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剿匪患,声名远扬
- 大明逆袭:系统带我制霸天下
- 古人会上网
- 3889字
- 2025-07-09 22:28:01
林羽上次剿灭府城周边匪患后,在当地那可是名声大噪,成了百姓口中的英雄。可林羽这人不满足于这点小成就,他琢磨着得把这剿匪的事儿办得更漂亮些,给周边的土匪来个彻底的大扫除。
林羽仔细研究了系统提供的周边匪患分布信息,发现离府城不远处还有一伙土匪,这伙土匪狡猾得很,平日里分散隐藏,很难一网打尽。林羽绞尽脑汁,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现代战术里的“诱敌深入”。
说干就干,林羽先带着府城的士兵们在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晃悠,故意装作一副松散没防备的样子。土匪们看到这情况,果然上钩了,觉得这是个打劫的好机会,就倾巢而出,朝着林羽他们冲了过来。林羽见土匪上钩,心中暗喜,带着士兵们佯装败退,一路朝着早已选好的山谷跑去。
这山谷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个绝佳的设伏地点。林羽提前在山谷两侧安排好了弓箭手和刀斧手,就等着土匪们自投罗网。土匪们追得正欢,丝毫没察觉到危险的降临。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后,林羽一声令下,顿时喊杀声四起。
山谷两侧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朝着土匪们射去。土匪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成一团。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刀斧手们又从两侧冲了下来,与土匪们展开了近身搏斗。林羽更是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冲入敌阵,专挑土匪头子砍去。
土匪们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死伤惨重。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这伙土匪被林羽成功剿灭。山谷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土匪们的尸体,剩下的土匪也都乖乖投降。林羽看着这场胜利,心中满是欣慰。
这一次剿匪的成功,让林羽的名声如一阵狂风,迅速传遍了周边府县。老百姓们对林羽那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大英雄。周边府县的官员们也纷纷派人来向林羽请教剿匪经验,林羽都一一热情接待,分享自己的心得。
林羽的声名不仅在民间传开了,还传到了京城,引起了朝中一位清流官员的关注。这位清流官员名叫李大人,为人正直,一心为国,他觉得林羽这样有勇有谋的人才,应该为朝廷所用。于是,李大人决定向朝廷举荐林羽,希望能让他入朝为官,为国家效力。
李大人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举荐信,详细描述了林羽的剿匪事迹和他的才能。举荐信送到朝堂上后,皇帝看了也很感兴趣,觉得这林羽确实是个人才,便让大臣们商议此事。
然而,这事儿却遭到了朝中一些权臣的反对。这些权臣在朝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他们担心林羽这样一个有能力又正直的人入朝,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影响他们的利益。
其中一位姓张的权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林羽不过是一介草民,虽然有些剿匪的本事,但朝堂之上,岂是他能随便来的?而且,他来历不明,万一有什么不良居心,恐怕会对朝廷不利啊。”
另一位王权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这举荐人才之事,需谨慎再谨慎。这林羽在地方上名声大噪,难保他不会恃宠而骄,到时候恐怕会扰乱朝纲。”
其他一些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官员也纷纷点头,随声附和。皇帝听了这些话,心中也有些犹豫了。他虽然欣赏林羽的才能,但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大臣们的意见。
李大人听了这些反对的言论,心中十分气愤。他站出来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此言差矣。林羽虽出身草民,但他凭借一己之力,剿灭多股匪患,保一方百姓平安,此等功绩,不可忽视。而且,我观林羽为人正直,有勇有谋,正是朝廷所需的人才。若因出身而弃之不用,实在可惜啊。”
朝堂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举荐林羽,一派反对。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见此情形,也有些头疼。他想了想,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待朕再仔细考虑一番。”
这边朝堂上争论得不可开交,林羽在府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朝中大臣们争论的焦点。他还在忙着帮助府城百姓解决各种问题,时不时地还和士兵们一起操练,提升大家的战斗力。
过了几天,林羽从一位前来拜访的官员口中得知了朝中关于举荐他的争论。林羽听了,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剿匪的事儿竟然能闹到朝堂上去,还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林羽心想:“这入朝之路看来是困难重重啊。不过,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一心为国为民,总有一天,皇帝会看到我的真心的。”
虽然知道入朝可能会面临很多阻碍,但林羽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定继续在府城做好自己的事,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林羽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府城百姓的生活状况,发现府城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影响了农田灌溉。林羽心想,这可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得赶紧解决。
林羽找到知府大人,把水利设施的问题跟他一说,知府大人也很重视,可就是发愁没钱修缮。林羽想了想,说道:“大人,咱们可以发动府城的百姓和富商们,一起捐款修缮水利设施。我相信,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愿意出钱出力的。”
知府大人听了,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林羽和知府大人一起张贴告示,向百姓和富商们说明情况。告示一贴出,百姓们纷纷响应,毕竟这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农田收成。富商们也觉得这是个做好事的机会,纷纷慷慨解囊。
