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深夜绘图

时雨晴的马克笔在纸上划出最后一道弧线,勾勒出云朵被子的柔软边缘。窗外,凌晨四点的城市寂静无声,只有她的台灯在公寓里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工作台上散落着十几张完成的海报设计,每一张都以“庇护所:被子与记忆的艺术“为主题,配以她绘制的俱乐部插画。

马先生的话像一把刀悬在她头顶——“那块地皮已经卖给开发商了,月底就拆。“现在是十月二十日,意味着俱乐部最多只剩十天寿命。时雨晴咬住下唇,强迫自己专注于面前的设计。绝望不是选项,至少不是现在。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婉发来的消息:【联系到《城市艺术》的编辑,同意做专题报道。海报好了吗?】

时雨晴拍下最新完成的海报照片发过去:【最后三张明天上午完成。场地确认了吗?】

【李医生的侄女给了我们社区中心主展厅,免费使用两天。】苏婉回复,【程树知道了吗?】

时雨晴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自从前天晚上在储藏室与程树共同整理被子后,他一直表现得异常平静,甚至主动帮忙联系了几位老会员提供展品。但每当提及展览细节,他的眼神就会飘向远处,仿佛已经在与俱乐部告别。

【还没告诉他地皮的事。】她最终回复,【需要找个合适时机。】

放下手机,时雨晴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桌上那幅程树和小星的肖像已经完成,兄妹俩在画中相视而笑,周围环绕着飞舞的被子。这是她最满意的作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幅——如何捕捉一个从未谋面的女孩的灵魂?如何描绘程树眼中深藏的哀伤与爱?

她小心地将画放入保护套,然后从抽屉里取出那张泛黄的照片。苏婉说这是小星最后一次生日,七岁的女孩还不知道自己只剩一年生命。时雨晴轻轻触摸照片上小星的笑脸,一种奇异的亲近感涌上心头。也许是因为程树谈起妹妹时声音里的温柔,也许是因为那些被精心保存的儿童被子,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孩似乎已经成为她创作的一部分。

窗外,天空开始泛白。时雨晴关上台灯,躺倒在沙发上,用那条灰色云朵毯子裹住自己。毯子上淡淡的薰衣草香让她想起俱乐部的气息,想起程树折叠被子时专注的侧脸。三天没去俱乐部了,她突然无比想念那个空间,想念被棉被包裹的安全感。

睡意终于袭来,时雨晴陷入浅眠,梦见自己站在一条长廊里,两侧挂满各式被子,每掀开一条,后面都藏着程树不同时期的模样——少年时严肃的眉眼,大学时期疲惫的神情,现在眼角带着笑纹的温和面孔...

手机铃声粗暴地打断了梦境。时雨晴挣扎着摸到手机,屏幕上显示“苏婉“的名字,时间是上午九点十七分。

“雨晴,出事了。“苏婉的声音异常急促,“马先生今早带人去俱乐部贴了封条,说程树违反租赁协议擅自改变用途。程树现在人在那里,情况...不太好。“

时雨晴瞬间清醒,从沙发上弹起来:“我马上过去。“

“等等。“苏婉压低声音,“别一个人去。我在组织会员们,十点在巷口集合。我们需要...展示一下集体力量。“

挂断电话,时雨晴用冷水洗了把脸,镜中的自己眼睛布满血丝,黑眼圈明显。她换上那件深蓝色连衣裙——幸运色,然后小心地将程树和小星的肖像装进画筒。出门前,她犹豫了一下,又从墙上取下那幅“0723号庇护所“的原稿。

巷口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远远超出时雨晴的预期。除了苏婉、林教授和小雨,还有分享会上见过的几位会员,以及一些陌生面孔——想必是俱乐部的老会员。他们举着手写的标语:“保护我们的庇护所“、“被子有治愈的力量“、“记忆需要空间“。

苏婉穿着醒目的红色风衣,正在分发打印的传单。看到时雨晴,她快步走过来:“情况比想象的糟。马先生不仅贴了封条,还叫来了拆迁队评估建筑结构。程树凌晨三点就来了,发现后一直坐在门口,不让任何人靠近。“

