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吴秀莲说:“地震之前这儿没有湖,是一片平川地,山脚下有一条小溪,一个跨步就过去了,咱这里是个出富人的窝窝。”

吴秀莲的大襟上挂着宝瓶样的针插子,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赵志强问:“妈,那这家家主叫啥名字?”

吴秀莲说:“据说这家主事的是个女人,人们都叫她‘闫寡妇’,她的男人死得早。这天,闫寡妇起得早,心情好,便在伙计的陪同下站在堡墙上往外看。当时她看到眼前的壮观景象,突然把持不住自己,说了一句欺天的话:‘老天爷啊!若要俺穷,除非身后的这座山垮下来。’谁知话刚说完山真的垮塌下来了,把闫寡妇一家人埋在山下的大堡子里了。你看对面的那座山只有半截子,闫家就压在那座山底下。她说了欺天的话,地震了,被埋到了山下。直到现在,那一道弯叫闫儿湾,那个山嘴还叫闫儿嘴。”

吴秀莲顿了顿,说:“娃,你记住,你将来生活好了,有吃、有喝、有钱花时,也不能造孽。”

赵志强用红胶泥捏好两个车轮子,抬头问:“为啥?”

吴秀莲喝了口水,说:“娃,这是积福报。我们这儿从前有一个富户,日子过得非常好。就因为生活太好了,这家人觉得吃不穷、穿不穷,家里的光阴几辈子都筛豁不穷,便看谁都有些不顺眼。有一天,老婆婆在揉面,

儿媳妇在看娃娃。娃娃拉屎了,儿媳妇急喊:‘妈啊,妈啊!娃娃拉了,快找个东西擦屎!’这老婆婆两手面,没有顺手的东西,就抓了一个面团给娃娃擦了屎,顺手丢在院子里。家里光阴好,狗都不吃粘了屎的面。这事做得太过分了,不珍惜养活人的五谷。恰巧被上天派来巡视人间疾苦的神仙看到了,就上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很生气,命令天神下了一场暴雨,结果引发山洪把这家子人冲走了,其他人家也跟着受了灾。”

赵志强睁大眼睛问:“妈,真有玉皇大帝?”

吴秀莲捋了一下遮眼的头发,认真地说:“咋没有?有老天爷就有玉皇大帝。妈没见过世面,都是听老先人传下来的。人不管多富有,要珍惜吃喝,不能铺张浪费,否则会导致风气变坏。如果多得吃不完,就拿去做善事,救救穷人,也算是结一种善缘。人富了要修德,德薄了压不住财,财就跑了。多做善事,就会积更多福报。当你不求回报时,有一天回报就来了。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道理。”

赵志强的脸有些痒,用手抓了一下,脸上留下几道泥印,像只花猫。逗得母亲咯咯直笑。赵志强追问:“妈,啥是传统?”

吴秀莲止住笑,说:“你长大读书了就知道了。当然,外面的人是啥思想,妈不知道,如果我们把这种思想丢了,人人都急着要回报,那就是把中国文化的根丢了,社会也就乱套了。娃,我们穷,别人帮了我们,我们要记着恩情。你还不上,要给自己的后代说,让娃记着,你的后代总有强的,说不定有一天就加倍地还了人情。人人不能一马跑出头,有风光时,也有落魄时。当别人有了困难求你时,该帮的大胆去帮,但千万不能帮倒忙。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总要出去闯世界。社会在不断地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人心变得功利,事事求回报,干啥都要好处,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我娃要注意了,你要远离那些充满负能量的人,与正直、心善的人交往。多存钱,少欠债,把自己顾好。”

赵志强搓着泥手,问题又来了:“妈,外国人也会这样吗?”

吴秀莲看了看她纳的鞋底,说:“妈没去过国外,不知道外国人啥思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是这种思想,那这个国家肯定是没良心、没文化的,我娃也不能在这些国家待、与这些国家的人交往,如果实在要交往,就得小心着、防着。这样的人为了利益,说害你就害了,因为他是利益为上,从不把道德作为做人准则,一切都是看利益,他迟早会出卖你。这样的人,你不能深交,也不能口吐真言。”

赵志强似懂非懂地眨巴着乌黑的大眼睛。

吴秀莲又感叹道:“人世间的道理太多了,学也学不完,但是我娃记住这几点就行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赵志强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每天听母亲给他念叨这些“碎糜子”。他边玩边听,有时听,有时不听。

赵志强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天天盼着过年。过年就会有好吃的、好穿的,有零花钱,有炮放,有伙伴玩。大人们都乐呵呵地,也不咋生气,所以过年是那样的美好。

年来了,在爆竹声声中,喜气洋洋地来了。腊月二十三,母亲在厨房锅台的后墙贴上灶神像,供上香火,忙喊放炮,一脸安详与庄重。赵志强最喜欢放炮了,看到那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地如桃花瓣般飘落,美极了。

那时还有大一点儿的炮仗,几分钱一个,咚地一声响,地皮都在抖,感觉空气都被炸开了花。赵志强特爱放,一放就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放。爷爷赵作鹏就光着脚跳下炕,追着孙子打,嘴里喊着:“你狗日的能少放几个不?那是钱买的!”

赵志强最烦爷爷了,说:“这个老汉小气得很啊!”

父亲虎着脸,佯装生气地说:“找打!”

赵志强不服气地说:“爷爷就小气得很嘛!没冤枉他老人家。”

一家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爷孙俩总算消停了。

赵作鹏身子闲了,嘴巴不闲,念叨起他的陈芝麻烂谷子:“天大大,家从细处有。一个炮三分钱,你这一阵就放掉多少?过年还有几天呢,现在放完了过年放啥?你太爷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一个念书娃娃,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贪玩上,念书如果也能这么上心,还怕考不上大学?一天把你们当宝一样供着,可你们从来不把老太爷的话当话,在学习上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