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刀笔小吏

“啪!“

竹简重重拍在案几上的声音让秦越浑身一颤。他抬起头,对上一双怒火中烧的眼睛。

“季婴!这就是你誊写的公文?“年过半百的老文书胡毋敬须发皆张,枯瘦的手指几乎要戳到竹简上,“'黔首'二字竟敢擅自改为'民'?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秦越背后沁出一层冷汗。三天前他还是考古系研究生,现在却要完全按照秦朝的文书规范工作。他习惯性地用了后世常见的“民“字,却忘了在秦朝,“黔首“才是官方对平民的称谓。

“小子知错,请胡公责罚。“秦越伏地叩首,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三天来,他已经摸清了官署里的人事关系。胡毋敬虽只是个普通文书,却是李斯亲自举荐的文字专家,在“书同文“政策推行中地位特殊。

“按律当笞二十。“胡毋敬冷冷道,“来人——“

“慢着。“

一个阴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秦越不用抬头也知道是谁——赵高。这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权臣现在还是咸阳令史,但举手投足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赵大人。“胡毋敬连忙行礼。

赵高缓步走来,拾起案上的竹简扫了一眼:“确是错字,但念在初犯,且近日公务繁重,姑且记下。若再犯,加倍处罚。“

“谢大人开恩。“秦越又叩了个头,心跳如鼓。他能感觉到赵高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像毒蛇审视猎物。

赵高将竹简放回案几,忽然问道:“你识字不少,可曾读过《仓颉篇》?“

秦越心里一紧。《仓颉篇》是秦朝统一文字后编纂的字书,由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作为考古系学生,他当然研究过出土的《仓颉篇》残简,但一个普通小吏不该有这么高的文化水平。

“小人只略识几个字,哪敢说读过《仓颉篇》。“秦越谨慎回答,“幼时跟着乡里夫子学过几日,勉强能读写罢了。“

赵高不置可否,转向胡毋敬:“明日丞相要视察'书同文'推行情况,你准备得如何了?“

胡毋敬连忙引赵高去看其他文书的工作。秦越长舒一口气,重新跪坐回案几前。他的膝盖已经磨得生疼——秦朝没有椅子,所有人都跪坐办公,这对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酷刑。

窗外日影西斜,官署里的文书们陆续完成工作离开。秦越揉了揉酸胀的手腕,他今天抄写了近万字的户籍资料,毛笔用得还不熟练,手指被磨出了水泡。

“季婴,你留下。“

秦越一惊,抬头看见赵高站在门口阴影处,看不清表情。

“大人有何吩咐?“

“随我来。“

秦越忐忑地跟着赵高穿过几条回廊,来到一间僻静的厢房。房间不大,但陈设精致,案几上摆着青铜灯盏,墙上挂着几卷竹简。这显然是赵高的私人书房。

“坐。“赵高指了指对面的席子。

秦越小心翼翼地跪坐下来,心跳加速。他不知道赵高单独召见所为何事,但肯定不是好事。

赵高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你可认得此物?“

秦越定睛一看,差点叫出声来——这正是他穿越时随身携带的那片神秘竹简!他明明将其藏在衣襟夹层里,怎么会在赵高手中?

“这...这是...“

“今早洗衣婢在你衣服里发现的。“赵高似笑非笑,“上面文字颇为有趣,'荧惑守心,祖龙将死。异人东来,天命改易'...你可知道这是何等大逆不道之言?“

秦越额头渗出冷汗。在秦朝,预言皇帝死亡是诛九族的大罪。他必须想办法解释竹简的来源。

“大人明鉴,此物非小人所写!“秦越重重叩首,“小人在来咸阳途中,曾在一处荒庙避雨,见地上有片竹简,随手捡起...实在不知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哦?“赵高手指轻敲案几,“那你为何要藏起来?“

秦越急中生智:“小人虽不识字,但也知官府文书不可私藏...本想上交,又怕说不清来历反受责罚...“

赵高盯着秦越看了许久,突然话锋一转:“你可知'祖龙'何指?“

这是致命的试探。秦越知道“祖龙“是秦始皇的别称,但一个不识字的平民不该知道这点。他装作茫然地摇头:“小人不知...“

“罢了。“赵高收起竹简,“此事到此为止。但你要记住,在咸阳,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的...最好永远不知。“

“小人谨记大人教诲。“

“起来吧。“赵高忽然换了副温和面孔,“我看你字写得不错,明日开始,你协助胡毋敬整理各地上报的文字异体。如今六国初定,文字混乱,丞相正全力推行'书同文'政策,需要人手。“

