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各方反应 阐教谋划(二)
- 封神第一狠人,梅山袁洪
- 道兄来也
- 2514字
- 2025-05-10 18:30:22
西方教作恶多端,袁洪出谋划策,帝辛含恨亲自出手,以九鼎镇杀西方教气运。
两强相遇,正面对垒,声势浩大,三界各方大能自有感应。
首阳山八景宫中,烽火蒲团上,老子正闭目养神,忽然睁开双眼,看向东方,复又转向西方,莞尔一笑,便合上双眼。
······
昆仑山,玉虚宫内。
八宝云光座上,元始天尊盯着西方,目不转睛,
南极仙翁问道:“老师,殷受此举好生歹毒,定是截教门徒给他出谋划策,才出此毒计。将来西岐举兵反商,教内弟子出手帮助西岐,殷受若是以这种手段对付咱们,要如何处置?”
元始天尊收回目光,淡淡说道:
“我自有办法,无需多虑。白鹤,去请你姜尚师叔来。”
白鹤童子领命离去。
不多时,姜尚来到元始天尊面前,躬身拜道:
“姜尚拜见老师。”
“免礼,姜尚,你在昆仑山修炼多少年了?”
姜尚答道:“桃园中的桃子,弟子已然吃了四十回,刚好四十年。”
天尊言道:“为师叫你来,是有一桩重任交付与你。殷商气数已尽,西岐当兴。你下山扶助明主,代我斩将封神,将来也可封妻荫子,位极人臣。你收拾行装,下山去吧。”
姜尚闻言,急忙哀求道:“老师,弟子不想做王侯将相,也不想封妻荫子,只想得道成仙,还请老师开恩,不要赶我下山。”
天尊劝道:“姜尚,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你成不得仙道,留在山中修行,也是徒劳无功。天命如此,不得违拗,下山去吧。”
见姜尚依依难舍,南极仙翁劝道:“你下山乃是为掌教老师代劳,不得违抗老师法旨。等你大功告成,还有上山之日。”
姜尚无奈,只能红着眼睛,辞别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收拾行囊。
辞别众多师兄弟,出了玉虚宫,姜尚寻思自己无依无靠,只在朝歌有一个结义兄长宋异人,不如去投奔他。
打定主意,姜尚便施展土遁,一路赶往朝歌。
抵达朝歌时,正是早上。
姜尚在朝歌城南门外官道旁现身,辨认道路方向,正要往宋家庄去,就听官道上奔走的行人议论纷纷。
“护国仙师在午门前开坛祈雨,定要去抢个好位置,开开眼界。”
“难得见到仙人,要是能站得近些,沾沾仙气,说不定能够多活个百八十年。”
行人的三言两语,姜尚听得清清楚楚,得道成仙的心思又活泛起来。
一转身,他便往朝歌城内赶去,径直来到午门前,钻进众多百姓当中,眺望高大的法坛。
不多时,午门城楼上人头攒动,帝辛率领文武百官,亲自驾到。
午门大开,袁洪骑着独角兽,缓缓走出午门。
“出来了。”
“仙师来了。”
军士们挥舞兵器,组成人墙,拦住百姓,时不时偷空去看袁洪。
姜尚修炼四十年,通晓道术,自然远比常人更有眼力。
独角兽神骏非凡,非常人能够驾驭。
仙师宽袍大袖,气质出众,自有仙家气度,像极了自己那些得道成仙的师兄。
再看头顶,没有气息外泄,看不出气运,乃是无漏之体,是真仙人,只是不知道境界如何?
八卦法坛高九尺,直径十二丈,分三层。
袁洪来到法坛边,下了独角兽,拾阶而上,走到第三层上的香案前,面向百姓,双手合十,左右一分,亮出一柄龙骨剑握在手中。
龙骨剑来的蹊跷,众多百姓惊讶万分,现场一片嘈杂。
姜尚一眼认出,龙骨剑乃是灵宝,护国仙师施展的是空间神通。
这位仙师至少也有金仙的境界,若是能够结交一番,让他指点自己一二,早日得道成仙,岂不美哉?
