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楚辞招魂
-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莲花妙手
- 2826字
- 2025-04-22 08:33:08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谪赤水·缘起第15章·楚辞招魂
1
暮色笼罩汨罗江,江面泛起阵阵幽蓝鬼火,如同一双双来自幽冥的眼睛。屈原披着散发,衣襟上滴落的青铜血在水面上晕染开来,每一滴都化作跳动的幽蓝火焰。那火焰诡异而清冷,映照着他苍白而坚毅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白蹲在江畔的芦苇丛中,身姿如猎豹般矫健而隐秘。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莲剑穗,那里本该缀着温润的和田玉佩,此刻却缠着半截漆黑的蛟龙筋。昨夜在云梦泽斩杀的黑蛟残魂,正顺着筋络突突跳动,仿佛在提醒着他这场战斗的残酷与凶险。李白的眼神锐利如鹰,紧紧盯着三丈外那个孤独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怀沙篇要成了。“陶渊明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凝重与担忧。他手中的《桃花源记》残卷无风自动,书页哗啦啦地快速翻动。“薄暮雷电“四个字渗出树汁般的绿浆,将古朴的竹简染得斑驳陆离。那些绿浆仿佛有生命般,在竹简上缓缓蠕动,勾勒出一幅幅神秘的图案。
江心突然掀起滔天巨浪,仿佛有一只巨兽在江底苏醒。屈原高举的玉佩“咔“地裂开,露出内里包裹的一枚鳞片。那鳞片边缘泛着不祥的金绿色,正是众人追查了十四章的蛟龙逆鳞!鳞片散发着微弱而诡异的光芒,在暮色中闪烁不定。
“原来在这里......“杜康玄袍上的赤水河图腾突然发烫,仿佛被点燃的火焰。他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紧张,“他把逆鳞藏在了《九章》里!“众人心中一震,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枚鳞片上,意识到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
2
刘伶的醉步看似摇摇晃晃,却比所有人的反应都要快。当屈原将裂开的玉佩抛向江心的瞬间,这个永远醉醺醺的酒鬼突然暴起。他腰间系着的夜郎国巫铃叮当乱响,发出清脆而诡异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争斗奏响序曲。空酒葫芦在他手中抡出破风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玉佩入水的刹那堪堪截住。
“屈大夫!“刘伶嬉皮笑脸地晃着葫芦,眼中却闪烁着一丝警惕与狡黠,“您这陪葬的玩意儿,不如给我下酒——“
然而,话音未落,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葫芦里的鳞片突然活了过来,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割破皮革。金绿色的流光窜入刘伶鼻腔,他的眼球顿时覆上细密的青鳞,脖颈处爆出蚯蚓状的血管。他的面容扭曲变形,仿佛被某种邪恶的力量控制。
“酒......“他扭曲着脸看向众人,嘴角咧到耳根,露出一个狰狞而恐怖的笑容,“我要喝......蛟龙血酿的酒......“他的声音变得沙哑而低沉,充满了贪婪与欲望,与平时那个洒脱不羁的醉鬼判若两人。
3
李清照的金簪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比李白的剑更快一步刺向刘伶。簪尖刺入刘伶眉心的瞬间,青铜酒樽突然从她袖中跳出。樽内那滴历经十五章仍未干涸的血珠,此刻竟化作红绳缠住刘伶手腕,绳结正是《楚辞》中的“纫秋兰以为佩“。那红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魂兮归来!“李清照清喝一声,声音清脆而响亮,惊起满江白鹭。白鹭展翅高飞,在空中盘旋鸣叫,为这场紧张的战斗增添了一丝肃杀之气。
刘伶浑身鳞片突然倒竖,如同刺猬般。苏轼趁机将竹简拍在他后颈,那烧焦的简片上,“惟庚寅吾以降“六个甲骨文发出灼目金光。在鳞片剥落的嗤嗤声中,一缕黑烟从刘伶七窍钻出,凝成微型蛟龙扑向屈原!
