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难得的极为认真与严肃,这件事,他是必须想要去尝试改变的。
他也并不是想要做出多么震撼天地的事情出来,只是有些事情不去试一试,尤其他还是如今这个位置,是真的让人遗憾。
前世他本身也是喜欢大明的,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可以说诟病的有很多,但有更多的,是值得称赞的。
如果他来到这里只是一个小地主家的地方小富贵哥,他绝对就不会考虑这些了,想都不会想。
此刻和朱棣说的这些,在朱高炽看来,也并非是不可完成的。
也像他说的那样,总得试试,毕竟时代是在往前走的,之前办不到,不代表现在也不行啊。
朱棣神情猛然一震,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炽竟然还真的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最后说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这句话朱棣是格外的认同。
当初他靖难,何尝不是这样的,历朝历代以来,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吗?
没有。
他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做的,结果这一试,真试出来了大明江山社稷。
如今朱高炽想要为大明强盛而去尝试,朱棣心中,其实是支持的。
朱高炽说的那些,他也很清楚,但他更加的知道,这件事一旦开始启动,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只是在渲染调动他的情绪,一点实际的偏偏都不讲。
想要达到朱高炽说的这些,那该怎么做?总得给一个说法吧?总得有一个思路吧?
想着这些,又想到可能会给大明带来的不稳定,朱棣当即出声。
“老大,想不到在你身上,我居然还能看到这样的一面,有股子气势。
但治国大事,只靠这股子气势,是不行的。
如今的大明,不需要做那些事情,只要不乱,自然就能休养生息。”
“北边的鞑靼,如今强于瓦剌,本雅失里与阿鲁台,正在试图吞并瓦剌,且又不断的在侵扰大明边地。
等安南那里的战事可以确定,我必然是要对鞑靼用兵的。
瓦剌与鞑靼,以及其余诸部,决不能合并,草原必须要保持分裂,决不能让鞑靼或者瓦剌统一草原。
所以你应该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你刚才说的那些,我不管,但你想要去做,必须要有我的允许。
大明决不许出现动荡,大明真正的外敌瓦剌与鞑靼没有被彻底打下去前,大明的任何动荡,都有可能会导致瓦剌或者鞑靼趁虚而入大明。
你既知前元,当知其中的后果。
大明之内,可是有不少人,巴不得他们前元的主子打回来,你心中需谨记!”
朱棣没有去夸朱高炽,也没有去批评什么,但这些话,无疑已经是表明了拒绝,还给了朱高炽拒绝的理由。
以往他做什么事,是不想给朱高炽解释这么多的,但如今的朱高炽,值得他这样解释。
征伐鞑靼,他从去年开始就有想法了,只是奈何如今大明在对安南用兵,且国库又不充裕,他现在只能忍。
但凡国库多一点银子,大明天下稳定,他直接就开启两线作战了。
朱高炽也没有再说什么,他也完全没有想过现在就开始开始什么动作,因为这根本就是实行某一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多种政策一起实行才可以。
而且在做这些之前,他还要先解决其他问题。
总之一步一步来吧,时间且长,何必急于一时。
如今的他,是肯定不会像历史那样早逝了,他有的是时间。
且如今最为紧迫的,还是解决北方的边患,鞑靼的起势,也确实需要遏制了。
“爹,我知道了,这些我也没有想好具体什么方法,所以才让胡广他们一起想想。
集思广益嘛,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到了。”
“呵呵,你倒是会用人,自己想不出来的,丢出来让他们去想。
另外有一件事问问你,后续要对鞑靼用兵,先期需要的物资我准备先运送至顺天,再转送开平。
同时让老三先回应天镇守,同时监督皇城、运河的修建,你以为如何?”
朱高炽看着朱棣双眼注视着自己,当即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他也得慎重,因为这事,实在容易触发朱棣那敏感的神经。
历史上朱高燧就是被朱棣派去顺天府北平镇守的,但如今直接赞成,朱棣会不会以为他也是想要朱高燧离开,以免争他这个位置?觉得他这个当大哥的,心不好?
如今徐妙云还在,朱棣对他们的猜疑,还不像后面那样严重,但帝王本多疑的特征,朱高炽可是很清楚的。
想了一会,朱高炽缓缓开口。
“爹,顺天皇城的建设,以及周边运河的疏通确实重要,这关乎后面迁都,以及迁都后南方的赋税能够运抵北平的关键。
此事的重要性,必须要找心系大明,且能够信任的人去看着才能放心。
最为合适的人,就是我,我愿意去北平,我也是最合适的。
至于娘,到时我带着娘慢慢过去就好,顺道就当带娘散心了。”
“胡闹!你是大明太子,一旦北征,监国的重任还需要你挑起来。
而且你娘身子本来就不好,如今总算有些起色,怎么能长途跋涉。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混蛋玩意,让你出主意,尽给我添堵。
还以为你变了,还是那样怂。
给我滚。”
朱棣是真不想看见朱高炽这人,本来是他事变试试朱高炽的想法,结果给他和稀泥。
那两个原因他不信朱高炽想不到,偏偏还说出来气他。
要是不用给徐妙云调理身子,不用朱高炽监国,他真就直接让朱高炽滚回顺天了。
“那我走了啊。”
朱高炽丝毫不恼,反而笑了,直接退了出去。
等朱高炽离开,朱棣也是瞬间笑了。
“这个老大,比起之前脸更厚了,装糊涂的本事也更强了。
不过今天的事倒是让你糊弄过去了,有些本事。”
脸皮厚,这不是什么不好的,反而是一个优点,作为掌权者,脸皮要是不厚,许多时候反而会受到束缚。
而装糊涂,也是一个必备的本领。
等了一会,纪纲匆匆走了进来。
“禀皇上,锦衣卫并未发现太子知晓云南之事!”
“嗯,下去吧。”
朱棣心中更加的欣慰,只要不是朱高炽提前的布局就好。
云南的事情,他不允许任何人打乱他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