秦越暗自松了口气,连忙谢恩。这个安排正合他意——接触文字统一工作,不仅能更好隐藏身份,还能了解秦朝的核心政策。

离开官署时,天已全黑。秦朝实行宵禁,街上除了巡逻的士兵空无一人。秦越凭着记忆向吏舍方向走去,那是低级官吏的集体宿舍。

转过一个街角,他突然被人拽进一条暗巷。一个黑影将他按在墙上,冰凉的金属抵住他的喉咙。

“别出声,否则死。“对方压低声音道。

借着月光,秦越看清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容刚毅,眼中透着杀气。他穿着普通黔首的衣服,但握刀的姿势明显受过训练。

“你...你要什么?“秦越强自镇定。

“今日赵高与你说了什么?“年轻人逼问道。

秦越心头一震。这人竟敢监视赵高?在秦朝,这可是死罪!

“只是...只是训斥我公文写错了...“

“撒谎!“刀锋逼近,秦越感到脖子上一阵刺痛,“他单独留你半个时辰,就为训斥?“

秦越急中生智:“真的!他还让我明日开始协助文字统一工作...你可以去查...“

年轻人略一迟疑,突然远处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他咒骂一声,收起短刀:“记住,若敢将今晚之事说出去,我必杀你全家!“说完翻墙而去。

秦越瘫坐在地,大口喘息。短短一天内,他先是险些受刑,又被赵高试探,现在又遭神秘人威胁。秦朝的生存难度远超他的想象。

回到吏舍,同屋的几个小吏已经睡下。秦越轻手轻脚地爬上自己的铺位,从衣襟夹层摸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他这几天偷偷记录的笔记。借着月光,他写下今日的遭遇,特别是那片神秘竹简的内容。

“荧惑守心,祖龙将死。异人东来,天命改易...“

秦越反复琢磨这十六个字。“荧惑守心“是火星停留在心宿二附近的天文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确实出现过“荧惑守心“,同年有陨石坠落,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预言。

“难道我穿越到了秦始皇死前十一年?“秦越推算着。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现在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

更令他在意的是“异人东来“四字。他来自两千年后的东方,不正应了“异人东来“的预言吗?难道他的穿越与秦始皇的命运有某种联系?

窗外传来打更的声音。秦越收起笔记,强迫自己入睡。明天将是新的一天,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更多挑战。

次日清晨,秦越被刺耳的钟声惊醒。秦朝官吏的作息极其严格,五更必须到岗。他匆忙洗漱,跟着其他小吏赶往官署。

胡毋敬已经在整理竹简,见秦越来了,冷冷道:“今日起你负责校对各地上报的文字异体。凡与秦篆不符者,一律标注出来。“

“诺。“秦越恭敬应道。

工作台上堆满了来自原六国各地的文书。秦越拿起第一份——来自齐地的田契,上面的文字还保留着齐国的风格,与秦篆差异很大。

“胡公,这'马'字齐人写法与秦篆不同,该如何处理?“秦越虚心请教。

胡毋敬瞥了一眼:“记下来,统一改为秦篆。“他顿了顿,“你倒有些眼力,竟能分辨齐文字。“

秦越暗叫不好,表现得太专业了。他连忙解释:“小人母亲是齐人,小时候见过类似的字...“

一整天,秦越刻意控制着自己的专业水准,既不能太差被责罚,也不能太好引起怀疑。他仔细研究着各地文字的差异,这对他理解秦朝的文化统一政策大有帮助。

午休时分,小吏们三三两两去食堂吃饭。秦越正要跟上,却被一个陌生的声音叫住。

“季婴?“

秦越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军官站在廊下,三十岁上下,面容刚毅,腰间佩剑显示他不低的身份。

“在下正是,不知大人...“

“我是蒙毅,咸阳卫尉。“军官自我介绍道,“听闻你文字功夫不错,我府上缺个文书,你可愿来?“

秦越心头一震。蒙毅!历史上蒙恬的弟弟,秦始皇的亲信将领!他为何会对自己这个小吏感兴趣?

“蒙大人厚爱,小人受宠若惊...“秦越谨慎回应,“只是小人已在赵大人手下任职...“

“赵高那边我自会去说。“蒙毅摆摆手,“我兄长蒙恬镇守北疆,常有军报往来,需要可靠的人手处理。“

秦越陷入两难。蒙氏家族在秦朝位高权重,若能攀上关系,对他的生存大有裨益。但赵高显然不是好惹的主,擅自跳槽恐怕...

