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究竟在哪里?

寻找长江源头,可费了好一番周折。

直到清朝前期,大家才确定,长江上游的主干道是金沙江。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的《皇舆全览图》中,记录了通天河上游的大致情形。这是中国第一幅采用近代测量技术的地图,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完成。

两年以后,皇帝派出专使前往青藏高原,想搞明白继续沿江上溯会看到什么。可惜那里的气候和交通条件实在太恶劣,专使没办法寻根究底,面对密密麻麻的细流,只得出了“江源如帚,分散甚阔”的含糊结论。

1976年和1978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在叫长江水利委员会)先后两次派出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考察和研究。

他们发现,长江源头有5条比较大的河流:楚玛尔河、沱沱河、当曲、布曲、尕(gǎ)尔曲。尕尔曲是布曲的支流,布曲又是当曲的支流。当曲和沱沱河在青海囊极巴陇“相会”,往下才是通天河。

当曲

通天河

长江不止原来以为的5800千米,所以它只排在尼罗河和亚马孙河的后面,取代了全长约6020千米的密西西比河,变成季军。

1987年终于正式确认,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也叫西源),当曲是南源,楚玛尔河是北源。

不过,沱沱河的桂冠未必能戴稳!

近些年,再次考察长江源头三大水系以后,有人指出,正源应该是当曲——经过更加精密的测量,发现它略长于沱沱河,流量和流域面积也都更大。

然而,这桩“公案”目前还没有定论。它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意味着我们靠勇气、坚韧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对自然的理解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