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教学楼的走廊里就忙活起来了,水台上洗拖把和流水“哗哗”的声音,搬桌子椅子的“吱呀吱呀”,夹杂着学生们的说话声,偶尔也模糊听到某些班主任给学生下达指令的声音。
周依然望着桌上的物理练习题,在草稿纸上不耐烦地画受力分析示意图。
其实这些题并不难,就像这个班的班主任说的,其实文理分科后才是真正要开始做题的时候,也只有那个时候题目才会真正上难度,现在这些题其实就是打发时间用的。不用在意他会不会批改,因为到了其他班级忙前忙后的时候,他也还在年级主任办公室忙着高一年级的文理分科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本班的正常课程安排。
周依然表面上很镇定,但是手心已经出汗,她只能时不时的摊开手掌,在空气中风干一下,然后再握起笔,内心疯狂期待下一秒班主任就出现,然后她也就可以不用再假装做物理习题,可以让身体短暂的像行尸走肉一样放松一下,之后搬书去新的班级。
高一新学期开始后,周依然以接近满分的中考成绩考入了本校高中,并且分到了师资力量最强大的理工科预备班,这是将来的清北培训实验班,但是优秀的人却不止她一个。那些初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男生上了高中后似乎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抽象复杂的物理,繁琐细碎的化学,生物,这些让周依然头疼的东西,却让他们一个个兴奋异常,并凭此让她在成绩单上望尘莫及。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周三的下午,把三节最恐怖的课调在了一起,周依然一个下午神经紧绷,面红耳赤,但奈何在这个人才云集的班,老师上课速度很快,伴随着一声声“懂了吧,理解了吧”“嗯”的回复中,周依然只觉得整个人都散乱了,渐渐的和这个符号一起破碎掉了。
起初,周依然还是坚定的想学理科,但是一次次被私下叫去理综办公室,被老师纠正各种习题,被办公室老师用惊讶的眼神打量时,周依然觉得自己被理科彻底放弃了。因为全年级的师生都清楚,这个班将来是要成为全校最拔尖的理科人才的集结地的,跟不上节奏,拿不出成绩就会被下放到普通理科班,所谓强者为尊。当看到一份份数学周测卷上十个选择题八个叉时,周依然在心里对理科二字打上了问号。
确实,周依然擅长的是双语和政治历史,但她无法和父母讲自己心中的纠结,因为父母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初中,认为她聪明绝顶,什么都好,一定可以上清华或者北大。那天下午交志愿选择调查表时,周依然赶在最后几分钟改了志愿。她也想像班里其他同学一样,父母有期望,对孩子成长有规划,但是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也只能用自己仅有的见识来开导自己的孩子。电话那头,是周依然父亲周聿林。周依然仍然列出了文理科各自的利弊和考虑,就如一般人文理分科会考虑的问题一样。但是周依然分析了理科,周聿林就支持理科,周依然分析了文科的利好后,周聿林就转向文科,周依然还是不确定,索性周聿林提出一句“不管选什么,你自己想好就做决定,想清楚不后悔就行,不用再问我们了……”周依然挂了电话,王主任笑着看着她“还改吗?文科还是理科?”
“改,文科吧”周依然心中莫名一股逆反劲儿,可能是反抗之前作茧自缚的自己。于是周依然最后改了文科,当然,是在办公室,只有王主任知道。
现在,周依然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心里不停反复排演,猜测假设和落空。但所幸王主任下一秒拿着几张打印纸走进来了。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他在黑板上公布了分班名单,理科生拙劣的粉笔字……
名单简短,只有七个人选择分到文科班,还有三个被下放到了普通理科班。
这届的文科班划了6个,有两个文科实验班,地位相当于现在周依然所在的理科实验班,至于为什么有两个,其一是因为文科难出清北,必须扩大选拔范围,以数量取胜;其二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选文科,为了鼓励和帮助大家选择,学校增设了文科实验班数量,毕竟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将在一个顶好的备受重视班级里学习,是更愿意成为受重视的那一部分的。
黑板名单上,有五个人男生,两个女生。五个男生被分在了一班,而周依然和另外一个女生秦孜孜被分在了二班。
经受了同桌盘问后,虽然周依然已经在脑海中排练了多次这样的询问,但是她仍然觉得恍惚和不真实,教室的人里开始活动起来了,周依然的同桌是黄馨,她选择了理科,留在了本班。
似乎是看出了周依然的不对,黄馨主动提出了帮周依然搬书去新班级,一路上周依然魂不守舍,只听到了黄馨说“像你这样认真的人,不管在哪个班都会很厉害的……”,但是周依然觉得是她对文科的分班理解有误。
因为实验二班是普通班改造的文科实验班,而实验一班前身就是重点班,因为黑板上只写了班级原来的班级名称,所以黄馨认为周依然去了普通文科班,作为同桌三个月,她有必要安慰一下周依然。
秦孜孜一看到名单公布就凑了上来,主动提出要帮周依然搬书,并称她们两个以后又是同班同学了,两个人“相依为命”。周依然木木的,点了点头。
有了她们两人的帮忙,周依然一次性就把课本,作业等等东西搬到了新班级门口。这个班级还没有收拾好,暂时不方便搬书进去,可能新班主任也比较忙吧,周依然心想。秦孜孜自己的书还没搬完,于是她请周依然帮她看着书,自己又回到原来的班级收拾去了。
望着走廊上的大包小包,人来人往,有周依然熟悉的同学,偶尔路过跟她打个招呼,却来不及惊讶她选择了文科,就匆匆地消失在人群中。
周依然只是觉得心中有说不出来的茫然无措。跟随着人群把剩下的流程一步步走完。
终于,走廊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各自进入了新班级安顿了下来。秦孜孜和周依然并排坐在教室里靠窗的位置,等候着新班主任的第一次“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