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七盏狐火

暮色似祖母绿的绸缎披在松针编织的穹顶,七团幽绿的磷火在林间跳起古老的圆舞曲。

老者在石台上燃起松枝,烟雾中茶香与松脂味交织,袅袅萦绕在他布满褶皱的脸上,仿佛每一寸年轮都在诉说着过往。

“昨夜王婶家的狸猫叼着块金箔进了梅林,今早张福叔在泉边捡到一枚铜钱,上面沾着古怪的红锈。”年轻人攥紧手里的木镰,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眼神闪烁着惊恐与好奇。

老者轻咳着敲了敲锅沿,水汽中浮现出时光的残影:“贪多嚼不烂。”他的声音如同松木断裂,每一道年轮都承载着祖辈的训诫,“这火苗是祖辈留下的试炼,每年都会出现,但真正的宝藏从来不在山林,而在人心。”

当深蓝色夜幕覆盖群山时,七团磷火突然跃动出不同的色泽。最西边的那团渐次泛红,化作蜷曲的赤色光晕,轻巧掠过岩壁。古老的符文在青石上复苏,金色线条流淌出温润光泽,恰似祖先刻下的智慧箴言。

人群自发围成圆阵,将发光的石台护在中央。他们将怀里的旧物轻轻放在符文中:褪色的布偶、缺口的陶罐、锈迹斑斑的鱼钩。随着祭品的摆放,符文缓慢拼凑出一扇斑驳的木门,门上浮现出七颗水晶般剔透的凹槽。

“这是考验,不是馈赠。”老者的声音在夜风中扩散,“祖先早有箴言:当贪念化作七色之火,唯有同心才能守护家园。”

当第一缕光从门缝溢出时,最西边的那团狐火突然裂开。鲜红的触须试图侵入符文,却被人们伸展的双掌截断。青年们用身体围成防护圈,孩子们将萤火虫装进罐子照亮,老人们吟唱着世代相传的歌谣。赤色光晕在众人的守护下慢慢褪去,最终化作七颗晶莹的水珠融入门扉。

黎明时分,残月低悬。那扇由众人守护的木门上,符文已变成繁茂的青藤。门后传来潺潺溪流与鸟鸣,却无人急于推开。年轻人将怀里的干粮分成小块分给老人,孩子们把采集的野果倒进公共的陶罐,妇女们将布偶上的线头织成温暖的手套。

巡山队的火把照亮林间时,只见数十人围坐成圈,正将各自的祭品重新分发给需要的人。老者的掌心托着最后一颗水珠,里面浮动着七色微光:“第七盏狐火熄灭之时,便是我们学会分享之日。”

当秋收祭典再次举行时,林间多了一座石碑。碑文上镌刻着每人的名字,以及七颗深浅不一的凹槽。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将收获的粮食倒入槽中混合,再分给每个家庭。

多年后,当外地商队经过此地,看到村民们用共同磨坊加工的面粉、共享果园的果脯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守护着第七盏永不熄灭的狐火——那是一盏用信任与分享点燃的永恒之光,映照着人间最朴素的真谛。

老者在茶香中轻声自语:“当人们学会用双手守护彼此,七色之火终将化作滋养万物的清泉。”

而那夜林间未熄的第七盏狐火,在晨曦中化作七颗露珠,悄然融入村民的掌心,成为他们血脉里世代流淌的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