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打招呼的黑驴,原来这就是暖被窝(加更求月票追读)

徐军刚开始听到孙卫东的话还挺感动,心说孙胖子还行,挺懂事儿,知道不跟孩子抢。

结果越听越扯淡。

“行了行了,我给你把供销社搬回来得了呗。你说这么多我哪儿记得住,写个纸条我带着。”

“对了也跟学文他们说一声,有什么要带的也写纸条给我。”

这会儿最高兴的是二坏,养伤憋了好些天了,能去一趟镇上那是天大的喜事。

“冯木匠宋四喜他们正收拾爬犁呢,明天早晨四点半就出门,我先回家跟我妈说一声!”

说完之后,二坏一溜烟的就跑出去了。

徐军都看乐了,回头和孙卫东说了一句,“我去和支书言语一声,别再安排其他人。”

徐军到了支书家里之后,马上就确定二坏这小子的信息是真的灵通,打听的分毫不差。

支书李有才还特意给徐军留了个位置。

要不然一爬犁都是大姑娘小媳妇和小孩儿,路上还是有点儿危险。

有徐军一起去,李有才也放心多了。

徐军这才吃了定心丸。

从大队部出来之后,天还没黑。

徐军没有直接回知青点儿,而是向山上走去。

徐军还有一样东西在山上没处理呢。

之前被徐军砸死的那条大蜈蚣的尸体还留在木桩子缝隙里。

这东西也不知道嘎子吃不吃。

不过就算嘎子能吃,眼下也吃不上了。

自从上次嘎子吞掉了白毛黄皮子的元丹之后,就一直趴在知青点的房梁上,跟冬眠了似的。

徐军估摸着黄皮子的元丹没那么好消化,嘎子怕是得歇一阵子

到了老木桩子附近,徐军看了一眼,发现大蜈蚣的血肉居然已经没了。

只剩下一个空壳。

徐军看得稀奇。

这只大蜈蚣带着火毒,身上的血肉哪怕在冬天也很快就消融掉了。

剩下的外壳是没有毒的,但是也没啥用。

徐军看看再没什么有用的东西,转身回了知青点。

第二天早晨四点钟,徐军早早出门。

这会儿外边天还漆黑,漫天的星斗被干冷的空气冻得直闪,正是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

徐军身上裹着军大衣,脑袋上带着狗皮帽子,手上套了皮手闷子,一出门还是冻得脸生疼。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徐军眉毛眼睫毛胡茬子上已经全是白霜。

到了大队部,徐军发现院子里已经生好了火盆。

宋四喜正在往曹巧凤家那头大叫驴身上套爬犁。

李海燕和曹巧凤已经到了,这会儿也在帮忙往爬犁上搬皮货。

“军哥来了,赶紧烤烤火!”宋四喜在围猎的时候跟徐军混得挺熟,看到徐军过来相当亲热。

别人都在忙活,徐军也闲不住,马上走到李海燕和曹巧凤身边,帮忙搬皮料。

这些皮料显然不止是上次围猎的收获,还有晒甲营这一冬打到的所有的皮子。

皮子都捆扎好,做好了记号。

徐军走过那头黑叫驴的时候,那头一直低着头吃着草料的大叫驴突然抬起了脑袋,嘴里发出一阵阿欧阿欧的驴叫,还把脑袋往徐军身上蹭了蹭。

“不用怕,它这是在感谢你呢。”旁边的曹巧凤赶快给徐军解释了一句。

徐军也能感觉到这头黑叫驴没有恶意,但是徐军也感觉这家伙可不是单纯的感谢自己。

还有可能是感应到了徐军身上金磨盘的气息。

徐军嘿嘿一笑,伸手在黑驴脑袋上抹拭了几下。

“咋样,这家伙后边没再半夜偷摸跑出去了吧?”徐军问了一句。

曹巧凤点了点头,“打你来过之后就没了,现在干活又贼有劲了。”

一会儿功夫,几个人已经把东西都装好。

除了皮料,爬犁上还垫了厚厚的干草和被褥。

零下二三十度赶路,硬挺是挺不住的,必须得有铺盖。

这时候李海燕抱了一个藤壳的大暖壶过来,“我带了开水,半道上冻得受不了还能缓和一下。”

就在这个时候,二坏也蹦蹦跶跶的从院门口进来了,后边还跟着葛长柱。

葛长柱脸上的神色多少有点儿不好意思,“这小王八羔子非得闹腾着要去镇上,给你们几个添麻烦了。”

“徐军,二坏要是不听话,你就放开手揍,别怕打坏了。”

徐军一听马上笑着回答,“放心吧,二坏皮是皮了点儿,我说话还是听的,对吧二坏?”

二坏的脑袋跟小鸡吃米一样,拼命的点。

等到葛长柱一走,二坏欢呼一声,呲溜就钻到了爬犁的被子里。

很快宋四喜挥动着鞭子,赶着大叫驴开始往院外走。

徐军李海燕和曹巧凤都在后边推着爬犁。

昨晚又下了一层新雪,爬犁起步有点儿吃劲儿,几个人推一把,等爬犁动起来就省劲儿了。

等到爬犁一动,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跳上爬犁,出发了。

刚刚出晒甲营村口,徐军就感觉到有点儿尴尬。

二坏坐在皮料上,裹着军大衣好奇的四处看。

徐军和曹巧凤李海燕三个坐在爬犁上,盖着同一床被子。

那感觉,跟睡一个炕上甚至一个被窝差不多。

李海燕到底年轻,还不太懂事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坐在徐军旁边的曹巧凤可是经过人事的,没过一会儿也感觉到有些别扭,被子下面扭来扭去的,显得有些不自在。

脸上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羞的,红扑扑的。

徐军很快就感受到身边的女人身上传来的热量,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敢情暖被窝暖被窝,说的是这个意思……”

爬犁的速度越来越快,宋四喜挥动鞭子的声音清脆响亮,大黑驴打着响鼻喷着白气,空气又干又冷,被窝里却越来越暖。

徐军顿时觉得,这趟真的是去对了,跟做梦一样。

刚刚出村的时候一切顺利。

等到天边蒙蒙亮,爬犁的速度慢了下来,开始爬山。

从晒甲营到镇上,要翻几道山梁,大都是不高的缓坡。

大黑驴拉过去都不带费劲儿的。

不过有一道山梁有点儿陡峭。

不光陡,路还不好走。

一侧是一条深沟,沟底下是从老窝铺那边流下来的河水。

河岸还有不少石头。

这里的路只有两米多宽,平时走着还算稳当,但是到了大雪封山之后,这条路就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