疑问。

逯杲说:“公子,朋党的名声太臭了,您这文章一写,对您的声誉都有影响的。”

李鄂对此倒不太在意,他甚至还希望自己名声臭一点,这样的话,会让他被人往王莽身上联想的概率大大降低。

袁彬说:“您这文章一出,杨阁老很有可能会后悔收了你这样的学生。他是一定会被要求,对人说出,对您这文章具体的看法的。”

李鄂沉思了一会,严肃地说:“这倒不是什么坏事,一者,我这文章这时候写出来还发出来,本就有为了解决难题的原因。”

袁彬对此认同。

确实,这篇文章没有必要的话,以李鄂的聪明程度,绝对不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就拿出来。

李鄂继续说:“再有就是,有些事既然存在了,那就没必要装成它不存在,以这篇文章为基础,把事情谈清楚,让朝廷有准备也是好的。”

李鄂之后讲起了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候的事情。

李鄂把观点表达到这个程度,袁彬与李鄂就都不好说什么了。

这个问题,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过于大了。

袁彬与逯杲对视了一眼,他们也只能是在提醒李鄂慎重的同时,暗暗祈祷李鄂不要把事情闹到那个程度。

他们都非常的清楚,现在大明这个时代的氛围下,同样的观点,不同岁数的人表达完全不一样。

李鄂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等个十几二十年才算合适,才能让人不会从年龄的角度攻击他提出的观点,让这个本应该正视的问题变得不正式。

之后的时间,对于李鄂他们这一行就平淡了。

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地过去了,他们很快就在徐州下船了。

徐州,也是李鄂他们出发前定下的,与其他人汇合的地方。

船东对于李鄂提前下船有些遗憾,但是事情既然是这样了,那也就没有办法了。

……

李鄂他们这些人里边,之前就只有袁彬来过徐州这一片办差。

因此,李鄂还是像之前在天津上船之前那样,万事都听袁彬安排。

李鄂在码头这边,与逯杲他们一起吃饭,一边望着四周的景色,想起了他少年时读书时,了解到的与这边有关的一些信息。

从金朝、元朝到现在,黄河主要是走徐州进入泗水的,直到万历初年,潘季驯治理黄河之后,徐州这片,才成为黄河下游唯一的河道。

“公子,您是对治河也有了解吗?”

逯杲注意到李鄂吃完了东西,一直在望着黄河发呆,便有此一问。

“不!不!治河我是不懂的,一点都不懂!”

李鄂可没疯到,敢对与大河有关的事情胡说八道。以他现在的情况,将来他说什么都会被人当个事,可不能给将来的潘季驯那些人添乱。

“袁大哥来了!”

这时,坐在李鄂左手边位置的一名锦衣卫惊喜地说话了。

李鄂望向他手指的方向,袁彬果然带着一些人一起带着大量的马过来了。

李鄂对此首先想到的是,这好像是过于的张扬了。

他直到袁彬下马走向他才意识到,这一定是袁彬找的地方官,为了到他这里刷个脸才把事情办得这么张扬。

对此他能理解。

李鄂脸上迅速露出笑容,他这时候可不能给袁彬丢人,装也要装成一个年轻有为的好领导。

“公子,我把马都带回来了。”

“小袁,这位老先生给我介绍一下啊!”

李鄂望向了那个跟在袁彬身旁,一看就充满了仙风道骨气息的老先生。这样的人,一看就是不穿官服,平日里就穿道袍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