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谈妥了
- 年代,从抓贼立功开始起飞
- 四海散人
- 2189字
- 2025-06-20 00:02:20
易县比涞源县大多了,而且是半山半平原地区,经济状况也好一些。
易县知母称西陵知母,名气比涞源县还大一些。
不过产量比较低,价格也高一些。
外贸公司并没有指明要西陵知母,所以李青山也不会那么麻烦。
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首选涞源县的货。
李青山来到易县并没急着去找货,而是买票去景点玩了两天。
易县也是文化古城,有很多的旅游景点。
清西陵、狼牙山、荆轲塔……
席宏建和张经理两个老狐狸想晾着他,那他也不着急,干脆好好玩两天,看看谁更着急。
他还就不信了,守着荤腥的猫儿不会偷?
……
第一天,吃喝玩乐!
第二天,吃喝玩乐!
第三天,李青山下午刚刚回到旅馆,就发现门外站着一个不速之客。
“席经理?”
“李兄弟,终于找到你了。”
席宏建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险些就哭了出来。
他来易县两天了,直接在药材公司和土产公司门口蹲守,但都没有发现李青山。
找不到人,他只好给张经理打电话。
张经理那边很生气,要是找不到李青山,他也不要回来了。
席宏建没办法,只得一个旅馆一个旅馆的找。
找了两天了,他终于找到了。
“李兄弟,赶紧跟我走,张经理那边已经有消息了。”
席宏建迫不及待的就要扯着李青山回去。
“哦,张经理出差回来了?”
李青山笑着问道。
“早回来了,早回来了……你这不告而别,张经理十分的担心。”
席宏建敷衍了两句。
“担心啥,我不是告诉过你们店的小姑娘去易县玩两天吗,她没告诉你吗?”
李青山不动声色给那个嗑瓜子吃花生的售货员上了点眼药。
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啥?
席宏建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这个小菊,太不像话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没跟他说?
回去看他怎么收拾这个蠢女人?
不过李青山的话也不能全信。
谁知道这两天他有没有接触易县这边的人?
“李兄弟,易县没什么好玩的。咱们先办正事,办完正事,回头我给你安排好的地方玩。”
席宏建拍着胸脯。
呵呵……
李青山也笑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啊?
看样子那边有些沉不住气了,那就回去吧。
希望这次回去能谈个好结果。
“这边还挺好玩的……等忙完了,我再过来玩两天吧……”
李青山开始收拾东西。
席宏建这才放下心来,笑着帮他搭把手,心中暗自开始琢磨起来。
李青山话里的意思是,如果涞源县那边谈不妥,他还会来易县这边找别的商机的。
不行!
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一定要把他留在涞源县。
上车后,席宏建油门踩到底,一路疾驰回到了涞源。
张经理早就在老回回饭店候着呢?
“小李,实在不好意思,前两天刚刚接到上级通知,去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这小席也是的,怎么不好好安排一下呢?”
老狐狸笑眯眯的凑了上来,把锅甩到了席宏建头上。
席宏建唯唯诺诺不敢吭声,把店里的小菊抱怨了一顿。
来之前,席宏建已经跟他沟通过了。
“领导客气了,公事为大,公事为大。”
李青山也客套了两句。
还是熟悉的房间,还是熟悉的菜肴,但这次李青山没抢着下去结账了。
毕竟客气是必须的,但也得看对谁。
对于张经理这种老狐狸,过分客气反而会让他觉得你心虚。
八大碗上来了,鞭打绣球也上了,这次没上老白干,上的是茅台。
八五年国营店里卖的一般是五星茅台。
这玩意比不上涉外酒店的飞天专供,所以档次就降了不少。
但在小地方还是天花板的存在。
“小李啊,给你透个底吧。一吨毛知母,我能搞得到,但需要协调很多部门,才能名正言顺的运出涞源县。”
张经理开门见山。
这也是涞源县毛知母难搞的原因。
上下都指望这点东西出口创汇呢,多少双眼睛都盯着,想要在这些人眼皮底下搞货,必须要打点到位。
“张经理,我搞毛知母也是为了赚钱。如果成本高过我的预期,就没必要了。”
李青山淡淡的说道。
你诚恳,我也诚恳。
大家都是为了赚钱,那干脆就实打实的谈。
谁也别把谁当傻子。
“那是,那是,都是为了赚钱嘛……”
席宏建打了个圆场。
他这个陪酒的演绎的很到位。
每当冷场的时候,都会站出来活跃气氛。
每到领导为难的时候,他也会适当的缓和一下。
“我就喜欢李老弟这个敞亮劲,这个数,一吨货,我保你平平安安的离开涞源县。”
张经理手指蘸了酒,在桌面上写了20两个符号。
李青山笑了!
这是拿他当傻子呢?
涞源县药材公司一吨毛知母才卖多少钱?
十万已经是撑死了。
张经理敢要二十?
疯了吧!
“张经理,涞源县药材公司对外的报价可是十万一吨。”
李青山提醒他。
“我知道,但如果你能买得到,那你可以去买十万一吨的。”
张经理语气有些狡猾。
毛知母被县药材公司控制的死死的,每年的供货量都有限,一般外贸公司根本得不到配额。
这也是他敢要二十的底气。
“张经理恐怕还没有了解外貌市场的情况。人家买的都是十万一吨,我买二十万一吨的货卖给哪家公司?哪家公司敢要?对不住,这生意我做不了。”
李青山摇了摇头,然后站了起来。
李老弟,李老弟……
席宏建急忙扯住了他。
“你是干外贸的,赚的多,我们赚的少,大家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这就是跟班的作用,张经理不方便说的话,他说。
张经理不方便做的事情,他做。
“席经理,哪有这么回事。外贸公司那都是国家的,我哪有那个资格?再说了,我买的货是人家的两倍,那外贸公司凭啥收我的?”
李青山摊手。
生意嘛,就是个谈字。
今天谈不妥,明天可以再谈。
直到谈的双方满意为止。
显然这两个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上来就把心思暴露了。
“李兄弟,那我退一步,十八。我好给别人有个交代。”
“十二,我知道你们从药农手中收货没多少成本。”
“十五,毕竟不是我一个人,需要很多部门协调。”
“十三,这是我的底价,也不需要你们协调运输部门,只需送到火车站货场就行。”
“原来,老弟有铁路方面的关系,成交,也少了我们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