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皇者五箴,聚宝盆现!

世界是个巨大的金字塔。

越往上走,人就会越少,而敌人,也就会越多。

权力,则是最好的春药。

能让人精力旺盛,整日想着往上走,可路上,总是被前人挡着,那么,挡路的人,自然成了后来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严嵩、徐阶而言,徐阶是后来者,在徐阶、高拱中间,高拱是后来者,对高拱、张居正来说,高拱就成了张居正必须搬走的“石头”。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长江后浪推前浪”。

所以,不同政见、不同派系的高拱、张居正,注定是生死大敌,哪怕短暂联手,也不会长久。

这不会随着个人意志而转移,这是权力与人性博弈的副产物。

高拱的“天真”,使得他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无可避免的失败。

张居正的“狠辣”,使得他忘记起码的官场规矩,在获得权力斗争胜利时,不可避免的露出了要害。

严、徐,徐、高,两场内阁更迭,让他以为世界的本质是“赢家通吃”,可是,“零和博弈”只会赢得一时的胜利,而不会永远获得胜利。

尤其是,高拱这种没有儿孙顾忌,没有软肋的敌人,在倒下时,是最危险的时候。

一刀,又一刀,高拱把张居正、东南官员的虚假强大,给捅了个通透。

作为主宰着一切的皇帝,朱翊钧在登基之日就预见到了现在,要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乾清宫,暖阁。

御案上,摆放着高拱去天寿山前,所上的最后一道章疏,或者说,是臣下赠予年幼皇帝的六道箴言。

一,养心。

为帝者,应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二,敬身。

身体是所有的本钱,历经三朝,高拱见过太多活得长久的人儿,在敌人失败、或死后翻盘的故事。

高拱,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提醒年少的朱翊钧,千万不要沉迷于声色,莫走先帝的老路。

三,勤业。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高拱在章疏中,详尽述说了当初对权力的野心,以臣之身代行皇权的无可自拔。

依然是那句话,权力是没有真空的,君上不把权力集中,那臣下便会肆无忌惮填充。

然臣下之心,多是六朝门户私计。

江河日下,社稷倾颓,皇帝为之丧命,与门户又有何干?

大不了换个天下继续当官罢了。

不要相信士大夫的操守,自秦汉以降,儒风浩荡,可如衍圣公府,也是五十九代家奴,二十一朝贰臣。

业精于勤,荒于嬉,皇权亦如此。

四,虚己。

谦虚谨慎,无论何时,不能表现出盛气凌人的骄傲感。

历朝历代,不乏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晚年终是难逃荒唐,不外乎志得意满,忘乎所以。

五,至诚。

为帝者,不能矫揉造作,不要耍小聪明,开诚布公,心怀坦荡,以王霸之道威服四海。

章疏中,高拱没有点名,只是在某句话中提及了“世宗皇帝”,不知道什么意思。

对这五道皇帝箴言,朱翊钧是颇为认同的,阴谋诡计,是成不了大事的。

高拱这位三朝老臣,两朝元辅,是有真本事的。

六,张居正是个小人。

看到这,朱翊钧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什么叫耿耿于怀,或许这就叫耿耿于怀,即便此生再不复回朝,高拱还是要说。

可见,张居正的“背盟弃誓”,实在太伤他了。

朱翊钧毫不怀疑,高拱死前,最后一句话,绝对也是这个。

“放到朕的床头,朕要夜夜温读。”朱翊钧说道。

张贵连忙请过章疏,踱步到御榻,放置到架子床前的锦匣中。

朱翊钧这时拿过了内阁的呈奏,看到其中的内容,面色不由得怪异了几分。

武定侯府,又发现了“聚宝盆”,年产白银三万两,是以供献祥瑞。

这个“又”字,就很精髓。

“武定侯府啊。”朱翊钧喃着声音,琢磨道。

两世为人,朱翊钧注意到他记东西很快,甚至能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这便是他能在皇极殿上,准确无误说出刘自强、葛守礼、陈一松对朝廷经历的原因。

朝臣的功过,他看了,勋臣的家世,多少也了解了些。

这座侯府,自初代武定侯郭英,甚而再往上的武定侯之父郭山甫为始,就是绝对的“投机派”。

在太祖高皇帝还在郭子兴帐下为婿,到濠州募兵时,就被善相者郭山甫认为“贵不可言之象”。

于是,郭英就携弟郭兴、妹郭宁妃投奔了太祖高皇帝麾下,从无动摇。

国朝建立后,郭兴获封巩昌侯,而郭宁妃,在马皇后、李淑妃去世后,就掌管了洪武六宫。

在漫长的岁月里,武定侯府不断投机,押中了成祖文皇帝,押中了英宗皇帝,躲过了数次朝廷动荡和清洗。

可在大势之下,一家、一族的命运总是被裹挟地往前走,随着功勋集团的落寞,武定侯府也同所有勋贵世族一样,不断地没落,几近停爵。

武定侯府投机天赋再现,出了个郭勋,先是结好文人,然后,大造舆论,拼了命的想将祖先推进太庙,说什么郭英与徐达、沐英齐名,什么生擒张士诚,射死陈友谅,还编了个《英烈传》,为时人讥嘲。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也与郭勋有关。

但是,不同的时代,“黑红”不一定是好事,那些胡编乱造的故事,招来了魏国公府、定国公府、黔国公府的不满和愤怒。

可能是祖宗庇佑,就在三座国公府要联手收拾武定侯府时,武宗皇帝驾崩,世宗皇帝入奉宗祧,郭勋赌上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再押世宗皇帝,成为了世宗皇帝的马前卒、门前犬。

世宗皇帝在大礼议之争获得大胜,武英侯府地位随之水涨船高,而初代武定侯郭英,也如愿配享太庙。

到这里,可以说武英侯府再次投机成功了,但紧跟着,郭勋就与建昌侯张延龄等人联络,触怒了世宗皇帝,祸事随之而来。

郭勋曾向世宗皇帝献上一只“聚宝盘”,其本意,是想借机给世宗皇帝送银子,银子是真,“聚宝盘”肯定是假的。

世宗皇帝随即让人揭穿了聚宝盘的虚假,郭勋死于诏狱,武英侯府的命运直线而下。

郭英的太庙配位,也在不断遭受质疑。

朱翊钧想过,在朝会之后,会有人、势力向他这位皇帝靠拢,但没想到,率先靠拢过来的会是他。

狗鼻子,当真是好用啊。

不过,一年三万两纹银,堪比一县赋税,就拿这个来考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