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金蝉脱壳

马蹄扬起的尘土还未落定,他的目光已经扫过整个营地。

“陛下要的王牌战士已经准备就绪,请陈大人检阅。”

赵嫣说着,一旁走出一位身着银甲的女将。

那女将面容精致,眉眼间透着几分异域风情,一看便知非中原血统。

银甲勾勒出她婀娜的身姿,腰间佩剑闪着寒光。

“这位是默马玉儿将军,剑术了得,曾在云陲边境立下赫赫战功。”赵嫣介绍道。

“末将见过陈大人。”默马玉儿抱拳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顾煜目光在默马玉儿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等美人,日后定要收入囊中。

他暗自思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旁的赵巧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这死太监又开始发骚了,真是给太监丢人。

她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仿佛要将这股怒气发泄在剑柄上。

“默马将军看来不是中原人士?”

顾煜故作好奇地问道,目光在默马玉儿精致的面容上流连。

“回大人,末将母亲是云陲人,所以相貌略有不同。”

默马玉儿低垂眼帘,语气中带着几分解释的意味。

“原来如此。”顾煜点头,

“听闻将军剑术了得,正好此行对付山匪,定能派上用场。”

营地内,士兵们整装待发。

刀枪铮铮,马蹄阵阵,一派肃杀之气。

顾煜环视四周,对这支精锐之师颇为满意。

“赵将军费心了。”顾煜朝赵嫣拱手,随即下令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东而行。

顾煜居中,赵巧紧随其后,孙锋和默马玉儿各自统领一支人马。

晨露未干,草木清新,远处山峦若隐若现。

“默马将军,你母亲是云陲人,为何要用外族姓氏?”

顾煜策马靠近默马玉儿,看着她骑在马上婀娜的身姿,心中暗自遐想。

“回大人,末将祖父本是戎族,迁居中原后仍保留原姓。”

默马玉儿解释道,马鞭轻轻拍打着马背,“不过大人放心,末将早已是北魏子民。”

她因异域面容常遭质疑,每每需要解释来历,心中难免苦恼。

这些年来,她用一次次战功证明自己的忠诚,可仍有人对她的身份心存疑虑。

“无需介怀。”顾煜正色道,

“认同北魏文化者,皆为北魏子民。以貌取人,实为下策。”

“前辈的思维高度让我跪服。”默马玉儿眼前一亮,

“末将也以为,忠于北魏才是根本。”

“说得好。”顾煜笑道,“对了,为何取此名?这倒是个有趣的名字。”

“因为...末将身上有体香。”默马玉儿低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羞涩。

“哦?”顾煜故意嗅了嗅,“怎么闻不到?莫非将军在说笑?”

“大人说笑了,隔着衣甲自然闻不到。”

默马玉儿俏脸微红,连忙转过头去。

“那不如...”

“死太监,色胆包天!”赵巧忍不住低声怒骂,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

孙锋见状赶紧打圆场:“将军息怒,陈大人只是与默马将军说笑罢了。”

行至京师二十里处,道路渐渐崎岖。

远处传来阵阵鸟鸣,林间雾气缭绕。顾煜勒马停下:

“我与赵巧先行一步,你二人按原计划行事。”

“为何要分头行动?”默马玉儿不解地皱眉。

“山匪背后必有内应,我二人先行打探。”

顾煜解释道,目光扫过四周密林。

“大人独自前往太过冒险。”默马玉儿语气中带着担忧。

“放心,有如此美人在侧,他哪舍得去死。”赵巧冷笑道,语气中满是讽刺。

默马玉儿闻言一愣,不知该如何接话。

孙锋强忍笑意,假装整理马鞍。

“咳咳,孙锋你记得安排两人假扮我们。”

顾煜尴尬地转移话题,“我们这就动身。”

“大人一路小心。”孙锋抱拳,目送二人离去。

顾煜与赵巧换上便装,先一步奔赴涌江郡。

从京师到涌江郡需四天路程,骑马也得两天有余。

沿途山川起伏,村落零星。

赵巧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跟在顾煜身后。

她心中清楚,这次出使涌江郡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山匪肆虐,背后必有隐情。

与此同时,南燕玉京皇宫。

文德阁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

窗外传来阵阵蝉鸣,夏日的暑气似乎连宫墙都无法阻挡。

一名太监捧着沉香木制成的牌子进来,步履轻盈。

“皇上该翻牌子了。”太监恭敬地说道。

这是顾煜发明的翻牌子制度,如今已在南燕皇室推行。

虽然皇帝宠爱柳妃,但后宫不可独宠一人,以免生出事端。

牌子上写着各位妃嫔的封号,每日由皇帝翻开一块,决定当晚的宠幸对象。

皇帝随手翻出一块写着“贵妃”的牌子,目光略显疲惫。

“今晚去赵权妃处。”他淡淡地说道。

太监刚退下,阿蛇便快步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皇上,凤都城传来消息,女帝派陈业前往涌江郡平定山匪,只带了两千兵马,赵巧随行。”

“消息可靠?”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变得锐利。

“千真万确,陈业已在路上。”阿蛇语气笃定,“属下的人亲眼所见。”

皇帝站起身,负手而立。

窗外的蝉鸣声愈发刺耳,夏日的暑气仿佛一瞬间变得更加浓郁。

这个顾煜,究竟想要做什么?

皇帝在文德阁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时而停下,时而加快,神情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传五皇儿觐见。”皇帝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窗外的夜色。

阿风远意领命而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文德阁内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声响。

四个皇子各有所长,大皇子武艺超群,已是天师境界的高手,现为太子总揽朝政。二皇子精通商道,掌管南燕商会。

五皇儿赵忠修为达到通灵境界,心思缜密,执掌天卫司。

这个皇子的才华真是了不得,主理墨香馆。

夜风吹动窗棂,发出吱呀声响。

皇帝的目光在烛火中闪烁,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没过多久,五皇儿赵忠快步走入文德阁。

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几分精明。

“父皇。”赵忠躬身行礼,声音恭敬。

皇帝转过身来,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陈业此刻正带着赵巧前往镇武威府剿灭山匪,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调动天卫司精锐,务必将其除掉。”

赵忠心中一惊,父皇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却如此激动。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父皇的表情,试图揣摩其中深意。

“陈业两次出手,夺我青龙城、铁壁城,还杀我两员大将。”

皇帝的声音渐渐提高,“若能取其首级,朕必重重有赏。”

“儿臣遵命。”赵忠低头应答,脑海中已在盘算如何调动欧顾明的力量。

皇帝许诺重赏,这或许是个争夺太子之位的机会。

阿蛇在一旁低声道:“陛下,欧阳烁与陈业交恶,不如...”

“你倒是聪明。”皇帝笑着打断了他的话,“赏银百两。”

其实皇帝早已派人联系欧阳烁,根本不需要阿蛇提醒。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