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业界新星

“吃饭就算了,我今天还要准备一些报告资料,谢谢王主任的邀请。”

宋文兴闻言,多少有些受宠若惊,于是连忙说道。

“也罢,如果下次你再来BJ,我一定会请你吃饭的。”

“好的。”

随后,宋文兴又和王顺康交谈了几句后,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

第二天一早,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宋文兴等人来到了航空工业部科技局的二号会议室,参加TC11伞舱梁项目的成果鉴定会。

一进入会场后,就看到会议室前台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科技局TC11合金伞舱梁项目成果鉴定会’的条幅,而在中间的长桌上,已经坐了十多名参会的人员。

宋文兴很快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

首先就是621所钛合金综合应用室的副主任吴海龄。

之前在011基地的时候,两人就对TC11伞舱梁项目进行过一番探讨。

不过后来宋文兴做出样品后,就一直忙于其他工作,两人见面就比较少了。

除了吴海龄,还有二所的一名代表,是011基地二所钛金属研究室的主任韩伟。

宋文兴和二所的来往比较少,之前曾经去参观了一次,他和韩伟也是在伞舱梁项目签合同的时候见过一面,当时只是相互礼貌性的招呼了几句,没有太多的交往。

不过这两人看到宋文兴后,眼神中都带着几分惊讶,正准备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会议室的门却突然再次打开了。

所有人看到了来的是科技局的局长朱育理后,立刻坐回到了会议桌前。

朱育理正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

“欢迎各位来到今天来到这里参加TC11钛合金伞舱梁项目的成果鉴定会,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参会的单位代表,以及专家团的成员……”

看到所有人都到齐后,朱育理立刻按照流程,介绍参会的人员。

“首先欢迎咱们621所钛合金综合应用室的主任曹春晓同志!”

朱育理话声一落,坐在他旁边的一名中年男子立刻站了起来。

随即,会议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曹春晓是当前国内最顶级的钛合金专家,TC11钛合金,就是由他带领团队历时五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

“接下来是来自BJ航空航天学院的陈怀森教授……”

参加这次成果鉴定会的专家基本都是来自航空工业部下属科研院校的高级专家,包括621所,北航学院,以及兵器工业部的兄弟厂所和相关单位的专家以及技术骨干。

在介绍完专家评审团队后,朱育理又开始介绍送交项目样品的单位。

“……011基地一所的项目代表是宋文兴同志,大家欢迎!”

当宋文兴被念到名字站起后,现场的几名专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其实在今天的鉴定会之前,科技局这边已经组织专家对这次送来的三个样品进行了评审。

而在那次评审中,宋文兴送检的样品凭借各项检测数据的最优。

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个项目样品的负责人居然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后,简直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宋文兴不光参与了这次的TC11钛合金的应用项目,在之前的时候,他还成功仿制出了M国的300M高强度钢,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朱育理这个时候又补充了一句。

“啪啪啪!”

朱育理说完,整个会议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300M高强度钢仿制成功的事情,早在两个多月前的时候,就已经传遍了整个业界。

但大部分专家当时只是知道这种钢材是贵飞研发成功的,并不知道发明人的名字。

现如今朱育理宣布后,现场专家立刻对宋文兴报以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300M高强度之前一直都是三机部在1980年制定的‘二十七个航空材料重大课题’之一,这属于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

而宋文兴以二十出头的年龄,就能接连成功攻克两个部级的重点课题,这确实让所有的金属材料专家感到非常的震惊。

在介绍完与会的所有人后,会议开始了接下来的流程,由成果的研发人员对项目样品的制作和工艺方案做出详细的汇报。

“很荣幸今天能代表011基地第一研究所参加这次的项目成果鉴定会,在此我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表示由衷的感谢……”

宋文兴起身对在场众人道了一声谢后,开始了自己的技术讲解汇报。

“……我这次利用TC11钛合金制作伞舱梁的工艺核心,就是高温形变强韧化的三重退火工艺……”

听到宋文兴的讲解后,在场所有人都开始认真的记录起来。

“……温度控制在β相变以下30~50℃,从而使锻件获得所要求的特定金相组织,也就是所谓的‘三相组织’,即等轴初生α,条件初生α和β转变组织这三种形态,具体操作时加热温度到945℃,保温15-30分钟后快速水冷……”

“……经过严格温度控制下的,具有更好的蠕变抗力,持久强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同时能降低模锻时的变形抗力而有利于金属的流动充填,这就是我在这个项目中采用的工艺方案,其中一些关键的工艺方案,是我通过和621所的同志交流中获得了灵感,在这里我要谢谢这次到我们011基地给我们提供帮助的621所的同志,谢谢大家。”

“啪啪啪!”

宋文兴汇报完成后,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宋文兴不想因为这个项目的事情,影响到自己乃至一所和621所的关系。

而且当时宋文兴和621所的钛合金综合应用室的副主任吴海龄确实是有过交流的,吴海龄也没有藏私,对宋文兴讲了很多他对这个项目的技术思路和想法。

所以当着朱育理所长和现场专家的面,宋文兴没有独享功劳,而是表达了对621所的敬意。

这一刻,主持会议的朱育理和坐在对面的曹春晓看向宋文兴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

接下来,621所和011第二研究所的曹春晓和韩伟也相继开始了他们的技术方案汇报。

全部都汇报结束后,鉴定会开始了讨论阶段。

评审专家可以进行提问和讨论,以深入了解科技成果的相关细节和问题。

科技成果的研发人员可以对评审专家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一番提问和研讨过后,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的鉴定中指出:011一所送来的工艺方案由于控制了冷速和优化了显微组织,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断裂韧性和减慢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蠕变抗力,相应提高了20~40℃工作温度,最终使得TC11这一高温钛合金拓展到高强高韧钛合金的应用领域。

另外这些专家还指出,经过011基地一所工艺处理过的样品,变成独树一帜的兼有“四高二低”(高温,高强,高韧,高刚性,低密度,低裂纹拓展速度)特性的钛合金。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尤其是“四高二低”特性的钛合金,可以说使得中国在钛合金加工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宋文兴在航空金属材料领域,已经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宋文兴同志,我想邀请你明天到我们621所来参观,另外我还想请你吃饭。”

鉴定会结束之后,曹春晓笑吟吟的走到宋文兴的面前,和他握了握手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