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邂逅偶像——黄庭坚

寺内香烟袅袅,佛音阵阵,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林羽静静地聆听着僧人诵经,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祥和,心中的烦恼也渐渐消散。

“即便被弹劾罢官又如何?”林羽嘴角上翘,自嘲道:“大不了回去之后,也开一个馄饨铺,还每天都有美味的馄饨吃。”

从大相国寺出来后,林羽又去了潘楼街。

作为汴京的娱乐中心,这里酒楼、茶馆、勾栏瓦舍应有尽有。

林羽走进一家茶馆,点了一杯香茗,慵懒地看着台上艺人们表演杂剧。

这时,门外走进一人。

身着月白长衫,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晃,面容清癯,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

林羽不经意抬眸,顿觉此人气质不凡,恰在此时,对方目光也落在林羽身上,两人相视一笑。

“兄台气度不凡,敢问尊姓大名?”来人率先开口,声音清朗。

“在下苏轼。”林羽起身拱手,礼貌回应。

“竟有幸遇见苏兄!久仰大名,在下黄庭坚。”黄庭坚眼中闪过惊喜,快步上前。

林羽听闻,心中大喜,没想到能在此邂逅这位北宋文坛大家。

小时候,林羽还临摹过黄庭坚的书法呢。

黄庭坚,子鲁直。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二人在文学、书法上互相切磋,关系甚好。

“你就是黄庭坚啊!”林羽激动地立马伸出右手。

见黄庭坚一脸错愕,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又连忙改为拱手礼:“鲁直兄,闻名已久,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二人当即落座,林羽为黄庭坚斟上一杯茶,话题就此打开。

围绕诗词格律,两人相谈甚欢,更是相见恨晚。

谈到兴奋处,林羽灵机一动:“鲁直兄,我以这茶馆为题,作一句‘茶馆茶香茶韵长’,鲁直兄不妨接下句。”

黄庭坚略作思索,目光扫过茶馆内往来的茶客,开口道:“戏楼戏妙戏情浓。”

林羽拍手叫好:“对仗工整,又贴合这潘楼街的热闹场景,鲁直兄果然才思敏捷!”

随后,黄庭坚也即兴出题:“庭前绿树栖鸣鸟。”

林羽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枝,稍作沉吟:“案上青笺落墨香。”

两人一来一往,妙句频出,引得周围茶客纷纷侧目,不时传来阵阵喝彩。

日影西斜,茶馆内的光线渐渐柔和。

林羽与黄庭坚却仍沉浸在诗词的交流中,丝毫不被外界所干扰。

直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二人才缓缓起身,步出茶馆。

街上车水马龙,喧嚣依旧,却仿佛都成了二人离别的背景。

黄庭坚抬手整了整月白长衫,眼中满是不舍:“今日与苏兄畅谈,如沐春风,实乃生平一大快事。只恨时光匆匆,转瞬便到分别之时。”

林羽拱手,神色真挚:“鲁直兄,今日幸会,让我受益良多。盼日后还有机会,再续今日之缘。”

黄庭坚目光炯炯,语气坚定:“苏兄才情出众,诗词、对答皆妙,我定当找个时日,与苏兄寻一清幽之地,再次煮茶论诗。”

“一定!”

“一定~”

街边灯笼随风晃动,林羽与黄庭坚再次拱手作别。

望着黄庭坚远去的背影,林羽伫立良久。

……

怀揣着畅快心情,林羽返回住处。

刚踏入院门,一阵微风拂过,林羽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异样气息——平日里宁静的小院,此刻弥漫着一股陌生的熏香,且隐隐夹杂着纸张的油墨味。

林羽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径直走向书房。

推开门,月光从窗户洒入,林羽一眼便瞧见书桌抽屉半开,里面的文件被翻得凌乱不堪。

林羽没有慌乱,冷静扫视四周,发现墙角多了一个不起眼的檀木盒子。

他缓缓走近,俯身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整齐码着一叠账册和几张银票,账册详细记录着一系列看似是他收受周至县富商贿赂的账目,数额巨大,日期精确。

“好一招栽赃嫁祸!”林羽握紧双拳,低声自语。

他深知这是丁谓迫不及待地想置他于死地,试图赶在宋仁宗的调查结果出来前,用这些伪造证据将他彻底击垮。

面对这棘手的事情,林羽满心愤恨,又有些无奈。

要是有摄像头就好了,把栽赃嫁祸的人清清楚楚地拍下来,到时候拿着视频去向宋仁宗告状,那还不一告一个准。

一夜无眠,次日清晨,林羽精心收好证据,直奔欧阳府。

待林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述完,欧阳修气得脸色铁青。

“这丁谓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公然伪造证据,陷害忠良!”

冷静下来之后,欧阳修又面露难色:“丁谓现高居宰相之位,又得皇上信任,要是贸然参奏,恐怕没那么容易……”

“学生也是有此顾虑~”在职场摸爬打滚多年,林羽深知,要不是有十足把握,纪委也是不会轻易动手抓人的。

但林羽也深知,如果一直坐以待毙,那也必然没有好下场。

正当林羽一筹莫展之际,宋仁宗派往周至县的调查队,回来了。

晨光熹微,勤政殿中气氛凝重。

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手中握着一本关于周至县的详细奏折。

林羽立在一旁,神色虽镇定,内心却如紧绷的弦。

“此次周至县之行,调查结果确凿。苏轼推行的田地分配改革,极大改善了当地民生,百姓富足,治安井然。”

宋仁宗朗声道,目光落到林羽身上,满是赞许:“苏轼心系百姓,推行善政,此番改革成效显著,可在部分州县逐步推广。”

林羽心中大石落地,忙谢恩道:“陛下圣明,这一切皆为臣分内之事,能为百姓谋福,为江山社稷尽绵薄之力,是臣之幸。”

此时,丁谓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如墨。

他狠狠地记下了林羽的脸。

退朝后,林羽与欧阳修走出宫殿,阳光洒在身上,暖意融融。

“子瞻,此次你化险为夷,实乃万幸。”欧阳修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林羽点头,神色却依旧凝重:“多亏陛下明察秋毫,只是经此一事,丁谓怕是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