时雨晴的心一紧:“他没事吧?“

“表面冷静,但...“苏婉摇摇头,“你知道他的脾气。“

队伍向巷子里移动,时雨晴走在最前面,画筒在背上轻轻拍打。转过最后一个弯,俱乐部的蓝色木门映入眼帘——现在被交叉贴了两道刺眼的黄色封条。程树坐在门前的台阶上,背挺得笔直,像一尊守护神像。三个穿着工作服的男人站在不远处,拿着测量工具指指点点。

更令人惊讶的是,媒体已经到场——两名记者模样的人正在拍照,还有一台摄像机对着俱乐部招牌。

“《城市艺术》的人?“时雨晴小声问苏婉。

小说家神秘地微笑:“我可能还联系了几家其他媒体。'历史建筑面临强拆,市民自发保护',不错的新闻角度,不是吗?“

队伍接近时,程树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时雨晴脸上。他看起来疲惫不堪,眼睛布满血丝,但嘴角微微上扬,像是见到她的瞬间获得了某种力量。

“这是什么?“一个测量员指着逐渐靠近的人群问道。

“我的证人。“程树站起身,声音低沉而坚定,“证明这里一直是合法经营的文化场所,不是什么'擅自改变用途'。“

马先生从俱乐部侧面转出来,西装革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看到聚集的人群和媒体,他的脸色变得铁青:“程树,你这是煽动闹事!“

“只是展示真实情况。“程树平静地说,“俱乐部运营五年来,从未收到任何投诉,反而有几十位会员愿意作证这里对他们的帮助。“

林教授走上前,银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作为退休教授和三十年社区志愿者,我证明棉被包裹俱乐部是合法且有价值的心理疗愈空间。“

“我的抑郁症在这里得到缓解。“小雨举起她的彩虹毯子,“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记者们迅速围上来,相机闪光灯不断闪烁。马先生的脸越来越红,额头渗出汗水:“这改变不了事实!地皮已经合法出售,月底必须清空!“

时雨晴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头顶。她挤到最前面,从背上取下画筒:“马先生,您知道这里对人们意味着什么吗?“她抽出程树和小星的肖像,高高举起,“不仅仅是生意,是记忆,是疗愈,是像这样的连接!“

阳光下,画中的兄妹栩栩如生,小星的笑容纯净无邪,程树眼中的保护欲几乎要跃出纸面。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赞叹,连测量员都停下工作来看。

马先生的表情微微动摇,但很快恢复冷硬:“感人的艺术,小姐,但法律就是法律。“他转向程树,“最后期限不变。月底前清空,否则强制执法。“说完,他推开人群大步离开,测量员们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走了。

媒体立刻围住程树和时雨晴,问题如潮水般涌来。程树轻轻摇头,示意不想接受采访。苏婉熟练地接过局面,引导记者们采访其他会员,讲述俱乐部对他们的意义。

趁乱中,程树拉住时雨晴的手腕,带她退到俱乐部侧面一个安静的角落。他的手掌温暖而粗糙,指腹有长期整理被子留下的薄茧。

“那幅画...“程树的声音有些沙哑,“你什么时候完成的?“

时雨晴突然感到害羞,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昨晚。苏婉给了我照片,我想...小星应该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程树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强迫她直视自己的眼睛:“谢谢你。“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无法计量的情感。

他们四目相对,时雨晴感到时间仿佛静止。程树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蜂蜜般的金色,她能看清每一丝虹膜纹理,每一道显示他疲惫与坚韧的细纹。

“你知道地皮的事了。“她轻声说,不是疑问。

程树点点头:“一直都知道。马先生三个月前就通知我了。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为什么不告诉大家?“

“因为像今天这样的情况。“程树苦笑,指了指喧闹的人群,“我不想让大家为了注定失败的事情伤心费力。“

时雨晴抓紧画筒:“不是注定失败的。展览还在筹备,媒体报道会引起关注,也许...“

程树突然将她拉入怀中,一个短暂而有力的拥抱。他的心跳透过衬衫传来,快而有力。“无论结果如何,“他在她耳边低语,“你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礼物——让小星被记住。“

他们分开时,苏婉正带着记者走过来。“雨晴,《城市艺术》的编辑想采访你关于插画创作的事。“她看了看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氛,补充道,“当然,如果你们有更重要的事...“

“不,我去。“时雨晴整理了一下情绪,从画筒里取出其他作品,“展览必须成功。“

采访持续了整个上午。时雨晴讲述了她如何从失眠患者变成俱乐部会员,又如何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艺术。其他会员轮流分享故事,展示他们珍视的被子。程树则保持低调,只在被问及俱乐部理念时才简单回应几句。

