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地板下的敲门声

打生桩,相信大多数工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简单来说,这就是个活人祭,在工地很多时候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无法继续开工时,便会将一个活人埋进地里,以保证接下来的工程顺利。

不过现在基本听不到打生桩这个词了,一反面是网络的发达,一反面的律法的严明,不过在三十年前,BD市某个工程进行时遇到了一些事,也用了打生桩,工头和工友中午吃饭时在角落商量将队里一个老实人推下地里。

没有意外的,那人在建筑边缘固定时,被工友从背后推倒下去,虽然所在的楼层不高,可下面都是还未封顶的钢筋泥土,男人顿时就被扎了个透心凉,血液将他的衣服染红,眼中满是怨毒和愤怒。

男人在空中翻了个身,将脸部朝上,死死的盯着将他推下去的工友,像是要永远记住他的模样,可他已经是个死人了,记住了又能真么样?

可刚将男人退下去的其中一名工友,却恐惧不已,他刚刚亲手杀了一个人,自此之后,他离开了工地,再没干过相干的行业。

三十年后,一零年初,杨伟来到了BD市,刚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到外地工作,而是选择留在家乡保定,从事和他父亲一样的职业,工人。

八零年的工人,不像现在,那时候的工人工资可不低,杨伟的父亲也是他从小崇拜的对象,每次父亲从工地回来,都会给他带一些小零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八零年后,他的父亲辞退不再当工人,后来就连跟工地有关的活都没干过。

杨伟拿着他和父亲的合照,他和他父亲长得很像,他盯着照片出了神,他很好奇,当年的父亲为什么选择不再当工人了?

杨伟工作的工地还没开工,临时的宿舍也没搭建好,正好他父亲当年工作的地方就在附近,于是他便租下了一间房子,这里的房租莫名的很便宜,住的人也不多,死气沉沉的,总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杨伟在小区里逛了半天,也没看出这个小区有什么奇特,他的父亲正式在建完这个小区后便不再从事建筑行业,

夜晚,杨伟正打算入睡时候,听到了一阵敲门声,他有些奇怪,初来乍到,他并不认识小区的人,谁回来找他呢?

杨伟将门打开时,外面只有漆黑的走廊,见不到人影,他以为是谁的恶作剧,就没有理会,而是将门光上,可每次他将门关上时,那敲门声就会响起,次数多了,杨伟也开始变得烦躁。

再一次打开门没见到人时,杨伟将门合上,没有离开,而是等门被敲响时立刻打开门抓现行,果不其然的,敲门声响起,杨伟没有犹豫将门打开,外面依旧是漆黑的走廊,空无一人。

当时,杨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仔细回味了前几次的敲门时间间隔,走廊很空旷,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藏人,那恶作剧的人敲完门躲哪去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敲完门的人能立刻逃走,可,脚步声呢?

再加上杨伟这次就蹲守在门口,可那人总不可能在敲门声没了的一瞬间就跑出了杨伟的视野范围内.

杨伟没有犹豫,将房门给反锁,自己则做到了床上,就算再响起敲门声,他也没去管。

可敲门声始终萦绕在房间中,杨伟觉得面对这种情况他已经算是冷静的了,他想把事情给合理话,可越是往细处想,就越觉得不对劲,就比如说,这个声音不是门外传来的,而是门内,也就是伟的房间。

而且这声音很近,而离杨伟这么近的地方,只一个地方,那就是地板!

杨伟从床上探出脑袋,刚好能见到地板下有条缝隙,缝隙很小,正常人要想透过缝隙看清楚里面的话只有眯起一只眼睛,理所当然的,杨伟也是这么做的。

杨伟好像真的能看到缝隙里有什么东西,可是不一会,他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猛地在床床上跳了一下。

房间内,杨伟的心跳声像是鼓声一样,他的呼吸急促,眼神满是恐惧,刚才,他盯着缝隙看时,刚开始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漆黑一片,可后来,他居然看到了一只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他被吓得不行,立马缩回了脑袋。

奇怪的是,在杨伟透过缝隙看到眼睛后,他就房间里就再也没有敲门声了。

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让杨伟有些无法入睡,他也不敢下床,像是缝隙里会跑出来什么东西一样。

深夜,杨伟的上眼皮快要完全合上时,一股腐烂的臭味传入了他的口鼻,他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整个人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一点睡意没有。

杨伟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缝隙,可一看不要紧,缝隙中居然源源不断的流出了黑色的液体,液体中似乎在快速的形成一个人心,首先是脚,身体,手,五官,头颅,最后是一个完整的人。

黑色液体中的人顺着杨伟的床尾爬了上来,坐到了杨伟身前,那人的身上有两个窟窿,透过窟窿能见到天花板,窟窿中不断有黑色的液体滴落在杨伟的身上,他一动不敢动甚至觉得下体有一阵清凉的感觉。

地下爬出来的人一副工人打扮,两只被衣手抓住了杨伟的肩膀,手上一发力,表皮的肉像是液体一般流到床上,最后之剩下白骨,见杨伟疼的留下冷汗,可见眼前人用的力气有多大,他死死的抓着杨伟和使其他和对视,嘴中不断传来愤怒的低吼,还我命,还我命,还我命!

最终,杨伟还是被吓得晕死了过去没到第二天醒来,房间内什么都没有,只有被褥的尿骚味和被汗水浸湿的后背,杨伟有些缓神,这一切都是梦吗?

肩膀的疼痛和床上的尿骚味似乎在告诉杨伟,这一切,并不是做梦,而那个工人,正是杨伟父亲三十年前在这片工地上推下去的工人。

好了,故事到这,老刘想说:“那句古话说的好啊,不是仇不报,只是时未到,就算父亲躲过去了,儿子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