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寒门辞

寒门辞

青石巷雨纷纷苔痕爬满旧木门

寒窗下墨未干书卷堆叠了晨昏

十年霜雪染瘦笔写尽平生困

却难换半纸锦绣前程

手无半良金何误俏佳人

月下盟碎成尘泪湿了罗裙

看那烟花落照不见归程

空留相思刻满斑驳的年轮

胭脂扣锁深闺绣楼望断几秋春

红烛摇映孤影良辰终是错相逢

寒门身如萍怎配鸳鸯栖朱门

只能把深情藏入诗痕

手无半良金何误俏佳人

风中约成离分徒留梦温存

雨打芭蕉碎相思无处问

独守残念空等轮回的缘分

叹这世间情字最伤人

缘浅情深终是有缘无分

手无半两金,何误俏佳人。

俗世惹一身,还我青山魂。

松风扫尘履,泉月洗俗心。

不羡朱门贵,独唱寒门辞。

注释:

一、“手无半两金,何误俏佳人”以直白的笔触道出贫贱者的爱情困境——因身无分文而自觉不配耽误佳人,字里行间是对现实物质差距的无奈与自尊。“俗世惹一身”则将个人困境延伸至对世俗规则的感慨,“惹”字暗含被动卷入尘嚣的疲惫,而“还我”二字短促有力,似是向现实讨要本真自我的呐喊,全诗弥漫着贫贱者在世俗压力下的挣扎与对纯粹状态的追寻。

二、意境续写:从困顿到超脱的情感延伸

若延续此意境,可从“还我”的诉求展开,以自然意象化解俗世纷扰,试续写如下:

手无半两金,何误俏佳人。

俗世惹一身,还我青山魂。

松风扫尘履,泉月洗俗心。

不羡朱门贵,独唱寒门辞。

续写解析:

“青山魂”:以自然意象回应“还我”的诉求,象征脱离俗世的精神归处;

“松风、泉月”:用景物描写强化超脱意境,“扫尘履、洗俗心”形成动作与心理的双重净化;

“不羡朱门、独唱寒门辞”:以对比手法凸显甘于清贫的气节,化用“独唱寒门辞”的孤高意象,将无奈转为主动的选择,使情感从困顿升华为对精神自由的坚守。

三、情感内核:传统文人精神的现代投射

此诗暗含中国传统“安贫乐道”的价值取向,类似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在现代语境中,“手无半金”的困境可引申为物质匮乏与精神追求的冲突,而“还我”的呐喊则是对被世俗规训的反抗——与其在功利社会中迷失,不如回归本真。这种情感跨越古今,始终叩击着在现实压力中坚守自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