很快,修缮水利设施的资金就凑齐了。林羽亲自带领百姓和工匠们,开始修缮水利设施。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忙前忙后,指挥大家干活。在林羽的带领下,工程进展得很顺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利设施终于修缮好了。看着清澈的水流顺着渠道流入农田,百姓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对林羽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几分,林羽在府城的威望也越来越高了。
而在京城,皇帝经过几天的思考,又重新看了几遍李大人的举荐信,心中对林羽的才能还是十分欣赏。再加上他也听到了一些关于林羽在府城为百姓做的好事,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皇帝再次召集大臣们上朝,说道:“关于举荐林羽入朝之事,朕已考虑清楚。林羽虽出身草民,但他剿匪有功,且在地方上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可见其忠心为国为民。朕决定,先召林羽进京,亲自考察一番,若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再委以重任。”
李大人听了,心中大喜,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而那些反对的权臣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遵旨。
就这样,林羽收到了进京的旨意。他知道,自己的入朝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林羽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府城的百姓和朋友,踏上了进京的路途。一路上,林羽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
林羽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沿着官道缓缓前行。官道两旁的风景如画,可林羽却无心欣赏。他满脑子都在想着到了京城后该如何应对皇帝的考察,如何在朝中站稳脚跟。
“这京城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到了那儿,可得事事小心。”林羽一边赶路,一边自言自语道。随行的一个随从听到了,说道:“林公子,您别担心,以您的本事,到了京城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林羽笑了笑,说道:“希望如此吧。不过,这朝中局势复杂,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走了几天后,林羽终于来到了京城。京城的繁华让林羽大开眼界,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林羽按照旨意,先去了指定的馆驿住下,等待皇帝召见。
在馆驿里,林羽并没有闲着。他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京城的情况,尤其是朝中大臣们的势力分布和性格特点。林羽深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过了几天,林羽终于接到了皇帝召见的旨意。林羽精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深吸一口气,朝着皇宫走去。
来到皇宫大殿前,林羽心中不禁有些紧张。他定了定神,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殿。大殿里,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上,两旁站满了文武百官。
林羽赶紧跪地叩拜:“草民林羽,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林羽,说道:“林羽,你平身吧。朕听闻你在地方上剿匪有功,还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今日特召你来,想亲自考察一番。”
林羽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多谢陛下恩典。草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能得到陛下的关注,实感荣幸。草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皇帝点了点头,开始询问林羽一些关于剿匪的策略、治理地方的方法以及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林羽早有准备,他条理清晰地回答着皇帝的问题,还时不时地结合自己在府城的实际经验,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皇帝听了,心中十分满意,觉得这林羽果然是个人才。可朝中那些反对的权臣们,却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林羽的回答,试图找出破绽,好继续反对林羽入朝。
然而,林羽的回答滴水不漏,让他们找不到任何把柄。其中一位权臣不甘心,突然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林羽虽言辞有理,但毕竟没有在朝中任职的经验,骤然委以重任,恐怕不妥。不如先让他从基层做起,慢慢磨练。”
其他一些权臣也纷纷附和。皇帝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他想了想,说道:“林羽,你虽有才能,但朝中事务复杂,确实需要磨练一番。朕决定,先封你为七品县令,去治理一个偏远小县,你可愿意?”
林羽听了,心中有些失落,但他知道这已经是皇帝对他的认可了。他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草民愿意听从陛下安排。草民定会尽心尽力,治理好小县,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皇帝满意地笑了笑:“好,既然如此,你便回去准备准备,尽快赴任吧。”林羽再次叩拜谢恩,然后退出了大殿。
从皇宫出来后,林羽虽然没有如自己所愿直接入朝为官,但他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这只是自己仕途的起点,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林羽回到馆驿,收拾好行囊,告别了京城,朝着自己的任职之地——偏远小县走去。一路上,林羽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想着到了小县后,一定要大干一场,做出一番成绩来,让那些反对他的人刮目相看。
而在京城,李大人找到林羽,鼓励他道:“林羽啊,莫要灰心。这七品县令虽小,但也是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你到了地方上,好好干,做出成绩来,陛下一定会看到的。”林羽感激地说道:“多谢李大人的鼓励,林羽定不会让您失望。”
就这样,林羽带着壮志雄心,踏上了前往偏远小县的路途,他的仕途生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只是前方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样的挑战呢……