再看袁洪,挥舞龙骨剑,脚踏罡步,嘴里念念有词。
片刻后,他停下动作,拿起桌上的写好的法旨,当众宣读。
“今日朝歌城上空,午时布云,未时下雨,得水三寸零六十五点。”
袁洪说完,龙骨剑穿透法旨,挑在剑上,他扣动左手,弹出一点火星,落到法旨上。
不多时,法旨上火光大作,浓烟滚滚。
袁洪挥动龙骨剑,清风袭来,卷起黑灰,旋转着直冲天空。
龙骨剑剑尖向左,猛地插入到左掌心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众多百姓看的是瞠目结舌,齐声惊叹。
面向百姓,袁洪拱手言道:“午时步云,未时下雨,诸位还请及时避雨,散了吧。”
军士吆喝着驱赶百姓,百姓不得已纷纷散去,姜子牙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走在最后。
见袁洪没有进入午门,骑上独角兽,出了广场,独自一个往大街走来,姜子牙大喜,急忙站到街边,瞩目袁洪,等着上前攀谈。
姜子牙走的慢,频频回头瞩目袁洪,袁洪早有感应。
一眼看去,姜尚须发皆白,却是器宇轩昂,身上有真气流动,境界不高,却修炼的是名门正派的功法。
袁洪心中暗暗纳罕,便拨转独角兽,走到姜尚面前。
不等袁洪发问,姜尚稽首拜道:“仙师,姜尚有礼。”
姜尚,姜子牙!
你终于下山了,我等你很久了。
我还没到宋家庄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岂能放过?
袁洪心中暗喜,下了独角兽,稽首道:“贫道袁洪,道友从何处来?来此有何贵干?”
“我打昆仑山玉虚宫而来,来朝歌乃是访友,不想遇到仙师开坛祈雨,便前来观看。”
“原来道友是玉虚宫门下,失敬,失敬。相逢即是有缘,还请道友赏光,随我到太师府做客,如何?”
姜尚有心结交袁洪,自无不可,便随着袁洪来到太师府大厅内,分宾主落座。
袁洪问道:“姜道友,你来朝歌只是为了访友?”
“老师让我到人间历练一番,仙师为何不在山中清修,反倒在这红尘之地留恋?”
“唉,此事说来话长。”
袁洪感叹一声,循循善诱道:“实不相瞒,我乃截教门徒,是当朝太师闻仲的师叔。近几年,夏季大旱,黄河多灾,东伯侯和南伯侯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贫道出山办事,适逢其会,便出手治理黄河,解决水患。今日祈雨,也是为了缓解旱情,救助百姓。稍后,等雨过天晴,贫道便要启程南下,镇压叛军,争取早日平息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等天下平定,百姓无忧,贫道才会归隐山林。”
姜子牙听得连连点头,就听袁洪问道:“姜道友你打算在人间如何历练?我看你身怀道术,何不为了天下苍生,与我一同南下平叛。若是能够救民于水火当中,也算是一桩功德。闲暇之余,咱们还能一起讨论道法。你意下如何?”
姜子牙正打算与袁洪攀上交情,学习些道法,早日得成仙道,闻言起身纳头便拜:“我正有此意,仙师若是不嫌我道法低微,我愿意随仙师南下平叛。”
袁洪喜出望外,笑道:“好说,好说,咱们明日便启程。”
两人正聊着,午时已到,黄河中忽地冲出无尽黑气,片刻后便在天空凝聚成大片乌云。
风声簌簌,推着乌云来到朝歌附近,覆盖千里方圆。
“隆隆·····”雷声阵阵,降下大雨。
朝歌城内外,百姓扶老携幼,趴在窗前,或是蹲在屋檐下,惊喜说道:“下雨了·····下雨了·····”
寿仙宫内,帝辛看着窗外大雨,享受着清凉水气,欣喜说道:“有仙师在,真是大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