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入戏

一袭黑袍,面容阴柔的庞戏师自厢房内走出,其身着青衣,面容绘有鲜艳浓妆,好似那凡俗戏子。

莲步轻移,行至门口,回望众人,目中泛起朦胧光晕,“戏如人生,诸位请上台吧...”

嗓音尖细。

仿佛一根钢针,直插众人脑海。

陆青鱼恍惚一瞬,耳畔似响起敲锣打鼓的急促声音,脑海杂念一空,关于“见君心”的一幕幕剧情宛如流水自心间流淌,仿佛活了一般,在脑海中反复放映。

踏...

齐延武瞳孔圆睁,以手遮额,挎着宝剑冲入雨幕。

雨水溅入屋内,丝丝凉意把陆青鱼从记忆中唤醒,回过神,感受着烙印在脑海的“见君心”,心中震惊不已。

“这是什么术法?”

无人解释,抬头环顾。

明艳灯光下,汪月以袍遮面,更显胆怯。落魄书生长于短叹,仿佛生不逢时,书童躲在身后,似有委屈。樵夫担柴,农女提篮,均是面露苦涩,仿佛在为担忧生计。豪客们交头接耳,大笑无声。

陆青鱼愣神,“这是,入戏了?”回首望向身后,一身青衣的庞戏师在两名健仆搀扶下,有些步履艰难的走入内堂。

“施展术法,消耗过度?”

不等细想。

落魄书生带着书童走至门前张望。

“此雨甚大,恐有泥龙过境,篾儿随老爷去前方庙宇躲避一下。”

“是,老爷。”

“唉,距家尚有百里,考举不中,实无颜面对老父老母...”

落魄书生长吁短叹几句,书童撑伞遮雨,入了雨幕。

陆青鱼观他入戏深种,暗惊于术法威力的同时,也在疑惑为何自己没有入戏?

这时。

汪月扮演的官家女随其后,观望雨幕几眼,红着眼幽幽叹息一声,以袖遮面,冲了出去。

在她身后樵夫父女相继走出...

来不及多想,陆青鱼蒙上眼睛,脑海浮现“见君心”一幕幕剧情,渡步入了雨幕。

路途泥泞湿滑,雨幕阴寒刺骨。

短短百多米。

陆青鱼被浇了个透心凉,衣袍紧贴肌肤,脸上黑一块黄一块的污渍随着雨水从下颚淌下,看着前方雨幕中出现的朦胧寺庙轮廓,泛起的橘红光亮,心中不知为何有些紧张起来。

倒不是觉得庙宇阴森。

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入戏,怕扰了那位管事的兴致。

愈发接近庙宇。

陆青鱼压下杂念,暗道:“我就是个被随手拍死的琴师,齐师兄,汪师兄他们才是主角...”

嘭...

紧闭庙门轰然敞开,风雨灌入,篝火摇曳。

陆青鱼迈步进入庙宇。

感受到篝火温暖,冲着四方拱手,道:

“见过诸位,夜雨甚大,想借贵宝地躲躲雨。”

一个瞎子。

扮将军相的齐延武抬头瞥了他一眼,冷淡道:“山野破庙,随意便是。”说罢便不再理会。

“喂,那人你来这烤烤火吧。”

陆青鱼正想找个角落窝着等死,一旁冷不丁传来一道呼唤声,转头看去,透过湿润破布,樵夫父女的身影映入眼帘。

“嗯?”

“怎么这就喊我过去?”

按剧目,他应该是窝在一角哆嗦一会,樵夫父女见他可怜,送了个火堆过去,让他不至于冻死。

陆青鱼正犹豫着,便见那农家女站起身,径直走到他身前。

农家女上下打量他两眼,对着其眼睛摆了摆手,似看出他真看不到,脸上浮现似羞似喜神色,搀扶起他胳膊,一边往火堆处引,一边小声道:“你个瞎的,好好的怎么跑山上来了。”

“这剧情不对啊...”

陆青鱼吓了一跳,怕打乱剧情,就想要抽出手臂。

可让他意外的是,农家女那看似瘦弱的手臂却好似钢筋铁骨,不仅没抽出来,反而被生生拖拽到火堆前。

无奈。

陆青鱼只好将错就错,拱手对樵夫父女道谢,烤起火来。

就是。

农家女担忧他染上风寒,让他脱了衣服烤火,见不听劝,大有你不脱我就帮你的架势。

樵夫则乐呵呵的坐在一旁看着。

“过分了啊!”

陆青鱼暗骂一声,剧目可没写这农家女是个色的,不断避开那伸来的手臂。

就在农家女即将得逞时。

门外传来喧嚣吵闹声,随着一阵密集脚步,一个个衣着劲装,手持刀剑的豪客进入庙宇。

“呸…呸…”

“这雨怎么突然就下,淋了老子一身。”

“看来今晚是去不了凤元县了。”

“也不知那狗官...”

“老三慎言!”

伴随一阵抱怨话,一众八人进入庙宇,为首是个面容粗犷,使刀的汉子,他呵斥了身后一人,铜铃般大的眼角环顾四周。

目光掠过樵夫父女,陆青鱼,书生书童。

当看到身着一身甲胄的齐延武时,瞳孔微微缩了缩,抬手一挥,带着身后七人寻了个与其相对的地方。

门扉闭合,篝火燃起。

江湖豪客围绕在旁,一边烘烤湿衣,一边取出干粮加热,相互交谈诉说间,不时扭头看向他人。

浓郁食物香气散发。

一旁角落,书生咽了口口水,转头看向书童,“篾儿,快快取出干粮烤烤,老爷我有些饿了。”

书童苦着脸向他展示了下书篓。

“没有了吗?”

书生面色一垮,不信邪的他翻看了下书篓,见得内中只有两册书籍,哀叹道:“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许是思及考学,再加腹中饥饿,沮丧的他拿起书册便要掷于火中,“要它有何用,不如烧之取暖。”

“哎呦...”

一旁突然传来惊呼声,书生扭头看去,便见樵夫一脸痛惜,欲言又止,他愣了下,洒然笑道:“老丈想要?便送予你了。”

说着把手中书册交给书童,示意他送给樵夫。

“谢谢大爷。”

樵夫欣喜接过书籍,吩咐农家女送去烤热的干粮。

农家女看了眼跻到父亲身旁的陆青鱼,瘪了瘪嘴,拿起几个烤的金黄的栗饼,缓步走向书生。

“呼...”

陆青鱼心中松了口气,紧了紧衣袍,目光好奇瞥向樵夫看的津津有味的书籍。

“房中密要”“精研十八式”。

显然这书籍不是剧情中书生所带,而是那书生或书童打扮的“仙炉”平日所观,所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