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别人练武,我修仙?

许青看着手中的布帛脸上写满了震惊,他前世作为一个中医学生,自然听说过黄帝内经的大名。

黄帝内经,上古三大奇书,传闻是上古轩辕黄帝所写,因以为名,其被称之为医家之宗。

因为其所记载内容广泛,后世普遍认为黄帝内经并非是一人所著,而是后人不断积累而成的一部医学巨著。

看着手中的这个布帛,许青咽了咽口水,转而看向了其他的竹片。

随手拿起来一片,再度擦拭两侧,在看到有相同的缝隙之后,许青再度用小刀将其打开,不出意外里面果然有相同的布帛。

布帛上写满了歪歪扭扭的蝇头小字,许青见状拿起其他的竹片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将竹片全部打开后,许青从中取出了一条条写满蝇头小字的布帛。

将其按照竹片的顺序摆好之后,三十二条布帛也完整的拼凑到了一起。

“郑公乙六年,与友人访山川,恰逢其会,山中得上古黄帝内经数篇,传闻黄帝内经乃为上古轩辕黄帝而著,与友人欣喜若狂,返友人隐居之所,共同参悟,后得其中三篇为黄帝内经练气本篇,其余乃后人增补注释所做。

与友人共观,各有感悟。因吾为医家之人,而友人为道家黄老,各得不同,辩论数月,终共写一篇心法。

此法囊括我医家与道家精华,以黄帝心经残片为基,杂糅两家心法...........名曰《长青功》。”许青轻声读着布帛之上写的内容。

“后入宫为郑公诊病,恰逢友人出世,招收弟子而传贵虚之学,随将心法赠与郑公。”

“郑公知此功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效,欣然收下。遂出资,助友人传学。”

“郑公乙,也就是郑康公,郑国的末代君主,被韩哀侯所灭。郑公乙六年的医家之人,能够进入王宫为郑公诊病。隐居郑国四十年的黄老之人,传的是道家贵需学说。”

许青面露思索,脸色逐渐变得震惊起来。

能够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医家和道家之人,似乎只有那两个传说中的人物。

一个是医家学派的创始人,扁鹊-秦越人,一个道家诸子之一,御风而行的列子-御寇。

“这....这.....”许青意识到自己得到的这个二品机缘似乎很是了不得啊。

医家创始人扁鹊与道家诸子列子共同所编著,以上古黄帝内经为基础,杂糅医道两家心法的大成心法。

能够延年益寿,这怎么听起来不像是武学心法,有点像是修仙的感觉?

自从得知这是秦时明月的世界之后,许青就一直想练武,因为这个世界不正常啊。

说是中武,但还夹杂着点玄幻。要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没有一身好武艺是不行的。

只不过高端的武学,都在百家之中,百家不会轻易传给外人,至于新郑城中那些不入流小门派的招式,许青不乐意学。

原本许青还想着日后想办法搞一门不错的武学心法练着,却没想到今天竟然拿到了这样一本顶级的武学心法。

就在许青久久不能回神之际,突然想起自己进入藏书楼的时间快到了。

来不及多想,许青将地上布帛按照顺序收起来,又将散开的竹简拼凑在一起。

用布条将其捆绑起来装入药箱之中,便匆忙朝着二楼而去。

在二楼,还有着一道四品机缘等着他呢。

............

匆忙来到二楼之后,许青直奔医家经典所在的架子。

二楼所收藏的藏书大多都是百家经典,因为都是韩王室安排人重新抄录的,所以每个竹简上面都挂着对应的名字,这倒是方便许青挑选了。

看着一卷卷竹简的名字,许青最终停在了一卷《难经》前。

《难经》是扁鹊所留下的医家经典之一,全名叫做《黄帝八十一难》,自己在三楼得到的二品机缘跟扁鹊和列子有关,于是许青便直接将竹简从架子上取下来。

哪怕自己想要的四品机缘不在这卷难经之中,学习难经也能提高自己的医术,甚至还能帮助自己参悟长青功。

将《难经》装入药箱之后,许青便转身走下了二楼。

回到一楼之后,许青便看到渠服还在忙着抄录手中的竹简,对方听到脚步声便抬头看向了许青。

“如何?可有所得?”渠服问道。

“略有小得,我在二楼和三楼各取了一卷书籍。”许青说道。

“既然如此,你且将所拿走的竹简名字写下,日后后人清查竹简数量,也能知晓去向。”渠服将一卷竹简和一根毛笔放到桌案之上。

许青按照渠服所说,将两卷竹简的名字写下。

渠服看着竹简上的两个名字,点了点头直接下了逐客令

“既然你已经找到了所需之物,便离去吧,马上就要到了闭宫的时间了。”

“多谢老博士。”

许青行礼之后便径直离开了藏书楼,朝着太医院而去。

一路上许青低头走路,一只手按在药箱之上,生怕别人跟自己将藏在其中的《长青功》抢走,根本没有注意到路上遇到的宫女内侍对自己的指指点点。

不多时许青便回到了太医院,而先前离去的韩内侍和诸多医官也都在太医院之中。

见到许青回来,韩内侍和诸多医官都露出了笑容,纷纷上前迎接这位治好胡美人的大功臣。

“许太医回来了,可是让咱家好等。”

“小许可是我们太医院的大功臣啊,快来快来。”

“我就知道小许不会辱没门楣,定然能够治好胡美人的病。”

许青看着夸赞自己的众人,面色如常,都是一群老狐狸,可不是当初让自己去背黑锅送死的时候了。

“有劳韩内侍和诸位前辈们久等了。”许青微微行礼

“当不得诸位如此称赞,只不过是仰仗大王洪福,取巧治好了美人。”

“哈哈哈,小许谦虚了,现在韩王宫内谁不知道,小许太医有妙手回春之能,能够沟通鬼神,让我等束手无策之病症,只用讲故事的方式就治好了胡美人。”

太医令王太医笑呵呵的拍了拍许青的肩膀。

许青听着这略带阴阳怪气的话语,心中不由得对王太医提高了警惕。

自己这次出风头出大了,本应该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反倒是衬托着太医院其他的医官无能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治好胡美人前后不过一个时辰,这消息就已经传开了,甚至还传的如此离谱。

他要是真能沟通鬼神,还用得着当这个破医官?早就去楚国了。

在楚国找个城池装神弄鬼,跟当地权贵合作,巧立名目,搜刮百姓,三七分成,也足够这辈子滋润度过了。

你说怎么才七成?那七成是人家的!

“王太医言重了,不过是外界以讹传讹罢了。”

“下官如何,您和诸位前辈难道还不清楚吗?还是多亏了诸位前辈们所提供的诊断记录和药方,才能让我如此快速治好美人。”许青谦虚的说道。

看到许青并没有因为治好胡美人而得意忘形,王太医和其他医官们心中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许青记恨先前让他去背锅的事情,从而今后报复他们。

他们是知道许青之前学过儒学的,儒家讲的可不是什么以德报怨,而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遇诸市朝,不返兵而斗”......

意思是当街遇到仇人,不要返回家拿兵器,直接跟他干,以免错过这个机会。

现在的许青已经抱上了胡美人的大腿,甚至在韩王安那边都留下了名字,今后定然是他们太医院中的新贵。

但凡许青要报复他们,只要小小的在胡美人身边说几句牢骚,他们就完了。

不过在王太医的试探下,许青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他们心中也稍微放心,一个个纷纷称赞起许青来。

“诸位,大王的诏书还没有宣布。”韩内侍打断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