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张柬之傻眼:我还没兵谏,她就同意传位了?

大周。

乘着凤凰的武则天兴奋地俯瞰天下,万里河山。

“原来,天上仙人看地上人间是这样的视角,人如蝼蚁,纵然是高山大湖,也不过拳头大小。”

就是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凤凰此行要去哪。

武则天看着脚下的凤凰,在洛阳盘旋了片刻,就朝着利州飞去。

“这是,朕出生的地方。”

凤凰于飞,飞过洛阳,然后经过巴蜀,最后抵达利州。

于利州之上,凤凰再次盘旋,随后直奔长安。

这一路上,武则天头有些懵。

她乘坐在凤凰背上,宛如透明人一般,俯瞰着各地乡土。

她看到曾经幼时的儿伴,此时已是垂垂老矣,沐浴在阳光之下。

她看着不远处的女儿们,笑了起来,再看到不远处的孙儿孙女,显得更加灿烂了。

看着村头走不动路的老汉们,聚在一起,吹屁着自己,也在不经意间吹屁着自己的儿子。

看着父母过世,亲戚上门,恶狠狠夺走他们留给儿女的遗产,甚至连牌位钱都不舍得留。

看着……

武则天明白了凤凰这一路为什么要带她经过这些地方。

她也明白后面该怎么做。

……

明堂之前。

武承嗣作为丞相,百官之首,自然是站在众臣之前。

说实话,他比谁都希望他的姑母就这么殒命在外。

他之前给姑母隐晦提过,要武则天立他为太子。

纵然是不立他,也务必要立武家的人为太子。

毕竟武家篡位夺政,武则天在的时候,还能压制住朝堂,可万一哪天她龙驭宾天,整个武家都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武承嗣明白,他能想到这个问题,武则天自然也能想到。

可不管他如何劝说,他这位姑母每次都是搪塞了事。

甚至根据他在宫里的眼线汇报,武则天秘密找过狄仁杰,商议过太子人选。

他在那一刻,就瞬间明了,他姑母不会把太子之位给武家。

所以,在那一刻,他武家就和武则天离心离德。

纵然武承嗣是武则天亲侄子,亲情深厚,但在家族面前,他也只能是忍痛割爱!

她武则天能来一场神龙政变,他武家也未尝不可再来一次!

在家族利益,个人安慰面前,一切损失都是值得的!

就在武承嗣脑中思绪万千时。

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将他叫回了神。

“是陛下,陛下回来了!”

随着一阵风声呼啸,一道血红色的身影疾驰而来。

眨眼之间,就从目光的尽头,来到了明堂之前。

凤凰底下身子,伸出翅膀,让武则天平稳下来。

然而不等凤凰翅膀完全落下,武则天就一个帅气下马的动作,从凤凰身上一跃而下。

说实话,在这一刻,武承嗣都想好武则天的身后事了。

但随着武则天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表示无事发生。

武承嗣内心失望地叹了口气。

“陛下,陛下,你……”

武则天看着一脸见鬼的大臣,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但看到自己侄子和儿子眼中不可思议的目光时。

她感觉应该不是大臣见鬼了,可能她自己是鬼了!

就在这时,殿内的宫女迅速拿过来一面铜镜,放到武则天身前。

当看清铜镜内的影像,她整个都呆住了。

双手颤抖,划过脸颊。

原本沟痕遍布的脸,此时已是容貌焕发。

那分明是自己年轻时,那张如花似玉般的面庞。

此时的武则天,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刚才的动作和心气,都不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该有的!

她静静地感受着年轻的身体。

原本死气沉沉的躯体,此时已经变得更快,混乱缓慢的思绪,此时也变得耳聪目明。

简直是神迹!

这时,凤凰于飞,临行之前开口人言:

“赐尔重生,切莫做错。”

说完,凤凰就直接消失在云雾之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武则天高作在皇位上,下方的群臣皆是恭敬行礼。

她平静地扫视下方,唯独在看到武承嗣时,内心叹了口气。

对于武承嗣的担忧,和他最近的离心离德,她都明白。

可她不能那么做。

还社稷江山于李家,她武家还有一线生机。

可若是真立武家的人为太子,那她武家定然是无人生还。

这个道理,她明白,武家人明白,天下人都明白。

可大家的位置,都不允许各自退让,不争?

不争只能死得更快!

唯一能勉强压制住这一切的,就是武则天。

可她那时已经太老了,没有时间让她去做完这一切了。

所以,她只能是逃避,只能向天祈祷,只希望能保住武家火种。

可现在,她有时间,也有精力来面对这一切了!

“丞相。”

“臣在。”

“委屈你了。”

一句委屈你了,武承嗣瞬间内心一揪,神色也变得复杂。

这句话,他听明白了。

果然。

下一刻,武则天直接点名:

“张柬之。”

“臣在。”

看着下方的大块头,武则天没好气地冷哼一声:

“朕还没有糊涂到拿不动刀的时候,真当朕不知道你的小动作吗?”

张柬之也听明白了,所以非常光棍,直接跪在地上,朗声道:

“臣,万死!”

“哼,狄仁杰。”

“臣在。”

看着下方自己的心腹爱将,武则天语气终于温和了起来:

“拟朕旨意,从今日起,你负责礼部,着太子册封典礼一事。”

狄仁杰拱手,恭敬道:

“臣领旨,但不知,陛下所说的太子,是何人。”

这一刻,大殿之内的群臣都竖起耳朵,倾听这历史性的一刻。

“英王,李显。”

武则天的声音响亮,响彻在整个大殿之中。

就在武承嗣恍惚之际,他突然听到有人叫他:

“承嗣,承嗣……”

回过神来,他发现赫然是武则天在喊他。

当即,他就要跪在地上请罪。

可他还没跪下去,就被武则天挥手打断:

“承嗣,你作为我大周丞相,可愿替朕拟一道旨意。”

“正好文武百官都在,大家都做一个见证。”

武承嗣缄默,随后跪在地上,三叩首后,方才声音颤抖道:

“臣,武承嗣,大周丞相,愿替君上分忧。”

他明白。

这一道旨意,是姑母在为他武家一族,谋后路。

哪怕是一条不是后路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