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恩人邓世雄大哥在县里的咖啡馆分别后,余伟名的心情就像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湖面一般,久久不能平静。他缓缓地站起身来,脚步有些踉跄,仿佛还沉浸在与大哥分别的不舍之中。他慢慢地走出咖啡馆,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那清新的空气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让他感到一阵舒畅。
余伟名站在原地,静静地凝视着远方,心中的激动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不断翻涌。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来平复这激动的心情,于是他环顾四周,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稍稍平静下来的地方。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突然被不远处的一辆拖拉机吸引住了。那辆拖拉机正停在路边,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似乎正准备出发返回山村。余伟名想起之前曾经听说过,这辆拖拉机是村里往返县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冲动,没有丝毫犹豫,他迈开脚步,快步朝着那辆拖拉机跑去。他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飞奔着冲向了拖拉机。当他跑到拖拉机旁边时,他一个箭步跃上了车斗,稳稳地坐在了里面。
拖拉机的司机似乎对余伟名的突然出现有些惊讶,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启动了拖拉机。随着拖拉机的缓缓前行,余伟名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他坐在车斗里,尽情地欣赏着乡村的美景。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的麦浪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翻滚,仿佛在向他招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余伟名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他的心情也变得愈发愉悦起来。
余伟名的心情像阳光一样明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欢呼雀跃。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身影,以及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功的那一刻。
终于,那辆破旧的拖拉机缓缓地驶到了岳父祖屋的院子墙外,发出一阵“突突突”的声音。余伟名迫不及待地跳下拖拉机,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家门。
一进门,他就被一股浓浓的香气所吸引。顺着香气望去,只见妻子肖莹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灶台上的锅里煮着香喷喷的饭菜,那诱人的香味让余伟名的肚子不由得“咕咕”叫了起来。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余伟名快步走到肖莹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肖莹转过头来,看到是余伟名,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老公,你回来啦!”肖莹开心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余伟名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拉着肖莹的手,走进客厅,一起坐在沙发上。他将与邓世雄大哥见面时商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肖莹,包括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设想。肖莹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赞同和支持。
肖莹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时间都为她停滞了。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余伟名,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他说的每一个字。余伟名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肖莹的心中也随着他的讲述而掀起阵阵涟漪。
当余伟名终于讲完时,肖莹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她深吸一口气,然后激动地说道:“这真是太好了,老公!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她的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余伟名看着肖莹那充满信心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他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微笑着对肖莹说:“谢谢你,老婆。有你在我身边,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动力。”
肖莹连连点头,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她难掩激动地说道,“我们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利用它,为我们的山村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和发展,也算是对这里的乡亲报恩。”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对这个机会的珍视。
余伟名对肖莹的看法深表赞同,他频频点头表示认可。他知道,这个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确实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山村的未来。他决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肖莹的期望,也不辜负这个难得的机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最终决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德高望重的老村长请到家里来,然后将他们精心策划的计划毫无保留地告诉他。肖莹二话不说,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老村长的电话,诚挚地邀请他过来一趟。
时间不长,老村长就如约而至,来到了肖莹家。余伟名和肖莹赶忙迎上前去,热情地接待了老村长。待老村长坐稳后,余伟名和肖莹便将他们准备在山村实施振兴乡村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老村长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当他听完整个计划后,脸上露出了惊喜交加的表情,不禁赞叹道:“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好计划啊!”他对余伟名和肖莹的想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全力支持他们。
老村长没有丝毫迟疑,他当机立断,马上拨通了驻村干部的电话,让他也尽快赶到肖莹家,共同商讨这个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驻村干部接到电话后,同样不敢怠慢,立刻马不停蹄地赶来。
