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架的时候了咕!
虽然心态足够咸鱼了,但是还是有一丢丢的激动。
首先,在这里感谢编辑培根的支持与鼓励,其在这本书上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接下来,就是关于这本书的相关事项。
关于本书的一些相关事项。
Q:关于笔名与文风相关。
A:当初我想要学“文抄公”一样,取一个能够体现我‘作者特性’的“缝合怪”,但是该名字已经被注册了,就只能用现在这个笔名了。
Q:作品分类相关。
A:因为不太了解,对本书定位不清晰,所以这本应该投在“轻小说”分类的书籍跑到“奇幻”;我跟编辑培根聊过,之后把分类迁移到“轻小说”分类。
(上架一个月后才能改分类,我这本书的故事发展和文风好像就应该在轻小说,因为有很多游戏、二次元或者其他东西了。
虽然我一开始觉得网文这东西天马行空,可以像无限流一样自由自在的塞设定,以历史上神罗和辅以大量D&D设定,架空出一个基底,构建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但是很多人好像都会说你这写法不够奇幻,太中二,太缝合之类的。)
Q:关于书中的简单逻辑,货币体系,以及彩蛋梗。
A:有部分读者提到了金属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溶币套利,劣币驱逐良币等。
这些我其实有在前面标一个梗*1,我通读过《国富论》,当然知道金属货币的优劣,亚当·斯密在卷一第五章就提到了金属货币的一系列问题:
“金属货币在长期使用中会磨损或被削边,而政府若不及时调整币值,就会出现‘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类似后来的格雷欣法则)。”
他警告说,人们会将较新的、未磨损的硬币拿去熔化或出口,以获取金属套利利润。
这是金属货币不可避免的问题,亚当在书中则是用铸币税来试图规避套利行为。
而我在书中玩的梗*1,也就是银爵的“大重铸运动”,就是历史上牛顿在英国发起的“大重铸运动”。
货币体现是无法完美的,现实中的货币体现都无法完美,现实中的货币体系都不知道崩坏和重构了多少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坏就是经典例子。
除了梗*1,还有其他人没有发现的梗,比如章二的泰勒的名字,这就是现实泛灵论的提起者。
还有查令十字街84号,这是一个文学梗,罗琳在创造哈利波特的时候估计也是玩过类似的——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书,收录了一位可爱的女士与图书馆往来书信内容。
还有录取通知书哪些人名,哪些人名大部分都是神秘学家的名字。
Q:关于书中的简单逻辑,能力。
A:有人会提什么重力啊,加速度啊。我当然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等等。
如果想,我还能够跟你聊空气动力学,包括各种激波,正激波,斜激波……
问题是,我设定的主角特性,这玩意是属于类似于原力的东西。
我在看《星战》、《沙丘》、《永恒的终结》等作品的时候,就深刻的明白了一些发散性的胡思乱想还不如自己去知网上找几篇论文看了,要想看这些,知网上论文多的是。
而且本来系统性的神秘学都足够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再加一些细致化,与叙述基调对冲的真实体系,我自己都驾驭不来,读者更是蚌埠住。
前文第二章是修改过了,前文第二章第三章原本是介绍帝国的火车系统,以及神罗已经区分时区,通过类似电报的东西校准统一时区时间,设定帝国标准时和地点调度时。
那种论文般的叙述更是让其他人昏昏欲睡,所以最后还是直接修改了,全部删了重写。
这已经是尽量收着写了咕(哭)
Q:关于设定。
本书的设定大部分都是D&D设定,还有一部分卡巴拉体现、诺斯替主义。
其中七个精微体来自卡巴拉,接着套用诺斯替的七个先验图式。
注1:这里的《濒死的地球》,正是D&D中比较著名的施法体系来源,万西安系统——施法即忘(原型设定出处,博德之门三的法术位系统)
性相本质是沿着这套系统修改,这套设定其实给定制化游戏小说说不定更好。
卡巴拉体系:
诺斯替主义:
除了这些,就是大量的D&D设定文集:
上面大部分都是设定文集,三宝书我没有拍进去,因为不够用了。
而这些D&D文集都是动则几百页打底,有具体的各种设定,比如施法流派:
光是这些就足足有十多页,超万字的文本量,每本设定集最少都是十来万打底。
我喜欢这些空想奇幻故事设定,并且希望在此基础上创造,这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只不过前期还是不太成熟。
这其中还添加罗马/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圣经等一些典故神话内容。
对于一些已经大量接触过优秀一手二创的人来说,这本作品对于他们来说跟百纳衣一样,他们觉得熟悉,但是又觉得似是而非。
说这么多,主要还是分享一些这本书真正的成份,并且希望大家了解基底。
这本书如果要写,注定是细水流长;对于作者来说,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