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异世界

诸君且看那北冥海眼,十万八千丈深处沉着一块“武神碑”。此碑非金非玉,乃太古神魔混战时,十二位破碎虚空强者精血凝成。碑文三千六百字,字字如斧凿刀刻,写尽“力破万法”四字真谛。某曾见东海狂刀拓跋野观碑三日,周身毛孔渗出血色刀罡,竟将百里海域劈成“生死棋局”状,这便是此界铁律——悟性高者,天地万物皆可化武道典籍。

此方世界修士分九品,每品又划三境。实力至九品者,一击便有分海裂山之威能,脚踏虚空,神游太虚,是每一位武道修行者追逐的目标。

最妙的是那“血斗金榜”,每月十五现于苍穹。排名末位者浑身精血自动离体,凝为血精丹供榜首吞服。三百年前南疆尸王宗老祖,便是靠连吞九百颗血丹,硬生生把《九幽冥尸诀》推至前无古人之境。

东土第一势力“凌霄剑冢”,山门竟是插着十万柄古剑的尸山。新晋弟子需在剑煞侵蚀下存活百日,肉身腐坏者,魂魄会被拘入剑身成为“剑奴”。某潜入其藏经阁时,发现《太上忘情剑谱》每页皆用人皮硝制,墨迹里掺着剑修心头血。

西域“大罗天宫”更是诡谲,其镇派绝学《梵圣真魔功》需引域外天魔入体。修炼至大成者,左半张脸宝相庄严,右半边却生满魔鳞。去年论武大会上,天宫圣子一掌拍出,佛光与魔气纠缠成黑白磨盘,将七位化神期高手碾成肉糜。

北荒“葬兵谷”每甲子喷发一次,地肺中涌出的不是岩浆,而是上古神兵残片。某亲眼所见,魔戟宗长老收取一块青铜戈残片时,戈身突然浮现蚩尤战纹,反将其元神吸尽。更奇的是南离火山深处的“血菩提”,此果生于武圣陨落之地,食之可获死者三成武道感悟——当然,也可能被残留战意冲碎识海。

武道尽头藏着大恐怖,某在极西之地见过“武道长河”虚影。河中沉浮着历代至强者的武道印记,却无一人能逆流而上。河底隐约可见青铜巨棺,棺盖上以指力刻着四行血字:

“力极碎虚空

技穷断轮回

道尽葬己身

武终...武终...“

第四行字迹被某种存在生生抹去,某当日便自毁双目,不敢窥探天机。诸君若有机缘登临绝顶,切记——武道无涯,回头无岸。———大罗天枢阁破道者

正当林怀舟努力破译这未知世界的仪器时,突然间,屋外传来了敌军的号角,他踉跄的踱步出门,看到了骑马背着大弓的蛮夷战士们。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身处危险,自动启动应急预案,保护宿主完成破译。”北斗星光芒大盛,他恍惚间看到一个人影走来。

天穹突然暗了下来。

不是云翳,不是夜色,而是那杆虎头湛金枪吸尽了方圆百里的天光。当枪尖刺破地平线时,千里冻土轰然炸裂,蛰伏的地龙被惊得破土飞天,龙鳞上还粘着殷商甲骨文的残片。

马超来了。

他策马踏过沸腾的岩浆,踏雪乌骓的蹄铁溅起青铜汁液般的星火。重瞳左眼映着北斗崩碎的轨迹,右眼燃烧着焚尽长安的业火。锁子甲缝隙间蒸腾的煞气,竟将漫天箭雨凝成冰棱,又在坠地前熔作赤红的铁水溪流。

“某家在此——“

声浪震碎了七座箭塔的包铁木柵,敌军耳孔渗出冰晶与铁屑混合的血浆。虎头枪随意一划,五丈高的城墙便裂开道蜈蚣状的创口,砖缝里渗出秦代刑徒筑城时浇筑的人牲膏油。

林怀舟怀中战国鼎耳突然发烫,鼎内饕餮纹化作活物咆哮。他看见马超背后浮现十二道虚影:渭水畔挑灯夜战的西凉鬼骑、阳平关前冻成冰雕的益州弩手、五丈原秋风中消散的汉家残魂。每一道虚影没入枪身,虎头吞刃处便多出一道血槽,槽内流淌的竟是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晨露。

