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一本通:格式·要领·技巧·范例
- 博蓄诚品编著
- 2096字
- 2025-04-16 14:45:39
第二节 公文写作的要求与流程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起草与修改,是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在起草公文时,撰写人需要按照公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及流程来写作。为了让初学者更快了解公文写作,下面将对其写作要求及写作流程进行介绍。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公文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被动写作,遵守性强;
● 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 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 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 紧迫之作,时限性强;
● 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经验之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含5点:① 保证公文内容在政策上的正确性;② 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③ 在文字表述上需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④ 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和程序;⑤ 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一篇公文的形成需要经过七个步骤,分别是了解写作目的、提炼写作主题、构思写作框架、收集资料内容、起草公文内容、修改完善公文以及校对印刷公文。
(1)了解写作目的
在撰写公文前,需要事先和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这篇公文的写作目的。例如:是要告知大众某件事情,还是报告某一项工作,或是向上级请示某一问题,等等。
(2)提炼写作主题
了解了写作目的、思想方针政策后,就需要理清内容的来龙去脉、主次关系,提炼出核心主题。一篇公文只能有一个主题。在提炼过程中,有时可能会提炼出多个主题,这时就需要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准确,就着手从哪一个角度去写。该重要表达的,就绝不吝啬;该三言两语带过的,绝不多讲一句。
(3)构思写作框架
公文的结构比较严谨,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都需要事先构思好,列出写作框架。然后按照这个框架进行构思,整理素材。把相同类或相近的材料先糅合在一起,再进行修改。框架构建起来后,就知道如何查漏补缺。
(4)收集资料内容
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铺叙,也就是占有资料的问题。资料占有丰富与否、资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文章的质量。收集资料是写好公文的基础,也是基本功。因此,在想好主题、文章框架后,就要花精力去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充分占有资料,公文才能翔实准确,发挥交流沟通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误导,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
(5)起草公文内容
有了主题、框架、资料,就可以着手写作公文了。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始终紧扣主题,不能跑题。要注意层次,一层一层讲清意思。语言要精练、通俗、朴素。公文是给大众看的,语言越通俗、越直白、越朴素越好。部分公文是要向群众告知事项、宣传道理,所以要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才行。
(6)修改完善公文
公文初稿完成后,需要按照“准确、简洁、生动”的标准对其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公文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起草的,要请领导审阅,有的还要广泛征求意见。文章不怕改,越改只会越好。所以公文修改是公文起草不可缺少的一步。
(7)校对印刷公文
公文起草人是公文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最后一道关口,所以对公文从起草到修改到校对印刷要全程负责。认真校对,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补苴罅漏,做到一字一符不错。印刷前,还要校对公文标题、发文字号、发文对象、保密等级、印刷数量是否有误,切不可疏忽大意。
三、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语言表达是起草人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体现。所以,公文在用语、选词方面是有一定的要求和使用规范的。
(1)准确
① 辨析词义。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在写作公文时,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② 讲究语法逻辑。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语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 句子成分要完整。主语、谓语、宾语是一个句子的主干,少了其中一个,整个句子就有可能产生歧义。
● 词语之间搭配得当。两个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不通顺。
● 句子还需讲究逻辑性。有句子出现种属概念并列或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例如“把所有产品都基本纳入了计划”这句话中“所有”和“基本”是自相矛盾的两个词。“所有”表示全部,而“基本”表示非全部。两个词二选一才可,不能同时使用。
(2)精练
① 用语要精确。公文写作中之所以有用语繁多,但意思总是表达不明白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增加语句去弥补。结果反而是“言愈多,理愈乱”。
② 使用短句。句子越长,句子组成的成分就越多,看似句子读起来别有风味,但读者却需要反复地去揣摩语义,从而制造了阅读障碍。短句的优势就是用较少的字就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读者好读,也容易理解。
③ 适当用文言文词语。文言文词语通常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精练,如“业经”“悉”“兹”“兹有”“特”“拟”“者”“为荷”“于”“为”“依”“逾”“其”“亦”“以”“尚”“之”“该”“予”“此”“凡”等。公文中适当使用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有利于增强公文的庄重性。
(3)质朴
大方、庄重、朴实,是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在挑选词语时,用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的词语,避免语言艰深、晦涩、冷僻。此外,夸张、比喻、拟人等艺术性很强的修辞手法也是公文禁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