中午时分,人群逐渐散去。苏婉统计了媒体名单,满意地宣布至少有四家会报道,包括《城市艺术》的专题。林教授组织了一个值班表,确保每天都有会员守在俱乐部外,防止马先生突然行动。

“我会通宵。“程树说,看着被封条封锁的门,“以防万一。“

“不,你回家休息。“苏婉坚决地说,“我和李医生值第一班。明天林教授和赵女士接班。雨晴,你需要准备展览,别熬夜。“

时雨晴想抗议,但确实有十几幅画还没完成。她妥协道:“至少让我送程树回家。“

告别其他人后,时雨晴和程树默默走在街上。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家在哪?“时雨晴问,突然意识到她从未去过程树的住处。

“离俱乐部不远,走路十分钟。“程树指了指东边,“一间小公寓,没什么特别的。“

“我想看看。“时雨晴脱口而出,随即为自己的冒失脸红,“我是说...也许有些被子可以借来展览...“

程树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来吧。“

程树的公寓在一栋老式红砖建筑的顶层,没有电梯,楼梯间散发着木材和岁月的气味。门打开后,时雨晴惊讶地发现整个空间几乎被被子占据——墙上挂着,沙发上堆着,甚至餐桌上也铺着一条巨大的拼布被。

“我...喜欢研究不同文化的被子。“程树有些尴尬地解释,迅速收拾出一条通往沙发的小路,“喝茶吗?“

时雨晴点点头,小心地在沙发上坐下。身下的被子触感奇妙,像是羊毛和丝绸的混纺。她环顾四周,发现墙上挂着的不仅是普通被子,还有各种织物艺术品——日本绗缝被,印度坎tha刺绣,甚至有一条看起来像非洲肯特布的鲜艳织物。

“这些都是你收集的?“她惊叹道。

程树在厨房烧水,声音从那边传来:“旅行时慢慢积累的。每条被子都有一个故事。“他端着茶盘回来,上面是两杯冒着热气的花茶和一碟小饼干,“比如这条,“他指了指时雨晴坐着的被子,“是苏格兰一个老奶奶教我做的,用了传统植物染料。“

时雨晴轻抚被面上的复杂花纹:“真美。“她突然想到什么,“程树,这些应该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看到被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程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头:“可以。但有几条我想保留私密...小星的,还有...“他的目光飘向卧室半开的门。

时雨晴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隐约可见一条粉蓝色的毯子整齐地铺在床上——和她那条几乎一模一样。“你找到了另一条?“

“不,就是给你的那条。“程树有些不好意思,“我...多做了一条相同的。有时候...“他没说完,但时雨晴明白了。有时候他需要看着这条毯子,想象有人正因为它而感到安慰。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时雨晴不知该说什么。她端起茶杯,让热气模糊自己的表情:“展览后天上演,你准备好了吗?“

程树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突然显得疲惫不堪:“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准备。看着人们来告别俱乐部?看着小星的被子被当作展品?“他摇摇头,“但我知道必须这样做,为了所有相信这个地方的人。“

时雨晴放下茶杯,鼓起勇气握住程树的手:“不仅仅是为了告别。是为了展示俱乐部有多重要,也许...也许会有转机。“

程树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你真是不可思议的乐观主义者。“

“不,我只是...“时雨晴寻找合适的词,“相信你的理念。被子确实有治愈的力量。我的画就是证明。“

他们相视而笑,无需更多言语。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在拼布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雨晴突然希望时间就此停驻,在这个被被子包围的安静午后,只有他们两人和未说出口的理解。

但现实不容逃避。她还有十几幅画要完成,展览筹备进入最后冲刺。喝完茶,时雨晴起身告辞,程树送她到门口。

“明天见?“他问,声音里有一丝不确定。

时雨晴点点头:“明天,后天,直到...直到最后。“她踮起脚尖,飞快地吻了吻他的脸颊,然后转身下楼,不敢回头看他的表情。

回家的路上,时雨晴的大脑已经构思好新的画作——程树公寓里的各国被子,阳光下的织物纹理,还有那个半开的卧室门后隐约可见的粉蓝色毯子。这些都将成为“记忆的纹理“系列的一部分,讲述一个关于治愈、失去与坚韧的故事。

而故事的最后章节,还没有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