“看好了!“

枪尖点地刹那,地脉中沉睡的青铜古剑尽数苏醒,化作万道流光刺向敌阵。马超在剑雨中纵马突进,白袍掠过处绽开三百朵枪花,每朵花蕊里都藏着一颗将星陨落的轨迹。当最后一名敌将被钉死在帅旗顶端时,那杆浸透八百种鲜血的“马“字大旗,正插在敌酋祖庙的禹贡九鼎正中。

天地俱寂,唯有枪缨上凝结的冰血滴落声。一滴,两滴,在焦土上砸出《孙子兵法》遗失的“天火篇“阵图。

马超一入阵中便如鬼神一般,身着白袍,胯下是漆黑如墨的西凉战马“里飞沙”,手中握着的是浴血染红的虎头湛金枪。

里飞沙属河西大马变种,肩高五尺三寸(约1.52米),比中原战马高出半头。其父系是乌孙天马后裔,母系带有羌地野马基因,毛色呈现独特的沙黄底带铁灰斑纹,在戈壁行进时如同移动的岩丘。凉州牧府档案记载,这种马颈椎比普通战马多一节,使其在背负全甲时仍能保持冲锋姿态。

战术特性:

建安十四年渭水战报载:“超以精骑五百为锋,皆乘河西大马,负甲渡渭如履平地“。里飞沙的蹄甲边缘天然角质层增厚,无需钉掌即可在结冰河面奔驰。其最显著特性是耐渴,军需官记录显示,该马种连续三日不饮水仍能保持七成战力,此特性源自其鼻腔粘膜能回收呼出气体中的水分。

训练实录:

根据《凉州兵要》残卷,训练里飞沙需经三阶段:

1.**幼驹期**(2-3岁):在敦煌鸣沙山进行斜坡冲刺,强化后肢力量

2.**成长期**(4-5岁):马蹄浸煮混合硫磺的河西黑油,形成天然防滑层

3.**战马期**(6岁以上):每日寅时喂食拌有党参粉的苜蓿草,保持心脏搏动稳定

战场实录:

夏侯渊部将牛金曾记录:“马超亲骑冲刺时,战马四蹄落地间隔较常马少半息(约0.3秒),此乃其突破鹿角阵之关键“。渭南之战中,里飞沙群在突破车阵时展现独特战术:前马侧身撞击车轴,后马趁机跃入车阵——这种战法需要战马具备精准的空间判断力。

生理极限:

《后汉书·马援传》注引西凉旧档:“河西大马日行三百二十里(约138公里)为极限,过此则肺络渗血“。马超在潼关撤退时,正是凭借对坐骑状态的精准把控,在日行二百九十里后及时更换备用马,使曹军追兵误判其机动能力。

(将马齿掰开示人,可见磨损严重的臼齿)

看这牙口,七岁口的战马磨损堪比十三岁口的驿马。每道沟壑都是啃食带沙粮草的证明,这样的马才能在西出阳关时,把混着沙粒的草料嚼出汁水。所谓“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从来不是神话,是沙砾磨出来的生存本能。

武经总要记载:“虎头湛金枪,枪长一丈二尺(约2.77米),镦部铸咆哮虎首,鎏金工艺需七蒸七晒“。实测枪杆采用凉州特产的沙棘木芯,裹六层鱼胶浸煮的柘木皮,最后缠河西牦牛筋阴干三年成型。枪头开有八棱血槽,近虎口处暗藏三枚狼牙倒刺——此为破甲关键。

1.**渭水突刺**:借助战马冲刺的杠杆原理,突刺力量可达900斤(《中国冷兵器实测数据》),曾洞穿曹军三重包铁橹盾

2.**旋缨锁喉**:高速旋转枪缨迷惑视线,实际利用枪杆弹性实施变线刺击(见许褚裸衣战创口分布)

3.**崩山回马**:败退时突然以镦部虎首锤击地面,借反作用力实施180度回刺(潼关破张郃实录)

一马平川定巴蜀,神威天将锦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