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成长中的分歧与和解

青春恋曲:从校服到婚纱的约定

第三十一章:成长中的分歧与和解

趣味体育比赛的欢乐余韵尚未消散,初一的学习生活又翻开了新的篇章。随着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温建民和慕佳玲在学习方法和未来规划上,逐渐出现了一些分歧。

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科拓展活动,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术讲座。温建民对物理学科的前沿科技发展特别感兴趣,他觉得这些新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对未来深入学习理科有很大帮助。而慕佳玲则更倾向于参加文学创作的讲座,她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以后成为作家的梦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佳玲,这次物理前沿科技讲座真的很难得,有很多知名专家会来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我觉得对我们学习很有启发,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温建民兴奋地向慕佳玲提议。

慕佳玲有些犹豫地说:“建民,我知道这个讲座肯定很精彩,但我真的很想去参加文学创作讲座,这对我的写作提升会很有帮助。”

温建民听后,心中有些失落,但还是勉强笑着说:“好吧,佳玲,那我们就各自去参加感兴趣的讲座,结束后再互相分享收获。”

讲座结束后,温建民迫不及待地找到慕佳玲,想要分享自己在讲座中的收获。“佳玲,这次讲座太震撼了!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量子物理的奇妙知识,感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你呢,文学创作讲座怎么样?”

慕佳玲也兴奋地说道:“建民,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怎样构建引人入胜的情节。不过,听你说物理讲座这么有趣,我有点后悔没和你一起去了。”

虽然两人表面上都在分享着各自的收获,但心里都隐隐觉得有些遗憾,没有和对方一起经历。这种小小的失落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放大。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温建民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复习计划,他侧重于对理科知识的大量刷题,认为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慕佳玲则觉得应该更注重对文科知识的系统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同时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建民,我觉得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刷题,像语文和英语,需要花时间去背诵古诗词、语法知识,梳理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慕佳玲看着温建民密密麻麻的刷题计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温建民却坚持自己的观点:“佳玲,理科题目变化多端,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熟悉各种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文科只要平时积累够了,稍微复习一下就行。”

两人为此争论了起来,互不相让。这是他们相识以来第一次因为学习问题发生如此激烈的争执,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建民,你总是这样,只看重理科,不理解文科的学习方法。”慕佳玲有些生气地说道。

“佳玲,我只是觉得理科更需要多练,你也不理解我的复习思路。”温建民也不甘示弱。

这次争吵让两人心里都有些不愉快,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交流明显减少,各自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然而,没有了彼此的支持和讨论,复习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顺利。

温建民在刷题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却没有人可以及时讨论思路。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固执了,没有考虑慕佳玲的建议。而慕佳玲在梳理文科知识时,也觉得少了温建民的鼓励,动力似乎也少了几分。她意识到,自己在坚持观点的同时,也忽略了温建民的想法。

一天放学后,温建民主动找到慕佳玲。他看着慕佳玲,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说道:“佳玲,我想了很久,觉得那天我太冲动了,没有好好听你的意见。其实文科的系统复习也很重要,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吵架。”

慕佳玲看着温建民真诚的样子,心中的气也消了。她轻声说:“建民,我也有错,我不应该那么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理解你的想法。”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不愉快瞬间烟消云散。他们重新坐下来,一起制定了一份综合的复习计划,既包含了温建民重视的理科刷题练习,也融入了慕佳玲提出的文科知识梳理。

在接下来的复习日子里,温建民和慕佳玲又恢复了往日的默契。他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问,遇到难题一起讨论解决。温建民会在慕佳玲背诵古诗词时,帮忙检查是否准确;慕佳玲则会在温建民做理科题时,提醒他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

“建民,这道数学题你这里的步骤好像不太完整,要加上这一步的说明,逻辑才更清晰。”慕佳玲指着温建民的练习题说道。

“佳玲,这首古诗词里的这一句,你刚才背诵的时候顺序错了,再记一下。”温建民认真地说道。

随着期末考试的日益临近,两人在相互支持的复习中,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感情也在这次小小的波折后变得更加稳固。他们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分歧,但只要彼此坦诚沟通,相互理解,就能携手走过每一个难关。而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又将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检验,他们能否再次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初一的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一切都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