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正法旁门

“善!”一个和煦笑声从门外传来,正是太上老君的声音。

李长生赶忙推开了大门,见到一麻衣大耳的老者站在门口。

“师父,你怎么来了。”李长生说道:“讲道结束了?”

“是的!”老君笑吟吟说道。

他带着慈爱的眼神看了看青牛小童,以及李长生,笑道:“牛儿,你脾性倔犟,今日会低下头来询问,有大长进了。”

青牛小童听到老爷夸奖,兴奋地尾巴甩来甩去,耳朵呼扇呼扇。

“还有你,长生。没想到,你这么快便是将先天一炁引入安身立命之家。一般有天赋的修真,也要三年五载,如今你数月便是领悟到了,着实天赋可嘉。”

李长生说道:“这仰仗师父的传道授业解惑,使我豁然贯通。外加一些机缘侥幸。如果不是这次经历,对于人心有了些感悟,徒儿恐怕还要难上许久呢。”

这一番高情商言辞,说得老君很是舒服,乐得眉开眼笑。

有天赋,又不卖弄。而且如此这般谦虚。让老君更是十分欢喜。

“走吧,此间不是说话之地,咱们回八景之舆。”

八景之舆中,

李长生一落座,便是询问老君,说道:“师父,您不用法相,使用这麻衣老者外貌,是否是契合演化之道。”

“是。”太上老君点了点头,堪破玄机说道:“我等神圣游历人间,就是为了契合演化之道。比如,西天观世音菩萨也通晓此道。

鱼篮观音,白衣观音,千手观音……所演化之身,何止万千。拥有莫大法力。

这观世音菩萨,已是菩萨果位第一人。有些佛陀果位也不如她。”

“师父,你的化身也是许多吧。”李长生笑着问道。

老君笑而不语。以李长生前世的了解,太上道祖,从三皇五帝开始便有化身,累世绵延,比起观世音菩萨,那可又多了不少。

说起西游之起,源于如来至尊的南无释迦摩尼佛的一次讲经。如来佛祖为西天诸佛之首。

书中却言,这南无释迦摩尼佛是西天排名第三。排在南无燃灯上古佛,以及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之后。

燃灯古佛唯一的一次出现,便是与太上老君讲道,令偌大一座兜率宫,如无人之境,令孙悟空盗金丹,若探囊取物。

整个西行之中,出手帮助一行五人最多的,并非是南无释迦摩尼佛的两位胁侍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所谓胁侍菩萨,即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

反而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观世音菩萨。

在西行路上败坏灵山清誉的,偏偏是弥勒佛的司罄小童。弥勒佛是为未来佛,将来会继承如来佛祖的位置。

神佛对弈,幽邃不可测。这就像是一座冰山,表面已经是棱角森然,其下更是冰锋交错。

这西游一行,只短短十几年,便是将唐三藏这位如来佛祖的前世弟子,从凡人提拔成为了旃檀功德佛,将一位亲身贬下的囚徒,升格成了斗战胜佛。

“以后若是能参与西游之中,以我对西游之了解,应能火中取栗,获得巨大收获。”李长生心中怦怦然。

心中如此想,但是更知道,想要捞取好处,先要练出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否则都是妄言。

在西游开始之前,最好能获得一个天庭的官位。不用正身,用个化身也是好的。

……

老君笑道:“徒儿,你今日正法已入道,先天一炁如安身立命之家后,寿元可有三百载。寿元三百载,算不上大长生,可称小长生了。

神仙二字你只是堪堪摸到了门槛,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徒儿明白。”李长生点了点头。

“现在可学些护身降魔之法,可愿学?”

“类似于腾云驾雾,瞬息十万八千里。”李长生跃跃欲试。

“你看,你又急。”老君哑然失笑道:“那等神通,须得你先天一炁开启心下绛宫金阙,方能行哩。”

如今石猿刚刚进入水帘洞中,化为外王,距离进入更远的中丹田,还有些时日呢。

他的先天一炁虽然可以巡边周身,可是寻找进入中丹田的入口,如同孙悟空在四大部洲中寻找斜月三星洞一般艰难漫长。

不过李长生却也不急,修行之路,需要盈科而进,知道目标在那里,一步一步往前行即可。

“不知师父传我何种护身降魔之法,难道是那三百六十旁门?”李长生询问道。

老君笑道:“你那在藏书阁中也看了不少书啊。”

“都是些杂书。”

“杂书也是好的,旁门左道,哪怕是邪门外道的书也可看。”

“邪门外道的书也可看?”李长生看了看老君,颇觉意外。

“想要降妖除魔,扫清邪门外道,你要比他们还要了解他们方可。只存着一心,不可生效法心。”老君淡淡解释道。

“弟子明白了,只看那正法书,就像是一个书生整日里在书斋中寻章摘句,而没有在事上练。看书学法,有了基础后,也可包容并蓄,寻觅出自己一条道。”

“然也,我考考你书读的如何,何为术字门?”

李长生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何为流字门?”

“流字门中,三教九流,或念经,或念佛,或持咒,朝真降圣之类。”

“何为静字门?”

“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入定坐关之类。”

“何为动字门?”

“采阴补阳,用方炮制,饵食服气之类。”

“何为幻字门?”

“化形匿影,迷魂摄魄,或施幻术以颠倒虚实之类。”

……

“你对这三百六十门,看法如何。”老君抚须笑道。

李长生沉吟片刻后,说道:“相较于长生久视,都如镜花水月一般。但也并非无用。术到用时方恨少。”

《西游释厄传》中所言,孙悟空看似对三百六十旁门无用。但是当日被关在八卦炉中,却是也知趋吉避凶,踩在了巽宫位,有风无火,方才躲过一劫,也是有所了解。

“但你可知术法根据,吉凶祸福,也是有高低之分。高者正法,次者旁门,下者左道,下下者邪门外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