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自筹项目

对于研发300M钢起落架的事情,唐文忠早就有此想法。

之前621所专家过来考察的时候,他就曾经和621所的高强度材料应用研究室的王学东副主任谈过这件事,但对方只是简单搪塞了几句,并没有给出任何的承诺。

要知道,全国航空一盘棋,如今国家对于航空产业投入有限,每年的资金仅够维持当前国内的项目,并没有多少资金去搞新的项目。

起落架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结构复杂要求高,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才可能完成的大项目,所以对于当前资金已经开始捉襟见肘的航空工业部来说,根本就不会考虑。

实际上,在前世的时候,国防科工委是于1983年开始对起落架300钢应用课题进行预研的,而真正开始立项研发的时间,是从1986年开始的。

这期间,621所牵头整个起落架项目,112厂负责锻件设计,陕西148厂,德阳二重负责模具设计和锻件加工。

一直到1990年的时候,300M钢起落架安装在一架歼8Ⅱ上进行了成功起降,这也标志着我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起落架研制成功了。

从最初的预研工作,到最后的研制成功,前前后后总共用了7年的时间,由此可见这个项目的难度。

不过在宋文兴看来,当前的011基地是完全有条件在更短的时间完成这个项目的。

毕竟当初宋文兴曾经参与过新型起落架的设计工作,掌握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

而且011基地本身的设备在国内也算是先进的,包括生产起落架所必需的大型模锻液压机,各种机床,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等全产业链的生产设备。

虽然这些设备有些并不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但依旧可以符合制作300M钢起落架的制造要求。

但唐文忠并不知道这一切,在他看来,宋文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该不具备领导团队承揽这么大一个研发项目的能力。

“唐总,虽然基地现在靠着民品也能赚到不少钱,但毕竟航空才是咱们的主业。”宋文兴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这个新型起落架一旦在咱们基地研发成功,将会给咱们011带来非常丰厚的经济和技术回报。”

“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上次BJ专家来的时候,我也和他们谈过,他们也愿意和咱们基地合作,同时会和部里进行申请,让咱们先等等……”

“可这一等,不知道又要等几年的时间,而且就算部里最终愿意拨款立项,也不能保证他们会选择咱们基地作为项目合作单位,搞不好果子最后要被别人摘走,所以咱们想要这个新型起落架项目能百分之百在011这边落地,就只能自筹资金搞研发……”

从八十年代开始,航空科研和生产单位突破过去的国家立项拨款的计划经济模式,出现了自筹资金搞项目研发的情况。

这其中歼8Ⅱ高空高速歼击机研发就是一个先例。

尽管属于国家计划项目,但在实际执行中通过整合科研单位资源、压缩成本等方式实现高效研发,体现出“自筹+统筹”的特点。

其研发资金来源就是主要是通过自筹的方式进行的。

“自筹资金?你知道这样一个项目需要多少的资金么?如果失败了,会给咱们基地带来多大的损失么?”唐文忠眉头一皱说道。

“咱们可以先把这个项目申请下来,我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完成预研工作,只要经费和设备到位,一年左右的时间,保证可以把合格的起落架样品做出来!”

宋文兴一脸自信的说道。

在前世的时候, 300M钢起落架的设计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是起落架整体结构设计,取消焊缝,这项任务一所的起落架室就可以完成,宋文兴是想以歼7系列战斗机为应用机型设计起落架,而一所在这方面是有很深的技术积累的。

其次是细节设计,降低应力集中水平,改进缓冲器,对此,宋文兴是掌握了前世的一些核心技术的。

最后就是实测载荷谱,这个是针对不同的机型,通过大量的实验,通过给装载机施加不同类型和不同强度的载荷,记录载荷传感器输出的载荷数据。

然后对采集到的载荷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统计分析、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等,以得到装载机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和耐久性。

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几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

再加上最后的开坯制模,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喷丸强化等一系列工艺。

凭借宋文兴所掌握的技术资料,是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这个项目的。

“你当这是过家家呢?这么大的项目你一年时间就能做出来?”

“绝对没有问题!”

“这件事我先考虑一下,你现在只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可以了。”唐文忠语气有些不耐的说道。

“可是……”

“小宋,咱们搞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戒骄戒躁,不要觉得自己刚做出一些成绩,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唐文忠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只听他接着说道:“而且你现在不是也参与了621所主持的TC11钛合金伞舱梁项目了么,我可是听说,从项目开始到现在,你一直都和621所的同志缺乏合作沟通,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什么亮眼的技术方案出来……”

若是换做其他人,唐文忠早就让对方滚蛋了,根本就不会浪费这么多的口舌。

一个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大学生,竟然在领导面前妄谈要承揽立项新一代起落架这样的大型项目,还信誓旦旦会在一年之内完成整个项目,这是任何一个领导都无法忍受的事情。

要不是当前基地的民品项目还需要宋文兴这样的人才,唐文忠早就会对他进行严厉批评了。

另外就是这次部里下达的钛合金伞舱梁项目,唐文忠本意是想让宋文兴能多和621所的专家进行接触,和他们搞好关系,同时锻炼研发经验,多学一些新技术。

可唐文忠却了解到,宋文兴这半个月来,根本就很少和621所的人接触,只是草草做出一个样品后,就没有后续的工作了,这让唐文忠非常的失望。

今天宋文兴过来做民品研发工作的汇报,唐文忠本不想提起这件事的,就是想给他留点面子。

但现如今,他觉得有必要用这件事敲打一下这个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