不一会儿,驻村干部也到了。大家围坐在客厅里,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每个人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场气氛异常热烈而融洽。
在热烈的讨论中,驻村干部提出了一些专业的意见,他详细地讲解了资金的申请渠道以及政策的扶持方向。余伟名和肖莹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要信息。老村长则在一旁不时地补充着村里的实际情况,让大家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更全面的了解。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驻村干部的眉头突然一皱,他的话让整个场面都安静了下来:“有个问题,咱们村的那块荒地虽然适合发展项目,但我之前好像听说那里涉及一些产权纠纷,这事儿得先弄清楚啊。”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余伟名和肖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担忧。老村长的脸色也有些凝重,他沉默片刻后说道:“这事儿我也有所耳闻,不过具体情况还得再去调查一下。”
余伟名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重重困难,直达问题的核心。他深吸一口气,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决不能退缩。这个产权问题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
一旁的肖莹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赞同,她的眼神同样充满决心,“我会和你一起去,共同面对这个挑战。”
老村长和驻村干部也纷纷响应,他们表示将全力以赴,给予余伟名和肖莹最大的支持与配合。
紧接着,众人围坐在一起,详细商讨起后续的分工安排。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各自的职责范围。余伟名和肖莹将负责深入调查产权问题,并承担一部分对外联络的工作;老村长则留在村里,负责向村民们宣传和动员,争取大家的理解与支持;而驻村干部则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确保相关政策和资金的及时到位。
会议结束后,每个人都怀揣着满满的干劲,心潮澎湃地离开了肖莹家。余伟名深知,这次会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讨论,更是振兴乡村征程的正式启动。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
余伟名和肖莹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去调查荒地产权。他们先来到村里的档案室,希望能找到相关的产权资料。可翻遍了所有档案,只找到一些模糊不清且年代久远的记录,根本无法确定产权归属。
两人没有气馁,又去拜访村里的几位老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摸着胡子回忆道:“那荒地以前好像是张家的,但后来张家搬走了,也没说怎么处理。”可张家早已没了消息。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余伟名突然想到可以去镇土地管理所问问。两人马不停蹄赶到那里,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帮忙查找档案。经过一番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荒地的产权文件。原来,多年前荒地产权已收归集体,他们可以放心使用。余伟名和肖莹相视一笑,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带着这个好消息,他们赶紧回去和老村长、驻村干部分享,准备大干一场。
众人得知荒地产权已收归集体后,都兴奋不已,立即着手制定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余伟名凭借之前了解的市场信息,规划着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细节;肖莹则负责与外界企业沟通合作,争取投资与技术支持;老村长组织村民们清理荒地,为开垦做准备;驻村干部积极申请政策补贴和资金扶持。
随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村里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纷纷主动加入到项目建设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荒地上很快种满了各类果树和蔬菜,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不久后,村里迎来了第一批游客,他们被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所吸引。余伟名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成就感,他知道,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部分果树和蔬菜被掩埋,刚建好的一些旅游设施也遭到了破坏。村民们的脸上再次布满了愁云,余伟名和肖莹心急如焚。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迅速组织大家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
余伟名联系了农业专家,请教如何抢救受灾的作物;肖莹则四处奔走,为重建筹集资金和物资。老村长和驻村干部也全力协调各方资源,带领村民们齐心协力恢复生产。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受损的地方逐渐恢复了生机。新的果树和蔬菜重新种下,旅游设施也比之前更加坚固美观。
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村里的经济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余伟名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决心。
随着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一天,一位神秘的投资人来到了村里。他自称对乡村旅游项目很感兴趣,想要进行大规模投资。余伟名和肖莹等人一开始十分欣喜,觉得这是村子更进一步的好机会。然而,深入交谈后,他们发现这位投资人的方案过于商业化,会破坏村子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淳朴民风。
余伟名果断拒绝了他的投资,投资人却威胁说如果不合作,就会想办法阻碍村子的发展。余伟名没有被吓倒,他和肖莹、老村长、驻村干部一起商量对策。他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发展,同时加强和周边村子的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在大家的努力下,村子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吸引了更多注重乡村特色的游客。
随着村子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有个自称是肖莹远方亲戚的人找上门来。这人西装革履,油嘴滑舌,说自己在外面有很多人脉资源,能帮村子拉来更大的投资,让村子一步登天。余伟名和肖莹起初有些心动,但还是保持了警惕。他们让这人先拿出具体方案。这人却支支吾吾,说要先带些村里的特产去给那些所谓的投资人看看,展示下村子的实力。余伟名他们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去打听了这人的底细。
原来,这人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到处招摇撞骗。余伟名果断拒绝了他,这人恼羞成怒,四处造谣说余伟名他们自私,不愿意让村子发展。村民们一开始有些动摇,但余伟名和肖莹耐心地给大家解释,还拿出之前成功发展的成果给大家看。村民们渐渐醒悟,不再理会那个骗子。经过这次风波,村子发展得更加稳健,余伟名他们也更加坚定了靠自己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