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收徐庶,反被盯上!

刘珩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话一出,瞬间便将众人都震惊得愣在了原地。

就连智谋犹如天神下凡一般的水镜先生司马徽,都将那疑惑的眼神投向刘珩。

见到大家果然是这般吃惊的神情。

刘珩也就放心了下来。

他知道他自己的谋划,已经要成功大半了。

于是他又接着道:“不出十年,曹操必然能够攻克袁绍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孙策继承父志,必领兵侵略江东据为己有,又有孙坚遗将辅佐,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珩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还望诸公相助之。”

刘珩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众人皆是屏气凝神,不敢接话,或者说,都没有反应过来。

虽然他们都能够推断出,曹操或许是那个平定天下的人,但这说到底只是推算。

并没有谁能够说服谁。

可经过刘珩这般分析,众人愈发觉得眼前这个少年着实不简单。

“好一个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不过,公璞只是幼子,刘荆州若传业,必是长子刘琦也。”

“公璞又如何以之为基业呢?莫不是要兄弟相残?”

石韬这话问得,多少还是有些冒犯了。

这毕竟是别人的家事,不应主动拿出来细说。

再者。

刘表乃汉室宗亲,当今皇帝的叔伯辈人物,他的继承人问题,也不该这般议论。

唯恐招来杀身之祸,这里毕竟是襄阳乃荆州地界。

“是在下孟浪了,还请恕罪。”

石韬在孟建的“肘击”之下,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当即朝着刘珩行了一记赔罪的礼仪。

这时,司马徽也开口打了个圆场,“广元兄,你这口无遮拦的毛病什么时候也该改改了,圣人云对子骂父乃是无礼。”

“汝虽未出污言秽语,但这议论其他家事,亦非君子所为啊。”

“德赖三公子宽宏大量,不与你一般计较,若是他人,必招致祸端啊。”

司马徽这话,明里是在帮着刘珩数落石韬,实际上是在解石韬的围。

这也变相给了刘珩一些组织语言的时间。

原本他还在担心,自己如果花长时间去思考该如何回答石韬这个尖锐的问题,会被人看出来破绽。

倒没有想到,还有“对子骂父,乃是无礼”这种说法。

当即有了主意。

于是。

他故意装出一副刚刚生气,才缓过来的神情,说道:“广元既然问了,那在下也不妨告诉你,父亲立谁不立谁,自有父亲公断,我为人子自是不会也不可能去干预,请君勿复言。”

“然,荆州无论由两位兄长何人所继,皆乃骨肉兄弟也,必不会手足相残。”

“如此一来,荆州在谁人之手,又有何妨?”

“今父亲遣我治理江夏,已然令我顿感忧心忡忡,只怕上负父亲所托,下负黎明百姓,故特来此求贤。”

“诸公若是不弃,珩愿拜请前往江夏为天子牧民,诸公以为如何?”

刘珩此话一出。

瞬间便令幼年诸葛亮两眼放光。

如此忠孝两全之主,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明主。

不过。

考虑到自己今年才十岁出头,他又将这想法给按下,转而将目光投向徐庶和崔钧。

这两位算得是他的室中好友,也是除了水镜先生之外,真正赏识他才学的两人。

他自然希望,这两位好友能够出山辅佐刘珩。

只待将来,他弱冠之后,也好共事一主,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叮!恭喜宿主收服名臣崔钧,实力大增,匡扶汉室又进一步,奖励声望+300!】

【叮!恭喜宿主收服名臣徐庶,实力大增,匡扶汉室又进一步,奖励声望+1200!】

“三公子若是不弃,徐庶愿为驱使。”

“崔钧亦是如此。”

徐庶和崔钧相继起身给刘珩一拜。

“哈哈哈哈……元直、州平,快快请起,珩有二位先生相助,大事必成矣,哈哈哈哈……”

刘珩赶忙起身去将徐庶和崔钧扶起。

费了这么多的口舌,不就是为了过来“捞人”的吗?

虽然没有收到诸葛亮,但有徐庶相投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至于崔钧崔州平,算是半买半送的名臣吧。

倒也不错。

只要有徐庶在身边,刘珩就不会担心诸葛亮和庞统不来相投。

现在急也没用,不如先发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将名望传播出去。

这样吸收名臣武将的速度,才是最快的。

不然,即便刘珩熟知三国历史,知道那些名人现在住在哪里,也不好实地过去相邀。

一来是因为路远耽误事,二来也怕扑空。

倒不如将自身的名气和实力全都宣扬出去之后,让他们自己来投。

打定主意后,刘珩也没有再在宴席上面说什么招揽的事情。

反倒是诸葛亮,主动说他过几个月可能会去江夏游玩一番。

刘珩自然是表示,如果诸葛亮过来,一定好好招待之类的话语。

紧接着。

众人又喝了一些茶水聊了些文人风雅之事后,便各自散场了。

因为时间和需要跟家里人打招呼的缘故,徐庶和崔钧都没有跟着刘珩回去府邸。

只待刘珩任职文书下来,再一同前往江夏。

“来人啊,给子龙安排一处靠近我房间的厢房,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是,公子。”

一回到自家宅院,刘珩便吩咐下人给赵云找个好房间住下。

他则是独自往自己的房间走去,准备抽奖事宜。

与此同时。

蔡府之中,蔡瑁、张允、蒯越和刘琮四人,正在书房密谋着些什么。

“异度兄,左右来报,老三今日乃在水镜庐中度过,若吾观之,此子不除必成大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