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血祭酒魄
-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莲花妙手
- 2239字
- 2025-04-27 07:02:34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谪赤水·缘起第31章·血祭酒魄
1
乌蒙山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在夜色中散发着神秘而压抑的气息。岩壁上,商周时期的甲骨文竟渗出血珠,暗红的液体顺着古老的纹路蜿蜒流淌,宛如岁月留下的血泪。苏轼静静地蹲在祭坛边缘,他的指尖轻轻捻起一抹潮湿的苔藓。苔藓之下,半块龟甲若隐若现,裂纹中嵌着黑褐色的酒糟,那模样,像极了凝固千年的泪滴。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杜康曾说过的话:“酒魄生于血,藏于史。“一股寒意不禁涌上心头。
“轰——“
一声巨响打破了山间的寂静,青铜鼎内的火焰骤然转为诡异的青色,火舌贪婪地舔舐着鼎腹的饕餮纹,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十二名巫觋戴着狰狞的青铜面具,开始跳起神秘的舞蹈。他们腰间悬挂的骨铃发出刺耳的声响,与刘伶那带着醉意的笑声混杂在一起,在山谷间回荡。李清照站在阴影之中,身影若隐若现。突然,她腕间金丝缠绕的青铜酒樽变得滚烫,樽内从圣墟带来的灰白玉液泛起妖异的血光,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天的变故即将来临。
“开始了。“杜康的声音低沉而冰冷,玄袍无风自动,袖中缓缓滑出一柄骨刀,刀刃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幽光,一场关乎酒魄与命运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2
在摇曳的火光中,仪狄缓缓将一个女婴高举过头顶。那女婴裹着浸透酒糟的葛布,粉嫩的小脸在火光下显得格外脆弱。巫觋们的咒语声陡然尖锐,如同利箭般刺破空气。青铜鼎中的青火瞬间化作九条张牙舞爪的蟒蛇,蛇信吞吐,直指婴儿眉心。
李白的手不自觉地按住了青莲剑,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忍。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轼突然掷出竹简,简上的甲骨文腾空而起,化作金锁缠住仪狄的双臂。“以人祭酒,酿的究竟是酒魄还是怨魂?“他的声音响彻山谷,充满了质问与愤怒。
陶渊明见状,掌心轻挥,桃花瓣簌簌落下。每一瓣触地,便生出一株桃树,转眼之间,桃树成林。桃枝如灵蛇般缠住青铜鼎,鼎中蛇影发出不甘的嘶吼。“杜康!“仪狄的面具裂开一道缝,露出半张爬满酒曲菌丝的脸,模样狰狞可怖,“你带来的这些‘仙友’,要毁我商汤酒脉!“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刘伶突然踉跄着撞进祭坛。他腰间的葫芦泼出酸浆酒,酒液淋在巫觋们的骨铃上,铃声顿时变得沙哑。“醉......醉了......“他瘫坐在鼎足旁,指尖蘸着酒液在地上乱划,仔细看去,竟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这看似随意的举动,却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3
变故陡生,李清照的酒樽突然炸裂。灰白玉液混着血水如喷泉般泼洒而出,落地瞬间竟凝结成冰刃,寒光闪闪。她反应迅速,疾退三步,金簪划破掌心,血珠在半空凝成《声声慢》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词句如灵动的精灵,裹住飞溅的冰刃,反手射向祭坛中央的青铜鼎。
青铜鼎剧烈震颤,饕餮纹中渗出黑血,腥臭扑鼻。杜康的骨刀突然调转方向,刺入自己左臂。“以血唤血!“他低吼着,臂上鲜血如泉涌,浸透骨刀。神奇的是,刀身竟浮现出赤水河脉络图,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酒神在此,魄归!“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天地宣告。
整座乌蒙山开始剧烈摇晃,仿佛要被这股神秘的力量撕裂。苏轼惊恐地看到地底涌出暗红色的酒浆,酒浆中沉浮着无数青铜酒器——觚、爵、斝、罍,器身刻满甲骨文,每个字都像是在泣血,诉说着千年的冤屈与不甘。仪狄的面具彻底碎裂,露出一张没有五官的脸,声音空洞而阴森:“原来你们......不是来助我酿酒......“
4
李白终于按捺不住,青莲剑出鞘。他斩出的不是普通的剑气,而是一句气势磅礴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句化作金色狂涛,如排山倒海般冲垮九条火蛇;“奔流到海不复回——“余韵凝成酒气锁链,紧紧捆住沸腾的青铜鼎。
鼎中的婴儿突然睁眼,瞳孔赤红如血,模样诡异至极。李清照的金簪“叮“地一声折断,半截簪尖射入婴儿眉心。“得罪了。“她咬破舌尖,血雾喷在《漱玉词》残页上,词句化作玉色蝴蝶,轻盈地裹住啼哭的婴儿,试图驱散那股邪恶的气息。
陶渊明的桃林开始燃烧,火焰不是寻常的红色,而是浑浊的酒黄色,仿佛整个桃林都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美酒。刘伶趴在地上狂笑,他划出的六十四卦竟与地底酒浆产生共鸣,卦象化作酒槽,将黑血引入赤水河道。“成了!“杜康单膝跪地,骨刀插进祭坛中央,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第一枚酒魄——归位!“
5
奇迹发生了,赤水河突然倒流。血色的河水如巨龙般冲上山巅,在青铜鼎上方凝成一颗巨大的琥珀。李清照的玉蝶、李白的诗剑、苏轼的竹简、刘伶的卦象、陶渊明的桃灰,尽数融入其中,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将众人的力量与信念凝聚在一起。仪狄的身体寸寸崩解,化作酒曲菌丝渗入地脉,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住......“仪狄最后的声音从地底传来,充满了怨恨与诅咒,“酒魄生于人欲,你们今日救一人......来日必杀万人......“
琥珀落入李清照掌心时,远在圣墟的郎酒庄园突然震颤。庄园中央的玉液酒鼎泛起微红,鼎身的裂痕竟愈合了半寸,仿佛在呼应着这场跨越时空的战斗。杜康望着山下赤水河,河水中浮现出战国龙舟、汉宫椒浆、盛唐酒旗的幻影,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还不够。“他撕下玄袍一角包扎伤口,眼神坚定而决绝,“下一程——楚地。“众人收拾行装,准备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未知的挑战。
尾声·九歌隐现
战斗结束,李清照轻轻解开襁褓,女婴眉心的伤口已愈合成一颗朱砂痣,宛如一颗红宝石,点缀在她稚嫩的脸上。襁褓内衬绣着屈曲的楚篆,李清照蘸血辨认,竟是《九歌·东皇太一》的残篇。这意外的发现,仿佛是命运的指引,为他们的下一段旅程埋下了伏笔。
河风中忽然飘来粽香,那熟悉的味道,让人不禁想起楚地的风俗,也让人对即将到来的楚地之行充满了期待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