“给你三日考虑。“蒙毅似乎看出他的顾虑,“想清楚了来卫尉府找我。“

蒙毅刚走,秦越就感到背后一阵发凉。他转身看见赵高站在阴影处,不知已听了多久。

“大...大人...“

“蒙毅找你何事?“赵高声音平静,却让秦越毛骨悚然。

秦越不敢隐瞒:“蒙大人想调小人去卫尉府做文书...“

“哦?“赵高缓步走近,“你怎么回答的?“

“小人说需请示大人...“

赵高突然笑了:“你倒机灵。去吧,蒙氏势大,得罪不起。不过...“他凑近秦越耳边,轻声道,“记住你是谁的人。“

秦越浑身发冷。赵高这话分明是警告。在秦朝官场,站队错误意味着死无葬身之地。

下午的工作秦越心不在焉。他必须在蒙毅和赵高之间做出选择,而无论选哪边都有巨大风险。历史上,蒙氏兄弟最终被赵高害死,但那是秦始皇死后的事。现在赵高还只是个令史,蒙氏却如日中天...

“季婴!发什么呆?“胡毋敬的呵斥将他拉回现实,“这些都要今日完成!“

秦越连忙低头工作,但心思早已飞远。他必须尽快了解朝中局势,才能做出明智选择。作为穿越者,他掌握着历史走向的先机,这是最大的优势。

傍晚时分,秦越借口如厕,溜出了官署。他需要打探消息,而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市集酒肆。秦朝虽然管制严格,但平民的闲谈中往往藏着宝贵信息。

咸阳的市集在日落前最为热闹。秦越找了家不起眼的小酒肆,要了杯浊酒——秦朝还没有蒸馏技术,酒精度很低,味道发酸。

“听说了吗?皇帝又要出巡了。“邻桌两个商贾模样的人低声交谈。

“这次去哪?“

“说是东巡,要去泰山封禅...“

秦越竖起耳朵。历史上秦始皇确实多次东巡,最后一次死在路上。但第一次东巡是什么时候?他的历史知识有些模糊了。

“据说卢生、侯生那些方士又献上了长生不老药...“

“嘘!慎言!那些方士的事也敢议论?“

秦越正听得入神,突然有人在他对面坐下。抬头一看,竟是昨晚持刀威胁他的那个年轻人!

“别出声,跟我来。“年轻人低声道,随即起身离开。

秦越犹豫片刻,还是跟了上去。年轻人带着他七拐八绕,来到一间偏僻的民宅。

屋内陈设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年轻人关好门,突然单膝跪地:“季兄,昨夜多有得罪,在下荆轲后人荆无忌,特来谢罪!“

秦越目瞪口呆。荆轲?那个刺杀秦始皇未遂的著名刺客?

“你...你是荆轲的后人?“

“正是。“荆无忌眼中燃起仇恨的火焰,“暴秦灭我燕国,杀我先祖,此仇不共戴天!我混入咸阳,就是要伺机报仇!“

秦越倒吸一口冷气。他竟被卷入了一场刺杀阴谋!在秦朝,与刺客有牵连是诛九族的大罪。

“你为何找上我?“

“因为赵高。“荆无忌咬牙道,“那奸贼害死我多位同伴。我见你受他器重,本想胁迫你做内应...但今日听闻蒙毅也要招揽你,便改了主意。“

秦越越发糊涂:“这与蒙毅何干?“

“蒙氏与赵高素有嫌隙。“荆无忌解释道,“你若能接近蒙毅,或可为我等提供宫中情报...“

“不可能!“秦越断然拒绝,“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荆无忌不慌不忙:“季兄何必急着拒绝?我观你非池中之物,难道甘愿一辈子做个小吏?暴秦无道,天下苦秦久矣。若有志之士联手...“

秦越打断他:“我只是个小小文书,不想卷入你们的事。昨夜之事我可以当作没发生,但请你以后别再找我。“

说完他转身就走。荆无忌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会改变主意的...我在市集东头的铁匠铺等你三日。“

回到吏舍,秦越辗转难眠。短短两天,他已被多方势力盯上:赵高的试探、蒙毅的招揽、荆轲后人的拉拢...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秦朝官场,一步走错就会万劫不复。

更让他不安的是那片神秘竹简的预言。如果“异人东来“真的指他,那么他与秦始皇的命运究竟有何关联?他是否注定要卷入那场即将到来的历史巨变?

窗外,一轮血月缓缓升起。秦越不知道,这只是他在秦朝惊险旅程的开始。明天,他将面临更大的抉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