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22丨女生宿舍床帘内
阮语把降噪耳机往耳蜗深处又按了按,像要把整个世界塞进那个3.5毫米的接口。手机屏幕蓝光映着她眼下淡淡的青灰,指尖在“声之缘“APP上机械滑动,一个个语音直播间从她耳畔流过:
“谢谢哥哥的火箭~“(甜腻到失真)
“今晚话题是职场PUA...“(中年男性烟嗓)
“家人们三二一上链接!“(嘶哑的咆哮)
这些声波如同隔夜的碳酸饮料,在她鼓膜上留下甜腻的黏着感。正当拇指要划向退出键时,一道低频音波突然刺破混沌:
“......玫瑰花的刺其实是它的求救信号。“
那声音像是有人用大提琴的弓弦在松木上缓缓拉过,每个字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气音。阮语蜷缩的脊椎突然舒展了半寸。
1:25丨“深蓝“语音厅界面
直播间人数显示23人,没有花哨的标题,只有简简单单的深蓝色背景和一行白字:【夜读】《小王子》第7章。主播ID“苏默“后面跟着个灰色的小话筒标志,表示他关闭了观众连麦功能。
“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忽然近了,仿佛说话人转向麦克风,“小王子旅途中遇到的每个大人,声音频率都卡在500赫兹左右——“
阮语的指腹悬在屏幕上方。这个主播正在用声学理论解构童话。
“——就像被标准化处理的广播音。“耳机右声道轻微爆了个音,“而玫瑰的声音,应该处在人类听觉最敏感的2000到5000赫兹之间。“
她鬼使神差地点了礼物栏最便宜的“小星星“。特效音响起时,灰色话筒标志突然变成绿色。
“'雨中语',“那声音精准念出她的ID,“要试试看给玫瑰配音吗?“
1:31丨第一次上麦
阮语咬住下唇点击连麦,耳麦传来自己骤然放大的呼吸声。她条件反射地切换到配音工作状态,喉部肌肉微微调整。
“我可能更擅长蛇的声音。“她说完就后悔了,这分明是试音时对导演说的玩笑话。
耳机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巧了,下一章就是蛇。“对方似乎真的在翻实体书,“你觉得蛇应该是怎样的声线?“
阮语无意识摸着左耳的蓝水滴耳钉,这是父亲去柏林参加声学研讨会带回的礼物。她突然注意到背景音里极细微的“嗒嗒“声:“您那边...在下雨?“
空气凝固了两秒。
“惊人的听觉。“声音里多了几分真实的笑意,“确实,我窗外的雨滴正落在空调外机上。但你是怎么——“
“每滴水的撞击频率不同。“阮语脱口而出,“金属表面的雨水会多一个11千赫兹左右的泛音。“
1:44丨声学家的女儿
当苏默念到“驯养“章节时,阮语正用指甲轻轻刮擦麦克风防喷罩。这是她在配音间养成的坏习惯,声学工程师父亲曾说这会产生8000赫兹左右的特殊频响。
“你在制造可控噪音。“苏默突然打断朗读,“就像狐狸故意踩碎落叶引起注意。“
阮语的指甲悬在半空。宿舍暖气片的嗡嗡声、陈欣在隔壁床的翻身声、楼道里夜归学生的高跟鞋声,此刻都化作背景白噪音。她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主播的呼吸节奏——每次吸气前会有0.3秒左右的停顿,像是长期配音训练出的气息控制法。
“要不要玩个游戏?“苏默的声音突然压低,“我说三个词,你用声音表现它们的不同。“
“现在?“
“就现在。“背景传来玻璃杯放下的轻响,“沙漠、星空、回音。“
1:57丨声音的形状
阮语闭上眼睛。父亲带她去过内蒙古的响沙湾,她记得风掠过沙丘时产生的185赫兹低频;在冰岛追极光那晚,她录下过静电干扰般的“极光啸叫“;至于回音...
“等等。“她突然睁眼,“您书房是不是有台1997年产的雅马哈调音台?“
耳机里传来被呛到的声音,接着是布料摩擦麦克风的窸窣声。当苏默再开口时,声相明显偏右了——他摘下了半边耳机。
“这已经超出听觉范畴了。“他的真实声音比直播时稍哑,“那台古董的底噪有特殊的谐波失真,但除非你——“
“我父亲有同款。“阮语拇指摩挲着耳钉,“它的话放电路老化后会产生17赫兹的次声波,刚好是人体共振频率。“
语音厅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23个听众的ID静止在屏幕上,像被按了暂停键。当苏默再次开口时,他的声音出现了开播以来第一次气息不稳:
“你父亲是不是姓阮?“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阮语看见自己映在手机屏幕上的瞳孔骤然收缩。就在这时,陈欣的鼾声突然变成一声尖叫:
“小语!你手机在录音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