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目不忘

“从概率学角度考虑,如果您坚持要买5000注,建议采用随机选号的方式分散风险。这样每注都是独立事件,理论上能提高中奖覆盖面。”

林婉用手机对着收款码扫了1万元:“要是中不了,就当给国家体育事业做贡献了。“她没说的是,这笔钱来自上期中奖的税后奖金。

老板抬眼看了看林婉倔强的眼神,欲言又止地摇了摇头。打印机发出咔咔的声响,一张热腾腾的彩票从机器里吐出来。他伸手接过,指尖在票面上轻轻摩挲了一下,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默默把彩票递到了林婉面前。

林婉抱着新买的笔记本电脑走进酒店电梯,金属质感的机身还带着电子产品的冰凉。她望着楼层数字一个个亮起,心想:再过十八个小时,这张彩票就会揭开命运的谜底。

林婉推开房门时,熙儿正深陷在书页的世界里。女孩蜷在床头灯的光晕中,指尖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连母亲回来的动静都没能惊动她。自从回来后,书本似乎成了熙儿最亲密的伙伴。

“熙儿,这本书让你这么入迷呀?“林婉轻轻走近,目光落在女儿膝头摊开的书页上。

林婉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熙儿手中的《经济学人》杂志上——那个本该连字母都认不全的孩子,此刻正流畅地阅读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前瞻“专栏,粉嫩的嘴唇无声翕动,念出那些连成年人都未必理解的金融术语。

林婉的手指突然停在《经济学人》的某一页,纸张在她指间微微发颤。她盯着正埋头翻阅另一本杂志的熙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你看得懂?“

“看得懂!“熙儿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认识这些字吗?“林婉的声音有些发颤。

熙儿歪了歪脑袋,露出一个困惑的表情:“我看了这本字典后,好像还没遇到不认识的字。“

说着,她转身从行李箱里抽出那本厚重的《现代汉语词典》——那是林婉为了工作才买的专业工具书,现在却被一个三岁多的孩子翻得起了毛边。

林婉的指尖无意识地掐进掌心。这本字典她从未教熙儿用过,那些密密麻麻的释义和生僻字,就连成年人也要查上半天。可熙儿翻阅的动作如此熟练,仿佛已经使用过千百次。

“这本字典里的......都认识了?“林婉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某种不真实的飘忽感。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字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熙儿盯着那些光斑,眉头微微皱起:“只要我看过的,就再也不会忘记。“她顿了顿,像是在确认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一个字,一个数字,甚至是一整页的内容...都像印在脑子里一样清楚。“

林婉的指尖微微发颤,她一把抓过那本厚重的字典,纸张在她手中哗啦作响。阳光斜斜地打在客厅的地板上,映出她紧绷的侧脸。

“来,妈妈考考你。“她的声音刻意放轻,却掩不住其中的颤抖。随手翻开一页,指着一个生僻字:“这个,写给我看。“

熙儿歪歪扭扭地趴在茶几前,小手握着铅笔,像只笨拙的小企鹅。铅笔尖在纸上划出歪斜的轨迹,可偏偏——那个复杂的“龘“字一笔不差地呈现出来。

林婉的呼吸越来越急。她又连续翻了几页,专挑那些连成年人都会犹豫的冷僻字:“这个...还有这个...“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熙儿的小脸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红。那些本该需要多年书法练习才能掌握的字形,此刻却像被复印机印出来一般,分毫不差地从她稚嫩的笔尖流淌而出。

最让林婉心惊的是,当考到“饕餮“这样的词时,熙儿不仅写对了,还小声嘀咕着:“这两个字都是食字旁......”仿佛在她眼中,每个汉字都自动分解成了可理解的模块。

字典被翻动的哗啦声越来越急促,林婉的指尖已经微微发凉。她看着女儿歪七扭八却奇迹般准确的书写,突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记忆力的范畴,而像是某种...程序植入般的精准复刻。

科学界有个令人震撼的发现:人类大脑在3-4岁时呈现出惊人的语言学习能力。这个被称为‘语言学习关键期’的黄金阶段,让婴幼儿展现出令成人望尘莫及的语言天赋。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大脑神经可塑性达到巅峰状态。他们不需要识字,仅凭日常对话就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掌握一门语言的发音、语法规则和基础词汇。这种自然学习的过程,远比成人通过刻意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更神奇的是,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同时吸收2-3种语言而不会混淆。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语言处理器,能够自动区分不同语言的语音特征和语法结构。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却仍难以达到母语般的流利程度。

神经科学家发现,这种差异源于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婴幼儿大脑中的“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这两个负责语言处理的核心区域,在这个阶段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会逐渐减弱。

或许正是这种奇妙的组合,造就了熙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她既拥有末世十年磨砺出的成熟心智与洞察力,又具备四岁儿童特有的超强大脑可塑性。这种罕见的特质让她能够以惊人的效率吸收并掌握任何她感兴趣的知识。

就像一台性能卓越的超级计算机,熙儿的大脑同时运行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经过残酷生存环境淬炼的认知处理器,能够快速理解复杂概念;另一套是儿童特有的海绵式学习机制,可以毫不费力地吸收海量信息。这两种特质的完美融合,使她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新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