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百万两大谋划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黑咖啡少糖
- 2166字
- 2025-05-08 14:26:20
本县真实人口多,受灾百姓就多,需要的赈灾粮、赈灾药就更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不想因灾生变,就得尽量预备,没法推搪。
然而沈汝珍需要的药材实在太多了,比最初的预料,多了好几倍。
不用非常手段,肯定筹不来。
况且陈子履觉得,如果贵县真有十万人以上,八百两的药材,恐怕远远不够。
灵光一闪间,胸中有了计较。
他没有着急筹钱,反而大步返回县衙,去了一趟赃罚库。
先提了“假银案”的几件赃物,又让库吏潘勇跑一趟,把谢永福押回县衙来。
孙二弟好奇问道:“谢永福就是造假银的泼皮吧?找他回来……打板子么?”
陈子履“嘿嘿”一笑,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
“前几天太忙,不得空细细审他。哼哼,这次灾后防疫,就靠他了。”
“这……这是怎么说的?”
孙二弟暗想:
那桩假银案,不是认罪结案了吗?
一个造假银的地痞无赖,又干灾后防疫什么事?
难道少东家打算造假银买药?
不会,不会!!
少东家不会那么离谱的。
孙二弟百思不得其解,尝试着道:“我打听过了,那厮坑蒙拐骗的钱,大半孝敬了黄有禄。他平日又好赌,想来掏不出几百两银子。”
“倒不是要坑他钱。”
陈子履也不多解释,拿起那三锭假银,仔细端详起来,就好像品鉴稀世珍宝似的。
尤其对那剪开的口子,是反复看了又看,看得津津有味。
孙二弟心中不禁暗叹:“那不就是铅嘛,有什么好看的?和防疫又有什么关系?真是奇哉,怪哉。”
他不知道,旁人眼里平平无奇的粗银,在陈子履看来,却大有文章。
谢永福用来造假的三锭粗银,不是普通的废料,而是价值连城的线索。
原来,位于贵县城北的龙头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其中最值钱的宝藏,莫过于平天峰、三岔口一带的银铅矿脉。
史料记载,这里后世一度繁荣,仅用土法开采,就冶炼出三、四百万两白银,撑起了中国产量的半壁江山。
据说鼎鼎有名的石达开、秦日纲等大寇,在举事之前,就曾是龙头山银矿的盗采矿头。
尽管这三锭“粗银”的颜色、光泽,均与铅的差别极其细微,肉眼无法分辨,却逃不过AI的眼睛。
AI曾做猜测,这可能是未经冶炼的银铅合金,银含量在0.5%-1%之间。
如果用灰吹法大量提炼,利润甚高。
想来开采他们的那伙矿工,前几炉亏了本,以为又挖到一脉贫矿。于是懒得提炼,将剩余粗料当成铅处置了。
谢永福可能与那伙盗采犯有关系,如果能证实,那三锭假银是从平天峰,或者三岔口挖出来的,那就是富矿脉无疑了。
不过……
陈子履这次找谢永福来,却不为开矿挖银——洪灾在即,实在没那个功夫。
他要筹办另一样东西,顺便为以后发大财,先探探路。
不一会儿,潘勇将谢永福带回大堂,陈子履收起思绪,摆出一副和气的样子。
“谢永福,这几天闸门修得怎么样了,你这日子可还过得?”
谢永福趴在地上,真是欲哭无泪。
原来,前几日陈子履巡视河堤,非说城西的鲤鱼江闸门不够牢固,派了十几个徒刑犯去修缮。
我的个娘啊!
又是垒石头,又是搬木材,全是体力活。
正常劳力都不容易干,更别提他刚被打了几十大板,屁股皮开肉绽了。
每次一用力,屁股就撕裂般剧痛。
更可恨,黄有禄倒台了,没人关照,就连下水钉闸门,都让他这个伤者干。
几天下来,真是苦不堪言,直欲求死。
就算不求死,再熬一个月,也要累死了。
经过这般折磨,谢永福哪里还有半分锐气,一被拉回大堂,便趴在地上连连磕头,高呼县尊开恩,县尊饶命。
陈子履慢条斯理道:“饶你也容易。念你恭谨有嘉,本县就网开一面,许你赎刑。”
谢永福大喜过望,连忙谢道:“谢县尊仁德,谢县尊开恩……不知……得多少银子?”
“不多,一百两就行。”
“这么多!!”
谢永福刚刚燃起希望,瞬间又破灭,黯然道:“县尊恕罪。一百两太多了,罪民实在出不起啊!”
“你能出多少?”
“三十……三十……五十两。罪民愿意将祖宅、祖田全卖了,凑五十两罚银。”
“五十两太少了。造假银诈骗是重罪,才五十两……按察司那边,说不过去呀。”
陈子履露出为难之色,踱了几步,吊得差不多了,才再次停下来。
“这样,本县有个差事。你若办得好,本县便许你打个折扣。”
谢永福连忙磕头称谢,问道:“敢问县尊,是什么差事?”
“本县要采办五万斤生石灰,市价是三百两。你若办妥,省下多少银子,本县便许你折抵多少赎银。”
谢永福一听,顿时欣喜万分。
要知道,龙头山上到处都是石灰石,随便找个山谷,挖几铁锹,就是一个大矿。
对于常年开山的矿工而言,烧石灰就是砍些木头,生个火的事,一点都不难。
那些盗采犯找不到富矿,平日也会烧石灰度日,轻车熟路。
所以,一次采办几万斤,价格方面,肯定还有得商量。
别说三百两,就是二百两,一百八十两,也有的是人干。
这差事办好了,赎罪银就可以免了。
陈子履却道:“别高兴得太早。本县要得急,只能给你十天,你想过再应承。”
“那么急!!”
谢永福一下愣住了。
十天,五万斤,得找多少人一起烧呀?
还有,最近没听说要修城墙,到底为了什么,要采办那么多生石灰?
莫非采办石灰只是幌子,实则引蛇出洞,擒拿那些矿兄弟?
他尝试着问道:“敢问堂尊,买那么多生石灰,准备做什么?”
“不干你的事。你只需知道,这是立功赎罪的机会。”
陈子履见对方满面狐疑,却假装毫不在意,接着道:“你能办就办,不能办便回鲤鱼江,继续修你的闸门。本县找别人办。”
谢永福一想到回去泡水,脚都软了。
于是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以祖宅、祖田作保金,承诺绝不逃跑,很快离开了衙门。
孙二弟看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少东家,咱买那么多生石灰,到底是何用处?”
“引蛇……额,生石灰可灭瘟疫,你不知道么?走,咱们办药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