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科学是怎样炼成的

胡同口弥漫着一股子刚出炉的豆汁儿味儿,混着油条的焦香,还有几声自行车铃铛的脆响,交织成一曲老京城清晨的交响乐。曹卫国吸了吸鼻子,这味儿,地道!他紧了紧身上的粗布棉袄,呵出一口白气,这六零年的冬天,可真够劲儿。

他推着一辆二八大杠,车把上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的,可不是什么白菜萝卜,而是能让整个钢铁行业抖三抖的宝贝——几份从未来“淘”来的技术资料。

“卫国,又去上班啊?”

“哟,这不是曹家大小伙子嘛,今儿个又提的啥好东西?”

街坊邻居们热情地打着招呼,曹卫国一一笑着回应,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这些技术资料,他可不敢直接交给厂里。这年头,人多嘴杂,万一走漏了风声,他这小身板可扛不住。思来想去,他决定直接把资料交给科学部。

“科学部……那帮子老学究,应该识货吧?”曹卫国心里嘀咕着,脚下却不慢,朝着科学部的方向骑去。

科学部坐落在城郊一片僻静的院落里,门口挂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透着一股子严肃和神秘。曹卫国停好车,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大门。

接待他的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小年轻,姓王,叫王小明,是科学部的技术员。王小明上下打量了曹卫国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怀疑。

“同志,你有什么事?”王小明的声音有点干巴巴的。

“同志,你好,我是轧钢厂供销社的曹卫国,我这里有些……嗯,有些资料,想请你们看看。”曹卫国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

王小明接过曹卫国递过来的帆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厚厚的纸张,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他随意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

“这都什么玩意儿?高炉炉顶布料?喷煤?还顶燃式热风炉?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王小明的语气里充满了质疑,甚至带上了一丝嘲讽,“同志,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科学部!可不是让你来开玩笑的地方!”

曹卫国心里暗自苦笑,就知道会是这样。这年头,别说这些超前的技术了,就是稍微有点新想法,都得被扣上“异想天开”的帽子。

“王同志,我知道这些东西看起来……嗯,有点超前,但请你相信我,这些资料都是真的,而且非常重要。我希望你能找个懂行的人来看看。”曹卫国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知道,现在急不得。

王小明哼了一声,显然不相信曹卫国的话:“行,你等着。”说着,他拿着资料走进了里屋。

曹卫国站在原地,心里七上八下。他倒不是担心资料的真假,而是担心科学部的人不识货,或者干脆把他当成疯子给轰出去。

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王小明才从里屋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表情。他身后跟着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

“这是我们科学部的技术主任,李建国同志。”王小明介绍道。

李建国走到曹卫国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

“小同志,这些资料是你带来的?”李建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是的,李主任。”曹卫国点点头。

李建国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拿起资料,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起来。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脸上表情变幻莫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曹卫国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李建国放下了手中的资料,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曹卫国。

“小同志,这些资料……你从哪里得到的?”李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曹卫国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没有直接回答李建国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李主任,您觉得这些资料……怎么样?”

李建国没有回答,而是转头对王小明说:“小王,立刻通知所有技术人员,到会议室开会!”

王小明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跑了出去。

李建国再次看向曹卫国,语气变得严肃而郑重:“小同志,这些资料……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它们……它们可能会改变我们整个国家的钢铁工业!”

曹卫国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不一会儿,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都是科学部的技术骨干。李建国站在台上,手里拿着曹卫国带来的资料,声音激昂:“同志们,今天,我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可能会让我们国家钢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礼物!”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继续说道:“这些资料,详细地介绍了高炉炉顶布料技术、高炉喷煤技术、顶燃式热风炉技术、铁水预处理技术、转炉炼钢技术、连铸技术……这些技术,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李建国的话震惊了。

“李主任,这……这怎么可能?这些技术,我们连听都没听说过!”

“是啊,这些资料……不会是假的吧?”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质疑声此起彼伏,李建国却显得异常冷静。他举起手中的资料,大声说道:“同志们,我知道你们的疑虑,但是,请你们相信我,这些资料是真的!我已经仔细研究过了,这些技术的设计理念、工艺流程、设备参数……都非常先进,非常合理,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他指着其中一份资料,激动地说道:“就拿这个高炉炉顶布料技术来说,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布料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降低焦比,提高产量!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钢铁!”

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李建国的话吸引住了。他们开始认真地翻阅手中的资料,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

“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太不可思议了!这些技术,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技术,我们的钢铁工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赞叹声、惊呼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李建国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说:“曹同志,你带来的这些资料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请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我马上向上面汇报。”

说完,他拿着信封,急匆匆地走进了办公室。

曹卫国在接待室里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李建国才再次出现。

“曹同志,经过我们初步的验证,你提供的这些技术资料,确实非常先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们决定,对你进行奖励!”李建国激动地说。

“奖励?”曹卫国有些意外。

“是的,国家技术部决定,奖励你十万元人民币!”李建国宣布道。

“十万?!”曹卫国是真的震惊了。

在这个年代,十万元可是一笔巨款!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十万元,足够买一套房子,甚至更多!

“曹同志,这是你应得的。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建国握着曹卫国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希望,你能够继续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的。”曹卫国郑重地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