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殇

这世间的人和事大多变化不定,同天上的白云一般。

十月初的惊涛镇早早的被寒霜裹挟着进入到了冬季,东方还未露白,惊涛镇的静默就被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打破。马上来者身着白衣,俨然是一身羌人装扮,全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只有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漏出恐惧、无助而又坚定的的神色,这几种情绪本不该在同一双眼睛中同时出现的。白衣人时不时看向怀中咿咿呀呀,因饥饿和懵懂而胡乱叫喊的婴孩。惊涛镇早起做活计的村民家里已零星升起了青色的烟气,白衣人在镇门口的井边翻身下马,随即提了一桶井水,用手捧起一点点的喂给怀中的孩子,随后自己才抱着木桶狂饮,但是没喝几口便“哇”的吐出几大口血,显然受了不轻的伤。

随后白衣人便牵着马,踉跄向着惊涛镇专门供给来往旅客和商人歇脚的驿站行去。白衣人没有进入驿站,而是绕进了位于驿站后方的仓库,随后扯下围在脖子上的丝巾,想写下一些什么却又叹息一声放下,眼中的泪水忍不住从眼角流下浸入面上的棉布当中,他想着他应该是要死了或者说是不得不死了。他将婴孩放入散发着些许温度的草垛当中,在婴孩的脸上亲了又亲,又自顾自的摇头,最后一抹决绝从眼中划过,放下婴孩转身上马朝着镇子的西面疾驰而去,这时惊涛镇街上已有早起的商贩陆陆续续出来摆摊。白衣人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样的场景即使是在惊涛镇这样各路人马汇集之地也并不多见,要知道离惊涛镇最近的村镇骑马也要最少两天时间,而且从西面过来更是妖兽匪盗横行,行走江湖多年的巫师尚不能自保,更何况一个怀中似抱着婴孩的人。这显然很不寻常,留意这些情况往往是镇上居民赚取额外收入的重要途径。因为惊涛镇位于巫教诸国与中元诸国交界地带,且周围气候环境恶劣,周边诸多国家都不愿意把心思花在这样一个毫无用处的地方,所以这里成了三教九流汇聚的法外之地,混迹在这里的几乎没什么好人,这里也成了走私贩的落脚地和供给站。

惊涛镇为何叫惊涛镇呢?自然不是因为好玩所以叫惊涛镇,据说惊涛镇以及周围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很多年以前是一处风水宝地,方圆几千里松树郁郁葱葱,每当风起,千万亩松树齐鸣,犹如惊涛拍岸,一个路过惊涛镇的文人就给起了这个名字。但在一百年前巫教诸国与中元诸国在这里爆发大战,两方势力高手齐出,打的昏天黑地,最后两方落的两败俱伤,扔下这万里焦土便灰溜溜跑回去养伤了,自此惊涛镇便成了如今这副景象。

白衣人离开不久,一伙身穿红袍,骑乘喷火马,背上均背着两柄弯刀的巫教人马便来到了惊涛镇,弯刀在晨雾中显着森冷寒光,引的街上行人商贩纷纷侧目。为首一人跃下狼背,手拿一张画纸在几个商贩面前反复确认,抛下一下东西,可能是金银,便超着白衣人离开的方向疾驰而去,其眉宇间的焦急之色比白衣人更有甚之!如果接下来九天之内不回去交差,他、还有他几十号兄弟以及老幼妇孺都得玩儿完。

此时位于巫教诸国东部的羌国都城之内人心惶惶。羌国巫教头目在数日之前毫无征兆的宣布执掌羌国数百年的古家涉嫌勾结中元势力,背叛巫教。对古家进行毁灭式的大清扫,古家以及与古家有关联的羌国上层几乎被屠戮殆尽,可怜古家虽胜及百年,毁于一旦。据说只有古家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古逍遥被古家一位隐士巫师闯莲拼死护出皇城,由巫教新扶持的宫式上台主政,听说已派出好几路追兵。闯莲和古逍遥怕也是难逃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