然而,屈原却笑了。他的笑容平静而从容,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余既滋兰之九畹兮“,他吟诵着张开双臂,怀中的《离骚》竹简突然展开成网。那竹简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微型蛟龙残魂撞上简网的刹那,每片竹简都浮现出众人前十四章见过的画面:巴蜀深山的人祭酒瓮,弥漫着诡异的气息;乌蒙溶洞的蛇群菌丝,密密麻麻地蠕动着;岐山地脉的青铜锁链,沉重而冰冷......这些画面快速闪过,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看好了!“屈原突然扭头对众人厉喝,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决绝,“这才是《招魂》的真意——“
4
黑蛟在诗网中显形,不再是残魂虚影,而是一条盘踞在楚国天空三百里的实体。它身躯庞大,鳞片闪烁着寒光,宛如一座黑色的山峰。它的巨口张开,露出锋利的牙齿,仿佛能吞噬一切。杜康玄袍炸裂,露出胸口完全复苏的赤水河图腾,那图腾散发着耀眼的红光,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
陶渊明撕下“遂迷不复得路“的书页,纸灰化作桃木剑刺向蛟目。那桃木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带着一股浩然正气。李白则踏着《九歌》的韵律跃至云端,青莲剑第一次完全解放。令人震惊的是,剑身碎裂后露出的,竟是半卷《天问》!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李白的吟诵引动雷霆。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战斗而颤抖。当他念到“角宿未旦,曜灵安藏“时,黑蛟的逆鳞突然从刘伶酒葫芦里飞出,与屈原玉佩中的鳞片合二为一。
逆鳞归位的刹那,整条汨罗江沸腾了。不是幻象,不是秘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重演。众人脚下的大地开始沉降,江水倒灌进云梦泽的裂谷。裂谷深处亮起一道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中,周文王埋下的第七口陶瓮缓缓浮现。陶瓮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5
陶瓮中躺着半具龙骨,那龙骨巨大而沧桑,每一根骨头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苏轼的竹简此刻滚烫如烙铁,他看见龙骨心脏位置插着一支青铜爵,爵底刻着与杜康胸口一模一样的赤水河图腾。那图腾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秘密。
“原来酒器才是本体......“苏轼刚迈步,整条右腿突然青铜化,坚硬的青铜覆盖在他的腿上,仿佛给他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李清照的青铜酒樽突然炸裂,无数红绳从碎片中迸射而出,将众人与陶瓮捆成命运共同体。那红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紧紧地缠绕在众人身上,仿佛在告诉他们,这场战斗已经无法逃避。屈原的吟诵声越来越远,而黑蛟的咆哮越来越近。那咆哮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
当龙息喷涌而至时,刘伶突然大笑着一头撞向陶瓮。他的笑声疯狂而豪迈,充满了无畏与决绝。醉鬼的额头裂开缝隙,里面淌出的不是血,而是他们在商周秦汉收集的所有酒魄精华!那酒魄精华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股洪流,涌入陶瓮。
6
龙骨开始酿酒,金黄的液体如同瀑布般渗入大地裂缝。神奇的是,裂缝中长出的不是菌丝,而是一片金黄的稻谷。稻谷随风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当黑蛟扑到陶瓮上方时,谷穗突然集体扬花,花粉组成新的《楚辞》,每一个字都是燃烧的酒魄。那《楚辞》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散发着强大的力量,仿佛在对抗着黑蛟的邪恶。
陶渊明突然明白了一切。他最后七页《桃花源记》自动焚毁,灰烬中浮出完整的《招魂》篇。那《招魂》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当他把诗篇按在苏轼青铜化的右腿时,甲骨文与楚篆碰撞出耀眼的火光。那火光中,苏轼的右腿逐渐恢复正常,青铜化的痕迹慢慢消失。
“接下来......“李白接住从天上坠落的半卷《天问》,眼神坚定而锐利,看向正在骨酒中重生的杜康,“该去会会唐朝的醉蛟了。“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与豪迈,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场挑战的准备。众人站在一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未知与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是命运的守护者,是历史真相的追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